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节(1 / 2)





  关键时刻,程沅的大哥程渐气冲冲地跑来,指着弟弟的鼻子大骂一通:“程沅,你能耐了?出了这么大事儿不联系家里人?不打算姓程你早说!”

  程沅没说话。

  自己的名声已经烂了,既然决定要隐瞒,他就得连家里人一块儿瞒。

  大哥骂过他,替他赔了钱,又花钱上网删帖,犹不解气,还亲身上阵跟人对骂。

  网民发现自己的评论被删,愈加反弹,事态愈炒愈热,唐欢的公司也没有放弃主动送上门来的热度,大肆购买水军和营销号,在后头推波助澜,其中以一个粉丝数过五十万的网络唱作人最为激烈,他是著名的唐欢粉,一天发了六七条微博,追着程沅嘲讽。

  其中一条微博说:“抄袭狗现在应该怕得缩在被窝里发抖吧[狗头][狗头][狗头]。”

  底下则是一片唐欢粉丝的狂欢,污言秽语,让人作呕。

  程沅是真怕了。他关了私信,关了手机,把自己禁闭起来,杨白华再耐心,毕竟也是刚工作,没那么多时间天天陪他。

  程沅想,过一段时间就好了,撑过这段时间,他还能再来。

  可后来,程沅发现自己写不出歌来了,甚至碰不了钢琴,哪怕一按琴键,他就会想到《心间语》那段他精心写作的钢琴前奏,心悸恶心得手抖,根本弹不出一首完整的歌啦。

  他尝试许多遍后,猛然攥起双拳砸上了钢琴。

  钢琴发出一高一低两声的呻吟。

  大学的时候,一人能撑起一个乐团的天才程沅,连《欢乐颂》都不会弹了。

  那天,他崩溃地哭了很久。

  杨白华回来后,抱着他安慰:“写不出就写不出,我养着你。”

  杨白华一直这么温柔,好像程沅经历的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他会陪他一起扛下去。

  但程沅却越来越不对劲。

  他常常在床边一坐一整天,不知道该做什么;哪怕照到一点阳光都会叫他害怕;他长时间厌食,偶尔暴食;他时常会忘记把钥匙和钱包放在哪里,桌上的便签也很久没有更新过了。

  他知道自己病了,可向杨白华倾诉,他只会答,你心情不好,多出去走走就好。

  隔了三个多月,跟弟弟大吵一架的程渐没憋住,偷偷跑来看了弟弟。

  看到瘦到快脱相的弟弟,程渐吓了一跳,硬拖他去看了心理医生。

  程渐把中度抑郁症的诊疗结果往程家父母眼前一摆,程妈妈当即哭了出来。

  好好的儿子变成了这样,程爸爸立即设法联系上了杨白华的父母,打算问问他们是怎么想的。

  直到和一脸震惊的杨家父母碰过面,程家父母才知道,杨白华自始至终,就没跟自家人提过,自己和一个男人谈了三年多的恋爱。

  程家父母的态度很明确:国内环境不好,他们打算把小沅移民到国外一个安静的小城休养,那里有一家专业治疗抑郁症的医院。

  小沅病成这样,离不开杨白华,杨白华可以跟去,工作签证或移民可以由程家解决。

  那个小城在欧洲,早在十数年前就通过了同性结婚的法律。

  程家父母此举,可以说是为儿子做出了巨大的让步了。

  程家父母本以为杨家父母会反对,已经准备了一肚子的劝说,但他们在回去商量了一夜后,第二天就同意了。

  程沅和杨白华一起办了移民。

  出国第二年,程沅病情有所好转,可以弹钢琴了。当重新坐上钢琴椅时,他笑得像个小孩儿:“老杨,你想听什么,我弹给你听啊。”

  这一年,他们领了结婚证,在教堂办了简单的婚礼。

  第三年,杨白华事业有了很大起色,提出要给父母办移民,程沅答应了。

  第四年,杨白华越来越忙了。某天回家来时,程沅发现他身上的衬衫不是他昨天穿出去的那一件。

  程沅又开始吃药了。

  他不知道该怎么问杨白华,更不想知道答案,至于杨家父母,总对他淡淡的,算不上坏,也算不上好,虽说同住一个屋檐下,可一天也说不上两句话。

  杨白华太忙,程沅守在有两个说不上话的老人的家里,孤独得要命。

  可他不想让父母担心自己过得不好,每次跟父母电话时,他都要挤出最灿烂的笑脸,对那边说:“我很好,你们放心呀。”

  其实他并不很好。

  病复发后,他一直想死,但又不敢死,怕对不起父母,怕伤了杨白华,为此他努力地活着,努力想从泥潭里站起来。

  他不怕自己一身泥水,他只怕不小心弄脏了他看重的人。

  直到某天,杨白华休假,程沅打算开车去两公里外的超市买菜,因为忘记带钱包,去而复返,不慎在厨房门口听到了杨家母子的对话。

  杨母抱怨道:“你不知道,小程就是个锯了嘴的油葫芦,两天能说五句话我都谢天谢地了。”

  隔了多年,杨白华还是那副温柔腔调:“小程不爱说话,妈,你别生他气。”

  程沅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其实他以前挺爱说话的。

  这样想着,他蹑手蹑脚地打算去桌上拿钱包,刚一转身,他就听到背后杨母说:“咱们家已经办好移民签证了,你什么时候跟他离呐。”

  程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