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0章神医救人用菜刀





  等沈谨余磨洗完菜刀,顾掬尘已经拿出了身上的高度酒精,迅速地开始处理书生胳膊处的伤口。

  火烧火燎的痛感让书生“啊”的痛叫起来。现在已到了子夜时分,但那些巡衙兵除了有几人因为拖开那些尸体离开外,其余人的几十个巡衙兵还是留在四周。因为他们的老大陈县令也站在那里。本来有很有眼色的店家给县令大人拿来一张太师椅请县令大人坐下,可是就连玉衡先生都站在那里,他一个小小县令怎可在翰林大学士面前托大坐下?

  玉衡先生低头向老仆吩咐了一声,周围的那一溜的青碧马车,一些已经开始往回走。玉衡先生来到了满发华发的母面前,云老夫人眼角还有泪花,老人最见不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情形。尤其是看到了陈白氏那样惨烈的死法,让老人当时就流下了眼泪。“母亲还是先回去吧。这位青衣童子治病的手段太过血腥,母亲还是不要看了。”云老夫人点头离开了。她年纪已大,本来今夜是想看一场热闹,没想到却发生了让她意想不到踩踏事件,老人的心底可能还有些愧疚,是不是她不该这样在月神节之夜发放那些月饼,引来了那些人?

  顾掬尘抬头看向周围围着的人群,不知什么时候,周围有一些人自动给他举着一盏盏的气死风灯,使得她的面前亮如白昼。

  看着送完母亲,依然走了回来,还笔直站在那里的青袍老人一眼。老人年纪大了,不要回去休息吗?顾掬尘想,她也看到了也笔直站在她身边的陈柬,她看着陈柬笑道:“柬大哥也不用回去休息吗?如果不回去,可别只呆看着,过来帮我递东西,可好?”

  今晚的陈柬似乎有些安静。自从那曲醉太平后,陈柬再见她后就没有开过口说话。他点了点头,缓缓走了过来。他低头看着摆在那里的一堆东西。这是顾掬尘刚才叫人准备的,柳条,尼龙细线,黄泥,裹在了白色棉布里的一排排大大小小的镊子,银针,金针……

  看到顾掬尘给陈柬安排了活计。郭立将怀中的孩子教给一旁的陈家仆人,“这是你家的小少爷,你们看顾着。”那人却是丁水,丁水骤不急防对被强行塞进来的陈英吓了一跳,差点没扔手就给扔出去。丁水看向自家大少爷,陈柬朝他点了点头,丁水只得苦着脸,先行回去将陈英送到乌云镇的白世宅子。

  此时沈谨余终于细致地将菜刀弄干净了,他迈步来到了顾掬尘的面前,他的手中菜刀锃亮如雪闪着森然的利光,“给你!”

  玉衡先生看到那白衣一洗不尘的公子毫不迟疑的将那把菜刀递给了青衣小童,难道他作为大师兄,就不怕这么小的孩子会是在胡闹。

  青衣小童举起了菜刀象他见过的那些厨娘切菜般将书生那断胳膊处的不齐整的烂肉切了下来,他手尘灵活,切下来的碎肉在地上迅速堆积起来。

  玉衡先生只觉有什么东西在他喉咙里涌,皎洁如银的圆月安静挂在了天边。曾被无数的文人骚客写诗赞美过的月光却被同样是文人的他看出了森然寒意来。四下里已响起了一片的惊呼声。这些巡衙兵虽没上过战场,虽也是见过些血腥场面的,就算是他们这样的兵士,也是头一次这样将人用菜刀片肉片的场景。但他们还算是勉强能站直了在那里的人。而从青碧马车上探出的一个个的满头珠翠的女子的呕吐声,就又给这血腥气中又添加了另外一种不好闻的刺鼻气味。

  青衣小童毫不为外界众人的这些反应影响。他开始有条不紊地拿出柄锤子,锯子动作起来。

  锯掉那些碎掉但还连在胳膊处的骨头。整个过程小童手腕稳定,拿着据子的手不见丝毫抖动。可见他心情平静。然后就是针各种各样长短不一的银针,还有那些细得几乎看不清的细线。小童的手指翻飞,灵活异常。他象是一个手艺精湛的绣娘,正在缝制一件新衣般,穿针引线。青衣小童看了看站在他前前的白衣公子和板着脸的玄衣公子,居然语声清晰的开始解说起自己手下动作来。如何动作,从哪个角度,用多大的力……诸如此类的接骨方面的知识。

  玉衡先生虽然不医者,但也如果这个小童接这书生的断手的手法,那肯定是是独门医学绝技啊。没想到这个小童却毫不藏思将这么重要的东西在大庭广众之下说了出来。

  玉衡先生看了看左右,也不觉得替那几个呆在一边看得眼神晶亮的镇上老大夫高兴,这也算得上是大机缘了。如此类似的伤口用多大型号的镊子,用多粗的柳条插入接骨才能接上骨头……这些东西,玉衡先生自认他就算是知道了,怕也是不敢动手的。这样的东西只有学医的人听了才有用的。

  玉衡先生是很有研究、学习精神的学者,他仔细看着青衣不童的一举一动,眼睛眨也不眨。有忠实的老仆人不知从哪里给他拿来了一个小杌子。玉衡先生却摆了摆手拒绝了。老仆无法,只得站在他的旁边,轻轻扶着他,帮他支撑的着身体。他看着青衣小童眉宇间的那隐隐的血腥气,这样的人,不过十岁的小儿,就有这样的心志,如果以后要弄出些血雨腥风也不奇怪了。

  接手臂的书生已然被点了昏睡穴了。那月白长衫的少年一件件递出了手中的东西。有细细密密的汗滴从青衣小童的额际,鼻尖流了出来。少年从怀中掏出了一块淡蓝色的手帕,给小童轻轻试去了汗珠。

  也不知过了多久,玉衡先生只觉他的脚已然站得发麻了。那小童终于在涂了一层黄泥的伤口处再用一层层的白色棉布缠住了他的胳膊。

  最后那青衣小童终于长长吁了一口气,然后一抬头,就看到了安静站在他面前的十几个人。那些人由家着扶着坐在小童面前。他们有的断了腿的、划破肚子的人,背上划开大口子的。虽然有一些人已有镇上的医者处理过了。可是听说这个正动手接骨的小童,真的是怪医门的人。怪医门出来的那一定是神医啊。十几个人用期盼眼神望向青衣小童。

  玉衡先生觉得这个势利小童应该会与这一些人有一番讨价还价的。可是让他意外的是,他小青居然只说了一句,“大师兄,二师兄,我刚才做的,说的,你们应该听清了吧。我实在是没力气动了……听清了,就帮我帮他们解决了。……我来说,你们动手……这些人就交给你们了。”一时,沈谨余和郭立马上给那些人依顾掬尘的指点处理起那些人的伤口来了。他们本就是大齐名医,医术自然很好。两个给人治疗的起来如行云流水,居然看着还很有美感。哎,美男就是美男,做什么都觉得他很美。

  居然没有推辞,居然没有走掉,居然没有问诊费的事情,居然就给这些穷苦百姓的治疗了。玉衡先生终于苦笑了一下,转身就走。原来不过是一个嘴硬心善的小家伙,那就好,那就好。他也就不用担心他那一身的血煞之气会给这天下苍生带来浩劫了吗?大约不会对这个世间带来灾害了吧?

  玉衡先生这样想着,披着一身的月光就向那辆枣红色的马车走去。他的母亲早就乘另一辆马车离开了。他既动了,四下的那些青碧马车也随着他一起离开。寂寂的街道上发出了马蹄跶跶声,车辙发出的辘辘声。陈县令看着云衡先生走了,这里一应事务他也料理清楚了,最让人好奇的断手热续医技他也观看完毕。

  虽然刚开始有些心颤,可看着就被青衣小童熟练无比的动作吸引住了。

  白胖的陈县令看着安静站在一边给那位青衣小童端茶递水的清俊少年。也不知是这位陈家大少年是怎么想的?

  是他亲眼看到了那个被抬出了死得极其凄惨的京城贵妇人、陈家的那位当家主母。这位陈白氏在陈家的地位很是不凡。听说当年陈家家主陈源因为一起军粮案,差点补抄家灭族,就是那位白氏家的孀居之妇义然挺身而出,救了陈家一族的人的性命。但是就算是陈家所有的人都对那位夫人的心存感激。陈县令想,这其中决对不包括对面的这位陈家的大少年。听说就是为这位陈家新娶进门的继室,才使得对面少年的亲生母亲悬梁自尽的。世家大族里,这些事,他也看得多了。他就是陈家的一个房支的儿子。这些年也亏得陈家家主陈源的帮助,他才能在县令的位置上站稳脚跟。

  陈县令起身向着陈柬向告辞,“陈少爷,本俯就先回去了。……陈少爷,现在夜已深了,你不要先回去休息?……”

  陈柬抬头,终于缓缓开了口,他面色平静,说话虽轻,但却说得很清晰,“我朋友还在这忙碌,我怎可独自离开。多谢陈县令挂心了。”

  陈县令不好再开口提醒了。不是说这位陈家公子最是聪明灵慧之人。他怎么就听不清楚了他话中的另一层意思啊?继母被踩踏而死。作为子女怎么可以如此平静,如此云淡风轻,居然还留在镇上观花灯,看热闹不回去了?他此时最应该做的就是为继母披麻戴孝,痛哭流涕。不管平日里这继母与继子倒底是怎么样的情形,人死为大,现在都应该伤心才对。历来孝道最大。何况天下人读书人的楷模玉衡先生还在这里,更上表现出对继母之死的悲伤难过才行。何况刚才玉衡先生的母亲还哭了一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