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节(1 / 2)





  徐东无赖地反咬一口:“要不是我偷看账本,可能等厂里的食糖全都融化都不知道大家亏损的事。不厚道、害大家的人是你!之前没渠道,食糖卖不出去,大家没话说。现在有门路,你还挡着不准卖,真正自私的人是你周永利!”

  蔗农也都劝周永利,他们知道周永利为人厚道,但架不住现在情况困难。

  “徐东也没说错,大家整年都亏损。本来就心疼,现在不卖,再拖两个月真就没人买。厂里工人、田地农民,赚的都是血汗钱,周厂长随口拖一两个月,打水漂的钱就是我们的血汗钱。”

  “是啊,周厂长。反正食糖滞销,您的厂子也开不下去。现在卖出去,大家都有救。”

  徐东趁机跟着说:“对!北方来的大老板还答应,只要厂长愿意把厂子卖给他,您还继续当一言堂厂长。但是厂里以后的销售渠道、工人工资以及蔗农的钱,都由大老板支付。那位大老板不差钱,人厚道,要不是听闻咱们西岭村是华国第一村,压根不会来。”

  周永利将徐东狠狠推开,转身对村民说道:“三天时间。”

  徐东:“什么三天时间?”

  周永利:“只要大家给我三天时间,我就会把新的市场渠道带到大家面前,而且保证食糖价格比现在市场价高。”

  徐东露出嘲讽的笑:“我们凭什么信你?要是耽误时间,让大老板不开心,改变主意不买咱们的食糖。你再趁机跑路,我们上哪喊冤去?”

  周永利:“如果三天时间内,我没做到自己亲口承诺的。就算是砸锅卖铁,我也会把大家的白条全还上,以高于现在糖蔗市场价的百分之十!”

  掷地有声,一时镇住混乱的场面。

  众人盯着周永利,俱都开始动摇。

  蔗农们也不是真的要逼周永利,实在是亏怕了。

  食糖在厂子里堆积那么久,卖不出去。

  田地里几十吨的糖蔗,没人买。

  外面的市场价一跌再跌,让人完全见不到希望。

  他们就算再乐观,此时也紧张、恐慌。

  而徐东偷出来的账本就是压垮他们对周永利信任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们急于抓住救命稻草,不管那低于现在市场价百分之十,犹如趁火打劫的强盗行为。

  可是现在,周永利愿意照单赔偿他们的损失,并以高于市场价百分之十的价格。

  一边亏、一边盈,不是傻的都知道怎么选。

  徐东见状,顿时慌了。

  他答应协助骆从诗,可是先收下了五千块。

  事情要是办完,还有两万五。

  两万五啊!

  有了这钱,他能直接搬到长京市,自己下海做生意。

  徐东赶紧高声说道:“你怎么保证?厂里没钱了!账本上都写着,清清楚楚的,没钱!要是有钱,他会连工人工资也发不出?他会给大家打白条?他要是有钱,我和家里那口子就不会两个月也没领到钱!”

  周永利气怒至极:“徐东,你说这话没良心!我把厂里工人工资都结了,你俩也都结算完毕,是你自己跑回来把两个月工资放我桌上,说厂里现在困难,你俩不拿。最后,我还是把钱给了徐婶,你现在污蔑、泼脏水是怎么回事?”

  徐东猛地回头瞪自家婆娘,而徐婶则心虚不敢回应。

  吃了闷亏,徐东只好转移话题,含糊过去。

  当初把工资还回去,主要还是为了车间主任的位置。

  谁料蠢婆娘眼皮子浅,把钱拿了回来。

  徐东:“打白条的事,你怎么不说?工人工资少,欠大家的白条才是大头。账本在这里,厂子没钱,周厂长资产恐怕也没那么多,他肯定还不起。”

  这话一下把正动摇的大家摆正回来,默认徐东的话。

  徐东:“老骆,你劝劝厂长,公正点劝。您可是村长,说任何话都得负全责。咱们整个村去年经济就下滑,今年再滑下去,达不到指标,咱第一村的名头就没了!骆村长!”

  骆父看了眼徐东,熄灭烟头:“各位如果肯听我一句劝,我希望大家相信周厂长。但作为村长,我希望大家今年不会亏损,希望西岭村的经济能稳步上升。”

  徐东露出喜意笑脸。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动摇得厉害。

  骆父:“所以,我支持周厂长。”

  “周厂长没钱,但他砸锅卖铁,肯定也会把钱还给大家。他的为人,你们看在眼里。我骆从书今天就放话,如果周厂长欠的钱还不上,我跟着还。砸锅卖铁、卖房卖血,把钱凑齐了全都还给大伙!”

  .

  .

  骆母急匆匆跑回家,在房间里翻箱倒柜,拿上房本地契就要出门。

  骆白见状,好奇询问:“妈,你拿这些干嘛?”

  骆母把骆白拉到身边来,摊开房本地契、银行本以及家里所有值钱的,放到他面前。

  “大宝,你帮妈估算,这些值多少钱?”

  骆家不动产还算值钱,但流动资产就少了。

  大部分不动产是上一辈留下来,比起大部分人还算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