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2节(1 / 2)





  熙儿想了下,扬起还带了几分稚气的嗓音,大声地说。

  谢长庚赞许,点了点头。

  那边,梁团已经审讯完毕,疾奔回来,禀道:“大人,果然是个北人探子,招供了!出事了!北人一支数千骑的军队,此刻应当在攻打独登戍了!”

  这个探子,出自一支长年游骑在河西至天山边境线上的骑团。

  他们此前在天山一带活动,窥伺金城,自知没有把握夺取,加上大雪封地,粮草不继,便打算先回王庭,前些时日,行经这一带时,探到河西有批军粮要发往金城,恰天降暴雪,粮队被阻在了独登山的关口之前,东西交通断绝,遂认定这天赐良机,临时制定了一个计划,决定抓住机会,倾尽全力突袭独登戍,夺取军粮。

  如果冒险成功,金城这种腹地孤城,将士没了过冬粮草,只剩死路一条,而且,更重要的是,切断河西节度使府这几年建立起来的这条军道,则独登山以西,天山全境,还有通往西域的通途,就此将全部入北人之手。

  “这个探子趁着大雪潜来此地,是为打探烽火台的具体位置。他们除了突袭独登戍,也分出人马,计划将附近的烽燧断下,以防消息传递,引来救兵。派出去寻烽遂的,不止这一个探子!”

  梁团禀完,三十侍卫,全部围拢过来,几十道目光,紧紧地盯着谢长庚,等着他的示下。

  谢长庚望向独登戍的方向。

  雪过天晴,那里的天空,一片明净,不见半点狼烟。

  两种可能。或是独登戍还未遭到攻击,守军毫无察觉。或者,另外一种可能。

  那就是他们离开后不久,独登戍便就遭到北人突袭,烽燧已被北人控制。

  “西去方向下一处的烽燧台,应是墨离烽。你可知道路?”

  谢长庚对西行军道上的所有烽燧台,了若指掌,转头问向导。

  “知道!距离此地三十里路!”

  “立刻去墨离烽,赶在北人到达占领之前起烟!”

  墨离烽燧起狼烟,下一烽燧收到传递,如此,三个时辰之内,战讯便能次第传至金城,三日之内,将士必会赶来,支援独登戍。

  以独登捉守使的能力,即便兵力不占优势,坚持守上三日,问题应当不大。

  情况紧急,一行人立刻上路,朝着墨离烽的方向疾行,然而,终于赶到之时,梁团等人,却被眼前的所见给惊住了。

  烽燧台为求传远,多建在高地,墨离烽也是如此,建于一座山脊之上。

  数日之前,这里仿佛发生了一场雪崩。

  大量的积雪,从烽燧台上方的陡坡上滑陷而下,几乎将整座烽燧台的高耸台基都埋在了下面。

  原本在此守卫的几名烽卒,已是不见踪影,十有八九,应也被压在了雪下。

  梁团立刻带人刨挖积雪,想挖出个口子,通往台基,以便入内点燃烽火,半晌过去,陆续挖出了两具早已冻得僵硬的烽卒尸首,然而距离烽燧台的台基入口,却是遥不可及。

  以如此的堆雪,今夜便是不眠不休,挖到明天,也未必能够挖通。

  “叮”的一声,一个侍卫用来挖雪的刀,插入一块随了积雪滚落的巨石缝隙之中,发力之时,断为了两截。

  “大人!时间怕是来不及了。只怕我们还没挖通,北人便已寻来此地。还不如赶去下一个烽燧台,或许还快些!”

  梁团满身大汗,停了下来,劝道。

  谢长庚眺望着下一个烽燧台的方向,沉吟之时,忽然,听到身后有童音说道:“谢大人,我可以爬进去,帮你们烧起火。”

  谢长庚回头,见熙儿指着烽火台的上方,对自己说道。

  梁团亦转头,盯着烽燧台顶那几根还没被雪给埋住的通烟口和两侧的通风口,如同醍醐灌顶,狂喜不已,猛地跳了起来。

  “小公子说得是啊!那些口子,我们进不去,但小公子人小,可以试着爬进去,只要堆起柴火和狼粪,浇上火油,点了火……”

  他话还没说完,忽然自己也觉不妥。

  这孩子即便真能从通烟口爬进去,烧起了火,彼时,也是如同置身炉中,能不能安全地从原路出来,谁也不敢保证。

  他忙闭口,看了眼节度使。

  谢长庚神色凝重。

  他沉默了片刻,慢慢地蹲了下去,注视着自己面前这个片刻之前还在用一把匕首呼哧呼哧地努力挖着雪的孩子,轻轻摸了摸他的脑袋,说:“不行!”

  他说完,站了起来,下令离开,立刻动身,去往下一个烽燧台。

  “大人!我可以的!我真的可以!你相信我!”

  那孩子却十分固执,仰脸望着他,紧紧地攥着他的衣袖,不肯放开。

  第62章

  谢长庚问向导:“下一燧, 是否合苍烽?”

  “正是。”

  “此地出发,以今日路况,多久能够到达?”

  两座烽燧之间的直线距离,通常是为十里, 但因烽燧台都是建在山巅或是高岭之上,中间的实际地面道路,远远不止这个里数。

  “约三十里路,平日快马一个时辰,如今积雪难行,恐怕要多费些功夫。”

  “只要天黑之前将消息传出,便还来得及。带路, 全速开去!”

  熙儿道:“谢大人,我真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