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2章(1 / 2)





  自兴太/祖聂战立国以来,历经高祖聂国林、太宗聂广元、宁王父亲高宗聂弘邦四朝。

  其间虽偶有小祸,但几位皇帝都是勤谨之人,宵衣旰食,励精图治。

  大兴自太/祖、高祖之后,日渐兴旺。

  自然的,也就引来了边疆外族夷人的觊觎和窥探。

  尤其是近二十多年来,且不说内部朝堂争端,单就国势而言,大兴堪称风调雨顺,国安民康。

  边疆百姓的日子自然也是越来越好,引得西北蛮夷羡慕不已。

  才会有夷人常年骚扰边疆,危害百姓,掠劫财粮。

  宁王少年时便往驻守边疆,二十多年来一直与夷人交锋,少有败绩,在军中素来享有盛名。

  将士们提起他,没有不称赞的,只除了一点——

  宁王为人太过仁慈。

  这是自然的,宁刀刀自小是将这个儿子当做未来皇帝培养的,当然不能让他有滥杀的名声。

  所以,对被俘的夷人,宁王一向宽大为怀,少有杀俘虐俘的行为。

  除了少数有身份的夷人会被自己的部落赎回去,其他的夷人一向都是被押送到盐场、石场等地为奴。

  这样既能保全他们的性命,又能让他们没机会再危害大兴百姓。

  但世事两难全,即便宁王仁心,其间还是有几处盐场出过事,损了一些兵士和百姓。

  但是,自星行大师去世之后的这两年多时间里,宁王性情大变。

  不仅在朝堂上逐渐强硬,对战俘也不再似往日般仁慈。

  所有俘虏来的夷人,无论男女老幼,全部被他下令秘密处死。

  不但如此,原先那些被俘的夷人,也无一幸免。

  只是,此事他做的极为隐秘,下手的也全部都是他心腹中的心腹,外人根本无从知晓。

  否则此事传到朝堂,对他有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直至他登基前夕,朝堂上都罕有人知晓此事。

  但江七却是清清楚楚。

  原因很简单,他就是负责处决夷族俘虏的那个侩子手。

  不只是他,还有谭四,亦是如此。

  这些事,他们并没有向沈伯谦隐瞒,封老头带回来的信中,说的清清楚楚。

  沈伯谦并不想责怪他们什么。

  不管在什么时候,即便是在现代社会,战争都是难以想象的残酷。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沈伯谦不想让他们做圣父圣母,更何况,他早已经没有立场去责备任何人。

  这两年来,他也曾怀疑过自己的决定,也曾试图找出别的方法来化解未知的灾祸。

  但最终,他不敢冒这个险。

  要绝对的避免自己的妻儿遭受魔鬼屠戮的方法,就是自己成为那个屠魔者。

  即便,这要他自己化身为魔,沈伯谦也决定赌一把。

  事实上,他已经开始尝试了。

  两年多来,他跟最金一山等人一共去过边疆两次,打的都是给杨风送东西的旗号。

  当然了,他这个清水候并没有出面。

  毕竟从明面上来说,他无旨是不能离开青州府的。

  但这不妨碍他偷偷的出来。

  每次给杨风带的东西也都是好东西。

  防刀箭的纸甲、粮食肉糜、草药衣裳,沈伯谦从不吝啬。

  如今,边疆众多年轻的将领中,就数杨风在低层军士中最吃香了。

  没别的原因,跟着他,不但能打胜仗,吃穿也比别处的好。

  当兵的也大都是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思想觉悟,基本上最认可的就是两件事:

  一是主将勇猛,能打胜仗,这样才好有机会往上走。

  论这个,杨风当仁不让。

  他天生神力,又得封老头亲自教导,还有沈伯谦专门给他打造的趁手兵器,暗地里江七谭四又对他照拂不少。

  才入营短短三年的时间,他就已经从一个无名小卒成长为出色的青年将领。

  这虽然与他曾救过主将的性命不无关系,但他个人的实力和能力也不容忽视,自他入伍,与人对战,从无败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