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节(2 / 2)


  直到此时事态发展至今已经算的上板上钉钉了,贺明蓁也还恍惚入置梦中。

  她怎么也没想明白,自己不过是随母亲去参加了一场普通的游园会。

  怎么突然就要嫁人了。

  纪府的帖子早在四月初便下了。

  京中各府对于这种名为游园实则是为自家小辈相看人家的各种游园赏花会都早已心照不宣。

  大魏国的开国皇帝是在马背的打下的天下。

  祖籍在陇右道与胡掳交界处,自幼也长在边城,是以大魏建国后民风开放空前。

  直至近几朝国都迁至上京城中,民众才逐渐被中原习俗所影响,渐有收敛。

  但女子上街仍不需向前朝那样必须带幕离,男女大防也不似前朝那般严苛。

  是以京中各府渐渐盛行起来举办花会。

  贺明蓁自去岁冬及笄后,母亲便一直带她参加过好几场和贺家门楣相当的的府会了。

  但终究还是应了那句百闻不如一见,那几位府中的公子都与传闻相差甚远,母亲都不大满意。

  母亲出自忠勤伯府,自家祖父贺伯庸乃翰林院掌院学士,品级虽不高,但却是真真正正的天子近臣。

  掌管翰林院这些年,门生遍布朝野,便是如今的几位内阁大学士,都出自翰林。

  各部高官见了都得尊称一声贺老,贺家可谓清贵至极。

  贺明蓁的大伯贺素昀也官至都察院右都御史,朝中的二品大员。

  奈何同胞的弟弟不争气,也就是贺明蓁的父亲,贺素卿无心官场。

  只爱吟诗作对,风花雪月,至今仍是个礼部郎中。

  贺家虽门楣清贵,但在这满是皇亲贵胄,公候遍野,各大钟鸣鼎食的世家中。

  依着祖父的声望也仅仅能勉强跻身京中上流世家之末。

  更因着贺明蓁父亲难以立业的缘故,贺母也没想过要将贺明蓁嫁入朝中的多显贵之家。

  虽说男女成婚高嫁低娶,但贺母却不如此做想。

  在这上京城中,越是权势煊赫越如烈火烹油,稍有不慎,便是那万劫不复的下场。

  自古以来多得是那功高震主没有好下场的臣子。

  远的不说,便是那太/祖时期,废后高氏一族,当时是何等的如日中天,权倾朝野。

  随着高氏被废,高氏一族也被连根拔起,满门男丁皆诛,往日富贵如云烟,转瞬即逝。

  是以贺母也只想为女儿找个普通世家的公子。

  只要品行样貌可以,其他的不拘。

  为的就是希望女儿嫁过去后,不用受婆家的磋磨,贺府和忠勤伯府好歹能照看一番。

  接到纪家帖子的那会儿,贺母本欲回绝的,纪家齐大非偶。

  况且贺母总觉着如今的纪家隐有几分□□时期高氏的影子。

  更是不愿有过多的牵扯,但纪家今时不同往日,轻易不好得罪。

  且这帖子几乎上京城中所有的世家都收到了,大房也收到了,定也是会去的。

  自己若是不去未免有不识抬举之意。

  想着依着二房如今的境遇,纪家也不会看的上,自己带女儿去赴宴顶多也是去凑个热闹而已。

  谁知女儿竟会出了那样的意外,贺二夫人如今是肠子也悔青了。

  早知如此,当日她是怎么也不会带女儿去纪家赴宴的。

  当日女儿在纪府落水后,随后不久被一名同来纪府赴宴何姓外男所救。

  听闻当时们丫鬟们见贺府小姐不慎掉湖后,高声慌张呼喊。

  当时周边女眷皆不会水,纪府那一片湖水乃是和城中的东湖相连,湖中心深不可测。

  当时纪府二少爷正领着一群身着翰林院官服的男子经过。

  听见有人呼救,一群人便走了过去。

  当时那贺明蓁因不识水性,落水后不断挣扎那时已经离岸边有一段距离了。

  就在众人踌躇不已,那名何姓男子一跃而下,奋力向前游去。

  救回了已经呛了不少水,奄奄一息的贺明蓁。

  因湖边动静太大,贺二夫人当时也和一众夫人走了过去。

  听闻有人落水,再定睛一看湖岸边那哭得瘫倒在的自家女儿身边的侍女雨雪时。

  贺二夫人心头狂跳,猛的望向湖中,当看见女儿脸色苍白被一名男子抱在怀中拖上岸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