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3节(1 / 2)





  姜琳道:“没什么,咱们是不是带大哥去省城大医院看看?”

  程如山道:“未必有用。”

  程蕴之叹气道:“管书记帮忙找大夫看过的,说这种病一般治不好。”这时候他们知道的凡是正常人变成傻子的,只有越来越厉害的,鲜少有变好的。

  姜琳不想气氛太沉重,她道:“反正不会比以前更差就是。”

  大宝小宝立刻跑过来,一人一边拉着她的手,生怕文生来抢。

  程如州看了看,有点纠结,却还是大度道:“行,我娘就是你娘。”

  程如山对闫润芝道:“娘,你帮爹和大哥收拾一下,咱们搬去招待所住。”

  这里太小住不下,而且程蕴之和程如州不是自己住,还有别人呢。

  一般除非夫妻一起来的住一屋,其他基本几个人搭伙,既能节省屋子也可以互相帮衬。这也是政策改善加上住得时间久了才有的待遇,最开始,都是睡看管所的大通铺,夫妻也要分开。

  闫润芝就拉着程蕴之去收拾一下。

  程蕴之:“其实也没什么,几件衣服罢了。”

  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的,多少年缝缝补补,鞋子也是草鞋蒲袜,并没有布鞋,其他更简单。

  闫润芝帮他收拾一下。

  程蕴之道:“等一下,和几个老伙伴打个招呼。”

  程如山先去安排一下,等会来接他们。

  片刻,程蕴之的两个室友回来,也是四五十岁的男人,一个个都比实际年龄大上十来岁的样子。

  “老程,你好日子来了啊,恭喜你!”老袁很开心。

  另外一个室友老陈表情阴沉,但是也送上真心的祝福,“程老哥,要是别人先我头里平反,我保管不服气。要是你,我乐意。冬生是个好样的。”

  程蕴之来这里二十来年,一开始关那种农场看守所,还要和大哥分开不许联系。过两年情况才改善,结婚又分个小单间过日子。后来闫润芝被允许带着孩子们回家,他就和大哥、侄子一起。大哥死了,他就带着侄子一直和人搭伙。

  这么些年,什么人都相处过。因为他性子温和,什么都不计较,嘴巴又严实,不管对方多孤僻难处,他和人处得都不错。

  程蕴之和他握手,“你们也别灰心。”

  老陈嗤道:“不灰心,我住这里好得很,回去倒不自在。这脑袋瓜子,已经锈住,只会秧地瓜沤粪,其他狗屁的也做不了,回去有啥用?叫我回去我都不回去。”

  这时候有其他人知道程蕴之要回去,都赶来祝贺道别,有人送来点蔬菜,有人送来点面、鸡蛋等。

  程蕴之把姜琳、大宝小宝介绍给他们。

  一个个都羡慕得很,“老程真是好福气,有冬生这样的儿子,还有这样的儿媳妇和孙子。”

  出身好的知青愿意嫁给地主后代,可真是少见呢,他们有些人家,孩子都三四十还娶不上媳妇呢。

  闫润芝做主,衣服被褥餐具等都留下给室友们添补一下。

  程蕴之把一只木箱搬着,这里面是他写的一些云野湖记事,用来缓解思念、抑郁、愤懑等心情。他小时候读私塾,没有读过西式学校,受新文化影响不大,写的都是略带文言的旧体文章,不太明显表露情绪,没什么出格的,所以也不会被没收。

  老人们在话别、依依不舍,姜琳则在院子里和大小宝、文生玩儿。

  程如州对大小宝霸占着自己娘不是很理解,不过他对弟弟很大方,所以三个人一起和娘玩儿。

  姜琳问他,“你还会唱什么戏?”

  程如州自豪道:“娘喜欢的我都会唱,你点!”

  大宝小宝撇撇嘴,对视了一眼,对程如州道:“大伯……”

  “叫哥!你们叫岔了辈分!”程如州很认真地给他们纠正。

  大宝小宝趴在姜琳耳朵边道:“娘,大伯好笨啊,比狗剩还笨。”

  姜琳也没批评大小宝,他俩还小,根本不理解这种情况,她要慢慢地给他俩讲。最好悄悄的,别让程如州听见,免得刺激他。而且她发现程如州也不是全傻,他居然还知道大伯、大哥辈分不对呢。

  姜琳笑着对他俩道:“咱们玩个游戏,你们要不要玩?”

  大小宝很激动,“要的要的。”只要是游戏,他们就想玩。

  程如州更激动:“娘,我也要玩。”

  他每次叫娘,姜琳都哆嗦一下,“好的,你先去那边等着,一会儿我给你布置任务。”姜琳指了指篱笆。

  程如州乖乖地去了。

  姜琳就低声对大宝小宝道:“大伯生病了,他忘了自己多大,以为和你们一般大。所以现在他是你们的大哥,如果他也叫爹娘,咱们就让他叫。因为他不像你俩这么懂事,爹妈说一声就懂,他听了也不懂,所以只能这样,知道吗?”

  大宝小宝一听娘说他俩懂事,说了就懂,那还能不懂吗?立刻点头,“妈妈,我们懂的。”

  姜琳笑道:“你俩真乖,以后大哥就交给你俩带着,好好保护他,别让他受伤。”

  “好的!”小哥俩很爽快地答应。

  姜琳示意他们去把大哥领回来。

  大宝小宝跑过去,一人一个拉着程如州的手,示意他蹲下。

  于是小哥仨蹲在两只鸡旁边,和鸡大眼瞪小眼。

  大宝:“大哥,咱们要回家,以后你要听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