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34)(1 / 2)





  好多了,是墨然的功劳。秦语辞应声道,抬手抱紧怀里的人,轻拍她的后背,睡吧。

  话音一落,林墨然向她怀里靠了靠:好。

  二人便这样相拥而眠,在条件如此恶劣的边关,理应觉得难熬孤寂才是,可恰恰是因为彼此陪伴,孤寂骤减,难熬消失,继而转变成了无数坚定和期盼。

  没有了恐惧和惧怕,心自然是暖的,足以抵御一切严寒。

  秦语辞依旧在天还未亮时便起了床。

  祁国当初接连进攻,险些攻下大昭两座城池,当真是意气风发。

  可终究是风水轮流转,秦语辞率援军及时赶到,给了敌人一记强有力的重创,不光守住了第二城,还叫他们退兵百里,久久不敢轻举妄动。

  饶是他们有备而来,经过数日的消耗,也早已快要难以支撑,此时再一举进攻彻底攻破敌人的防守,胜算很大。

  其实哪怕不去考虑这些,此次战役大昭也定会稳赢,胡萧海和祁国私联已久,此次战事也只是为了试探皇帝的手段,故意挑起的,祁国配合着他先做做样子进攻一番,待到援军到场,便假意失利,节节后退,做出大昭守住了边关的假象。

  这样待胡萧海回京后,定能得到皇帝的赏赐,巩固自己在他心目中的地位,祁国也能借此得利,收获军饷和粮草,得以充盈自己的国家,可谓一举双赢。

  只是苦了所有潜心战斗的将士们,要为一些小人的私利血溅边关,甚至有些到死都看不到大昭胜利的景象,将自己的灵魂和肉体一同留在疆场。

  怎能叫人不恨。

  定不能轻饶。

  几日后,秦语辞再次率军发起了进攻,胡家一路辅佐掩护,配合极好,不出几日,果然重新收复了之前失去的城池,成功将敌军赶到了边界。

  再打下去,便意味着要深入敌军的地盘,实在是有些不利了。

  老臣敬佩长公主的英姿和果敢!胡萧海道,认定秦语辞年纪尚轻,经验也不足,不敢擅做决定继续进攻,便出言暗示,只是如今已然到了敌方的地界,我军在此次战事中虽勉强得胜,但也损失惨重,如若继续进攻下去,实在有些不利。

  祁国如今受到重创,想必轻易不敢再挑起争端,这便是眼下最好的结局,老臣提议公主不如就此收兵。

  这话说的真心实意,乍一听起来像极了一个长者对晚辈的规劝。

  但秦语辞却并未急着应答,反而道:胡将军是想叫本宫暂且收手,懂得进退?

  老臣不敢,不过斗胆提议。胡萧海道,面上说着斗胆,但心底却大胆的很,这也是老臣身为一个过来人的经验之谈,殿下第一次带兵,能做到如今这番地步古今都鲜有人能敌,但眼下情况实在不利于继续进攻,还希望殿下能听臣一句劝,知晓这其中的利弊。

  毕竟知进退,方长久。

  一字一句,说的可谓冠冕堂皇。

  秦语辞闻言停顿半晌,突然扬唇大笑起来,她平日向来以优雅端庄的形象示人,鲜少会这般模样,胡萧海看懵了,眼底明显带着几分疑惑:殿下,您这是

  话未说完,突然见秦语辞将拇指食指抵在唇边,用力吹了个响亮的哨子。

  再之后,远方突然响起了马蹄声,抬眼望去,原本空荡荡的身后不知为何突然多了一批人马,领头的是个女子,看眉眼似乎和秦语辞有些相像,却分明没有她那般贵气,就这样纵马上前,恭敬向秦语辞行了个礼:殿下,月微不负所望,将人带回来了。

  语毕,手一挥,命身后的将士带了两人上前。

  抬眼望去,其中一个一身异族打扮,头上围着头纱,将自己裹的严严实实,只能隐约看出是个中年男子,相貌究竟如何,轻易难辨。

  但秦语辞却极有信心的开了口,看向胡萧海道:胡将军看看,这人你可识得?

  胡萧海应声一顿,脸色极不好看:殿下在说什么,老臣怎会

  话没说完,秦月微抬手扔了个本子在地上。

  在见到本子的那一刻,胡萧海突然闭上了嘴。

  胡将军还真是贵人多忘事。秦语辞勾唇轻笑,眼底满是一片戏谑和嘲讽,既然你不愿说,那本宫便替你说,该人正是你和祁国之间联系的纽带不是吗。

  本宫早疑你与祁国互相勾连,便在来时特意兵分两路,一部分由我率领前来增援,而另一支精锐则由二公主率领,埋伏在交界。

  因本宫在此,胡将军与祁国交换信息甚是不便,飞鸽传书这样的方法又太过招摇,会遇到突发情况也在所难免,所以不如采用更保险些的方法,叫手下伪装成来往各国的商人,悄悄将信息和一切可疑之物送出去。

  当真算得上是个稳妥的办法,只是你不曾想到,本宫其实也骗了你,从踏入西北的这一刻起,便从未与你交过实底。

  毕竟兵不厌诈不是么?

  几句话,虽不短却也没有太长,顷刻之间便已说完,但胡萧海听着,却犹如过了一整个世纪,久久未曾言语。

  反倒是秦语辞继续有话要说,示意他侧眸去看另一位男子。

  那男子约莫十四五的模样,还只是个少年,如今见到这样的场景早已吓得魂不守舍,全身上下都在发抖,不等秦语辞说话便自报家门,求秦语辞放过他,若是留他一条命,自己回去定会说服父亲从此归顺大昭,不再造次。

  这,这是祁国的皇子?胡萧海闻声大惊,你们竟将他也抓来了?

  正如胡将军所见。秦语辞应声轻笑,说来还要多谢胡将军的消息,祁国既然选择与胡将军合作,定是全然相信您的,为了共同演好这出戏,大军大多集中于边关,祁国本就人少,如今更是空荡,再加上相信了您的话,认为本宫只是个缺乏经验的泛泛之辈,一时疏忽,内部的防守定不会太过坚固,只要悉心等待,把握好机会,定会找到时机,能请来位皇子,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这也就是本宫为何一直拖着迟迟不出兵,总与胡将军对坐于军帐内纸上谈兵的原因。

  她道,明明在笑,但那笑容里却分明带着阵寒意,直勾勾看向胡萧海的脸,眉尖轻轻挑起:也不知如今胡将军听了这些,是否会更改之前的决定,也和本宫一样,认为如今撤兵实属荒谬之理。

  眼下胡将军所犯下的种种皆是牵连家族的死罪,如若现在回京,一切便全然成了定数,可若是继续进攻打赢这场战役,陛下高兴,或许还会赦免您妻儿的死罪。

  不过以上只是本宫的小小建议,究竟怎样还得看胡将军的想法,只是本宫还有一言相送,望您能看清这其中的利弊,做出正确的答案。

  毕竟知进退,方长久不是么。

  这还是您教的。

  第四十七章

  祁国才经历过一场激战, 损失惨重,如若现在攻打过去,胜算极大。

  再加上秦语辞手里有皇子当人质, 身后又站着一众精锐, 这仗或许都不用再打,祁国便会主动投降。

  胡萧海依稀记得在早些年的时候,祁国比现在还要弱上几分,是他一直暗中援助,以军饷和武器为诱, 私下与之交好, 希望能够以此牵制住皇帝,保住自己的地位。

  这不过是其中一个小小的手段,这些年来他做的远不止这些,起先胡萧海也会有所思考,觉得良心上备受煎熬,觉得自己或许应该就此收手, 趁着还未酿成大错。

  但无论什么, 也总有习惯的一天, 时间一久, 昔日的挣扎和煎熬早已渐渐遗忘, 唯独剩下的只有一颗永远追逐着利益,跟随着权势地位跳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