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章(1 / 2)





  第二天,谢承宣就将萧玉杏的那幅字轴给转手了出去、拿回六百两银子回来,交给萧玉杏。

  萧玉杏仔细问过了他的花用,给了他二百两银子,将剩下的四百两揣进兜里,开始置办起行李来。

  她还不曾出过远门,所以对南疆之行抱有很大的期待。

  前世自谢承宣去了南疆以后,萧玉杏就去市面上寻了不少游记来看,知道南疆是个湿热之地、多瘴气虫蚁,但物产是极丰富的。

  今生重来……

  她按着自己对南疆的了解,开始准备起行李来。

  南疆湿热?那就要多准备些吸汗轻薄的衣裳,合适的布料也多备着些。多瘴气虫蚁的,所以解暑清热的药丸要带上、驱虫驱蛇的药物也要带。

  再就是……前世的谢承宣后来就一直呆在南疆了,若是这一世也一样,那她索性再带些喜爱的花草菜果的种子过去……

  一时间,萧玉杏被忙够呛。

  花了好几天时间置办好行李,萧玉杏想起自己应该去向宋嬷嬷辞行才对。

  ——原先萧玉杏在宫里御书房当差的时候,宋嬷嬷就是她的教引嬷嬷。可以说,宋嬷嬷是萧玉杏最最最亲近的人了,就像长辈一样!后来萧玉杏被皇上赐给了太子、宋嬷嬷到了年纪就被放出宫,两人这才分开。

  再后来萧玉杏也出了宫……

  萧玉杏是个孤女,离宫之后连个落脚点也无,多亏了宋嬷嬷收留她,还帮差她侄儿帮着萧玉杏看房子选地段儿什么的。

  如今萧玉杏即将远行,是该去跟宋嬷嬷说一声。

  于是头一天吃晚饭的时候,她和谢承宣打了声招呼;隔天一早,谢承宣就让侍卫套了马车,送了她去城西宋嬷嬷家里。

  当然,谢承宣也去了。

  宋嬷嬷九岁入宫、三十五岁出宫,如今出宫已经五六年、是个四十出头的妇人了。她一生未婚,出宫时带着丰厚的积蓄、以及贵人们的赏赐,在外头买了幢小三进的宅子、以及十亩良田;又从兄长膝下过继了一个侄儿过来当继子,三年前还给继子娶了媳妇儿生了个大胖孙子……

  萧玉杏到的时候,宋嬷嬷正在逗胖孙子玩呢。见了萧玉杏、她又惊又喜,连忙抱着大孙子招呼萧玉杏与谢承宣。

  宋嬷嬷的继子四虎过来招呼谢承宣去前院说话,儿媳也过来把娃娃抱走了……

  宋嬷嬷这才抓紧时间问萧玉杏道:“……还没信儿么?”

  萧玉杏一愣,反应过来,浅笑道:“得亏还没信儿呢!”

  “呸,胡说八道!什么叫得亏没信儿?”宋嬷嬷先是啐了一口,才嗔怪道:“你也不小了罢,今年二十二了?”

  见萧玉杏点头,宋嬷嬷继续说道:“该抓紧时间怀一个了!要不然啊,把年纪拖大了……以后对你没好处!”

  萧玉杏面不改色地微笑,“嬷嬷说得是,只是……要是这会儿有信儿了,就不能跟着他去南疆了。”遂将谢承宣要去南疆从军的事儿说了。

  宋嬷嬷愣住。

  沉默了好一会儿,宋嬷嬷才问道:“你……也要跟着他去南疆?”

  萧玉杏含笑点头。

  “去南疆做甚!那里气候不好、容易中瘴毒,又山长水远的……你身子娇、别跟他去!”宋嬷嬷劝道。

  萧玉杏笑道:“总是要夫唱妇随的。”

  宋嬷嬷皱眉叹气,“要是你去了南疆啊,以后想见面也难!”

  “总会回来的,毕竟婆母还在这边,”萧玉杏说道,“……到时候回来了也来看您。”

  宋嬷嬷道:“那可就不好说喽!我看你那夫君也非池中物,以后混得风生水起了、大约也只有借着进京述职的时候才能相见,要是你怀上个娃娃,这年前年尾的一掐一耽搁啊,没有四五年你是回不来的!”

  说着,宋嬷嬷又转过头定定地看了萧玉杏一会儿,说道:“你啊,越长越像……”

  萧玉杏睁大了眼睛,“什么?”

  “啊,”宋嬷嬷呵呵笑了几声、改口,“越长越像那一年在她们在庙会上扮的那座观音了,太好看了!”

  萧玉杏抿嘴一笑。

  宋嬷嬷又压低了声音,说道:“对了,你去南疆也好……你不晓得,我听说呀,前儿太子又被罚了,皇上被他的功课给气吐了血!”

  一听到“太子”二字,萧玉杏便缄了口、陷入沉默。

  ——她十一岁时就在御书房侍候皇上笔墨,一直到十七岁,皇上对她赞誉有加。因太子顽劣、不事学业,皇上就命她去了东宫、当了太子身边的女官,主要职责就是侍奉太子读书。

  其实太子与萧玉杏年纪相仿,却十分厌恶念书,只爱吃喝玩乐斗蝈蝈什么的。萧玉杏花了很大的功夫、才把太子给扳正了一点点……

  没想到后来几位想攀上太子的贵女见不得太子对萧玉杏宽厚,就造谣说萧玉杏勾引太子!

  皇上是不信的、太子的生母齐妃娘娘也不信,毕竟萧玉杏也算是在帝妃跟前长大的;但太后娘娘却听信了妄言,认为萧玉杏品行不端,要杖她八十、以敬效尤。

  弱质女子,哪堪八十杖责???

  这根本就是死罪。

  幸好齐妃娘娘及时请动了皇上,太子也在太后跟前跪求原谅,这才堪堪救下了捱了十几个板子、已陷入昏迷的萧玉杏。

  从那以后,萧玉杏被“逐出”宫墙。

  太后娘娘虽仍怨忿,但皇上、齐妃娘娘与太子却是知晓萧玉杏的为人,他们们均赠与她丰厚的财物,这才能让萧玉杏在宋嬷嬷家中养好了身子以后,在京城买宅子、买田地才得以立足。

  此番又听说太子受罚……

  一时间,萧玉杏也不知如何接话。

  宋嬷嬷叹气,“听说齐妃娘娘为了太子的学业……真是伤透了脑筋啊!”

  跟着,宋嬷嬷又絮絮叨叨地说起了两人都认识的一些宫人们的近况。

  萧玉杏与谢承宣在沈家用了午饭就告辞了。

  临行时,萧玉杏送给宋嬷嬷的大孙子一副小金锁,可把宋嬷嬷给高兴坏了,问了好几次萧玉杏出发的日子,又连声感叹、教萧玉杏以后有机会回京就来看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