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7节(1 / 2)





  夏商慢只看了他一眼,反问,“我为什么对他没信心?”

  唐显道, “怎么说都有风险吧。”那可是周闻杰, 多少想要拿奖的演员想要合作的导演。

  “那是你不了解他。”夏商慢把看好的一份文件合了起来, 身体后仰, 微微靠在了办公椅上,“他不做没有把握的事。”

  而且贝时虞可是会为了目标拼尽全力的人,自从和金永成谈完就一直进行闭关, 她昨天晚上还特意打电话旁敲侧击了一番,以夏商慢对贝时虞的了解, 他对今年的试镜至少有八成以上的把握。他不是自信心过度膨胀的人。

  看唐显还是不置可否的模样,她道,“要不要打个赌?”

  唐显欣然应许,“赌什么?”

  “就赌——”

  ********

  周闻杰给他的表演片段正是姜哲看着小猫在冰雪中缓缓死去时的一幕, 没有台词。

  这才是最难的。

  不过现在对贝时虞来说并不算什么,其实夏商慢还是说低了, 他对今天的试镜把握至少有九成把握, 剩下的一成是不可控的“天意”。

  他翻来覆去的去体验“姜哲”, 现在恐怕周闻杰都没有他来的懂姜哲。

  他借着闭眼的动作来调整了表情, 站姿。

  这只是很细微的调整,周闻杰却不由微微睁大了一些眼睛。

  一个人的站姿可以体验他的一部分性格,贝时虞的站姿就完美的符合他的贵公子人设,就是看似随意的站着也十分优雅,表情也是刻意调整过的,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拍摄,都不会显得难看。

  可是这不是属于姜哲的,姜哲是个中二病,自闭,冷漠,大部分的时间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界的反应都是很迟钝的,也可以换一个词——内向。

  他的背不应该那么直,肩膀应该往里收,下巴也不应该是时时刻刻的高昂着,表情虽然没有多少,可是应该每时每刻的散发着“我不高兴”的信息。

  整个人颓废,高傲,冷漠,却又要带着一股不易察觉的脆弱感。

  ——说实话,根据周闻杰对贝时虞的浅薄认知,脆弱感恐怕才是他最可能无法表达出来的内容。

  时辰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来说最接近贝时虞的角色,除了那股对生命的漠然,还有那股从里到外给人的“强大”感觉。

  你很难想象到他身上出现脆弱感。

  还不是那种在情绪爆发后一闪即逝的脆弱感,而是由衷的“无助”。

  最起码,周闻杰没有想过,他甚至还在某个时间怀疑过贝时虞是不是可以正确的理解“姜哲”这个人物。

  可是现在他不可思议的发现,这种他难以想象的脆弱感真的出现在了贝时虞身上。

  他的站姿只是微微调整了下,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就变了,那是“姜哲”的感觉。

  等他张开眼睛的时候,周闻杰身体不受控制的前倾,就连之前抱着悲观心态的编剧也跟着呼吸急促了起来。

  贝时虞其实没有挪动,就是站在原地,微微低头,看着不存在的幼猫。

  也正因为这样,才更能让人感觉到他的演技。

  就那么一会儿,“贵公子”贝时虞消失了,出现在他身上的是“姜哲”的灵魂。

  嘴唇无意识紧抿,肌肉绷紧,呼吸轻不可闻,眼神冷酷眼底带着一丝悲悯。

  似乎一眼就能让人看出他身上的矛盾,又仿佛什么都没有,只是站着的雕像。

  周闻杰的前倾的角度更大了,眼底深处的兴奋一点点的渗出。

  脱胎换骨!!

  这种表演和他在《不可思议事件薄》里的表现相比,和他在音乐上的表现相比,绝对称得上脱胎换骨!

  这完全是体验派的方法,而不是表现派,你看不到“演”的痕迹,这不是贝时虞在表演,而是在姜哲站在那。

  周闻杰心里掀起了宛如惊涛骇浪般的惊讶。

  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怎么会在这么短时间内做到这种程度?

  他怎么做到表演体系如此切换自如的?一个优秀的演员当然可以同时掌握两种不一样的表演方法的?姑且不提他年纪还这么小,真正接触表演的时间还这么短,就是他认识的可以掌握这两种表演方法的演员,也只是融合而已,在不用的场景下用合适的方法拍摄,可是贝时虞的表演分明没有融合的痕迹,他的表演体系是如此的界限分明。

  泾渭分明才更难啊!

  连同编剧也跟着掀起了惊涛骇浪,只是他想的不如周闻杰多,震惊过后就是惊喜,头顶上的两座大山去掉了一座!!心里还带着几分欣喜的埋怨之意,怪不得你会像这个小朋友发试镜邀请,居然是这样的天才!

  你早说啊,之前还让我担心那么多,还说了那么多的搞笑的话。

  看着贝时虞的眼睛热烈至极。

  三人谁都没有说话,静悄悄的一片,等到一分钟后,贝时虞微微眨了眨眼睛,属于“姜哲”的灵魂缓缓散去,肌肉微微调整了下,那个让粉丝捂着脸尖叫的贵公子贝时虞又回来了。

  对着周闻杰微微点了点头,“我的表演结束了。”

  之前入戏有多快,现在出戏就有多快。

  呼——

  编剧不自觉的就长舒了一口气,脸上笑开了花,张口就要夸奖贝时虞,话到了嘴边才想起来周闻杰,下意识的看了眼周闻杰。

  周闻杰脸上此时也带上了轻微的笑意,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贝时虞,“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