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2节(1 / 2)





  “那么厉害?”

  “那可不,我嫂子可厉害了。”

  以前顾瑶不了解自家嫂子,所以总害怕她,现在看来,嫂子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好一百倍,有这样的嫂子,她高兴。

  顾瑶学习之后,这家里的家务,就打算不干了。

  这天傍晚,李大妮还没刚回到家,只见顾瑶坐在门口的石板上,对着膝盖放着的东西念念有词,屋子没扫,水缸没打水,猪圈也没猪草,猪都饿的哇哇叫。

  “大丫,你怎么回事,水缸怎么没点水?都这个点了?”李大妮问道。

  顾瑶本身是挺怕李大妮这个后娘的,往常她说了什么,自己都会照做,可自从知道哥哥没死,嫂子也很疼自己,也硬气了,看着李大妮的时候,也没刚开始那么害怕。

  她说道:“我刚下工回来,嫂子让我把这些都学习完,今天晚上她要检查。”

  “检查什么检查?赶紧给我干活去,你这都什么事?学这些乱七八糟能有什么用?难不成你这么大姑娘还要去上学不成?赶紧给我干活。”

  顾瑶手拿着秦玲玲给她写的知识,站了起来,却没动,语气硬道:“我不去。”

  “诶,你反了是吧?”

  “不管怎么样,这知识我学定了,没有文化就是个瞎子,伟大领袖主席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你不能剥夺我学习的权利。”

  “你怎么说话的?”

  “大妮姨,我白天去地里上工了,抽空学点知识怎么了?你和春花每天不干活,你们不能干干?再说了,我现在户口在我哥那了,你管不着我!”

  “诶,真是反了天了是吧?跟我顶嘴上了。”

  李大妮刚还想说点什么,外头秦玲玲正推着自行车走了进来。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之前的事情,李大妮现在看秦玲玲一次就难受一次,想到刚刚顾瑶说的话,撇下一句,“等着瞧,等你爸回来,看他怎么打死你?”

  作者有话要说:  评论,嘿嘿,你懂得

  二更……哟……

  ☆、榕树下的对话

  第35章

  李大妮还没来得及告状, 秦玲玲就把顾瑶要学习的事情跟顾大顺说了。

  之前几次闹的都不大愉快,顾大顺听了她说的,也只是撇下一句,“我随便你们。”就走了。

  所以李大妮开口的时候, 顾大顺也没反对, 还说了一句,“孩子大了,要学就学去, 别耽误正事就行。”

  看着孩子一个个大,顾大顺这两天的确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这声音吼是会吼,但是人家未必愿意听, 不愿意听,说再多也是白说。

  现在上头都讲究人人平等, 你要不平等,那就是和政策和国家对着干,要真把孩子们惹毛了,跑去告发,那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所以顾大顺想想, 反正家都分了,也管不着。

  “大丫的事情,就让山子他们去操心去,这正好让你省心了。”

  李大妮不以为然,“还省心呢, 家里的家务都不干,以后你来干?”

  “你在家就不能干一下?整天到处唠嗑,说这不好那不好,把村里人都得罪完才好是吧?”

  “诶,顾老汉你……”

  “行了,大丫的事情你别管,让他们年轻人折腾去,家里的事情,你和二丫没事就忙一下,还有国强,这两天又跑哪里去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让他回来帮忙,你也是,也别整天瞎闹,跟着上工去。”

  李大妮一噎,还想反驳顾大顺,可人急急匆匆吵自留地的方向而去。

  走到一半,顾大顺还喊了李大妮一声,“赶紧做饭,把猪也喂了,我回来还没忙完,大家都别吃了。”

  顾大顺语气冲,李大妮抖了一下,看着他背影气呼呼大骂着:“怂蛋,也就会使唤我,怎么不使唤你的闺女?”

  顾瑶把她爸不干涉她学习的事情告诉了自家嫂子,表情兴奋,“没想到有一天我爸居然也会支持我学习?”

  看着她这兴奋的模样,秦玲玲不好泼冷水,告诉她因为她提前说过。

  顾家往上数三代,都是老实巴交根正苗红的贫下中农,就算李大妮再会作,但是也不过是这时代典型的农村妇女,嘴碎见不得人好,别看欺负顾瑶一套套,那也是因为顾瑶是她能欺负的,那些钱三婶这样的人,她却不敢多惹,更大的祸事,更不敢闯了。

  不过当然不能说原谅他们后来的作为,毕竟他们是真正的伤害了原主和顾瑶,即便他们是作者写出来的书本,可现在也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有它的脾性三观。

  她笑道:“既然你爸支持你,你就更要好好学习,没准以后还能学点知识,到学校教书去呢。”

  不管是现在还是后世,老师这个职业都是不少人向往的。

  特别是现在,老师比后世还要难得,没有文化知识的,不好做,就算有知识,也轮不到你来当,香饽饽的职业,每个月工资还不错,也悠闲。

  顾瑶认真点头,“好,嫂子,我都听你的。那我们今天学习什么?”

  “学习古诗吧,我抄写了几首古诗,你背背,背会了就默写,然后弄懂它的意思。”

  “好。”

  秦玲玲这边教小姑子学习,每天顾瑶一边上工一边学习,还不耽误,只要一坐下,就拿气黄色的纸开始读啊背啊。

  这事情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不少跟着顾瑶一起上工的同村姑娘,也莫名奇妙被感染了。顾瑶这边背诵古诗,其他人也跟着有模有样的念上两句。顾瑶拿了棍子在地上写字,其他人也学着写。

  很多人家读书也不多,还没上初中就回家帮大人的忙,能帮点是一点,根本就不想在学校浪费太多时间,但是他们也渴望知识的,特别是看到很多知青收工之后拿着书本读书,或者三三两两用诗词对话,他们都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