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7章(1 / 2)





  如果她还是避无可避,注定要魂归天国,那三个人会怎么样?

  就算再精疲力尽,早朝也还是免不了的。这日的早朝还特别隆重,格鲁使团和镇南王分别上殿觐见,这是沐奕言登基以来第一次接见藩王和外国使团,大殿上一派喜气洋洋。

  格鲁使团由格鲁的大王子次吉王子率领,次吉王子这是第二次到访了,朝中凌卫剑、林承锦等好几位大臣都和他有过交集,不管是暗中较劲也好,语带双关也好,面上看起来总还算得上热闹。

  而镇南王更是和朝中几位老臣颇有交情,觐见天子,奉上贡品之后便和他们寒暄了起来。

  大伙儿正其乐融融呢,王尚书忽然一拍脑袋,笑着说:“陛下,瞧臣这老糊涂,还有一桩喜事呢,邠国国君递来了国书,想必也是恭贺陛下寿辰,陛下大喜。”

  说着,他便递上了一封信,只见大红的封皮上烫着火漆,上面一溜儿烫金的大字:大齐国君亲启。

  ☆、第82章

  “今闻陛下寿辰将至,吾心关切,梧州前一别,数月有余,不知陛下龙体安康否?近日来邠国皇宫跳梁小丑众多,不过还是挡不住吾国好事连连,吾弟不日即将大婚,朕心甚慰。

  欣闻陛下寿辰将至,吾已备好陛下所需寿礼,并以邠国千卢郡千里沃土相赠,然吾之寿辰也将至,不知陛下能否以诏州千里沃土回礼?礼尚往来,方能友好日久矣。殷殷之情盼复。”

  沐奕言的手一紧,心脏忽然传过一丝剧痛,她闭了一下眼睛,等着那剧痛过去。片刻之后,她便把目光集中到了信的后半部,她读过两国的地理志,那千卢郡在邠国的西北,荒凉贫瘠,而诏州是大齐西北的重镇,盛产铁矿,两个地方简直一个天一个地。她一目十行看完了这封国书,折起来放进了怀中,众臣正翘首以盼着她宣读心中的内容呢,见她收了起来,都面露诧异之色。

  王尚书率先问道:“陛下,不知道那邠国国君写的是什么?”

  “呈呈口舌之快而已,不必理会。”沐奕言淡淡地道,“次吉王子,老王爷,你们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朕改日在宫中设宴,这几日就劳烦王大人、裴大人招待了。”

  大家寒暄客气了几句,沐奕言便退朝匆匆而去。

  一回到点墨阁,沐奕言刚刚用了些茶点,庄太妃便带了一大堆画稿兴冲冲地求见。

  “陛下,这些都是京中三品以上官员中的待嫁女子,哀家都一个个细细了解过了,个个都是品性贤淑,多才多艺,陛下不如瞧瞧,看看有哪个中意的?”庄太妃把手中的画稿一件件地打了开来,果然,上面的女子环肥燕瘦,含羞带怯地看着沐奕言。

  沐奕言一张张地看了过去,眉头轻蹙,心中不停地腹诽着:这个脸怎么圆圆的?那个个子太高了,这个嘴唇这么薄一定不太好相处,那个……

  从头看到脚,居然没有一个满意的,沐奕言叹了一口气,闷声道:“还有吗?只怕这些女子都配不上。”

  庄太妃怔了一下:“陛下想要个怎么样的?”

  沐奕言闭上眼睛想象着自己脑中的那个女子:“一定是要气质出尘,不沾半分俗世之气,琴棋书画渐渐精通,古往今来信手拈来,长得倒不一定要十全十美,只是那双眼睛一定要漂亮,欲语还休,因为他的眼睛……”

  沐奕言一下子停住了,睁开眼来尴尬地笑了笑。

  庄太妃终于明白了过来:“陛下这不是在为自己选妃吗?难道是为俞大人……”

  沐奕言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

  庄太妃略带同情地看了看她,又取出了两卷画轴放在沐奕言面前:“陛下再瞧瞧这两个,这两个都是京城有名的才女。”

  沐奕言打开了画轴,上面两名女子娥眉淡扫,神情淡然,倒是和俞镛之的气质有几分相似之处,她扫了两眼,颓然坐在了椅子上,半晌才道:“多谢太妃,这些画像就先留在朕这里,朕再挑挑。”

  庄太妃退了出去,屋子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沐奕言烦躁地抓了抓脑袋,看着这满桌的仕女图,真恨不得把它们都扔到垃圾堆里去。

  “陛下这是在干什么呢?”

  俞镛之的声音在门口响起,沐奕言吓了一跳,飞快地把桌上的仕女图往推,只听得丁零哐啷几声响,仕女图没藏起来,倒是把笔架打翻了。

  俞镛之几步便走到案几前,帮她扶好了笔架,看着满桌的仕女图,诧异地道:“怎么好端端地看起画像来了?”

  眼看着瞒是瞒不过去了,沐奕言索性破罐子破摔,笑着招呼道:“镛之来瞧一瞧,看看这些女子哪个比较合你的眼缘。”

  俞镛之瞟了两眼,心不在焉地道:“这有什么好看的,她们都长得一个样儿。臣是来问问,那袁霆祺在信里说了些什么?陛下说出来大家也好有个对策。”

  沐奕言急了:“怎么会长得一个样儿的?你看,这个柳眉薄唇,多漂亮啊,还有这个,鲁国公的小孙女,据说七步成诗,和你般配得——”

  她一下子住了口,飞快地把画像胡乱地一收:“好了好了,不看就不看。”

  屋里一阵静默,俞镛之脸上的血色一点一点地褪去,那双眸子黑白分明,目光直勾勾地落在她的身上,让人心里发慌。

  “陛下是什么意思?”俞镛之把手按在她收拾画像的手上,从齿缝中挤出几个字来。

  沐奕言的嘴唇哆嗦了几下,心一横,迎视着他的目光:“镛之,实话和你说了吧,这是朕托庄太妃为你选的画像,朕想给你选个贴心的娘子,从此以后能和你琴瑟和鸣,共许白头,这样朕也就放心了。”

  俞镛之的脸色越来越白,半晌,他勉强牵了牵嘴角:“陛下,这是有谁在逼迫你吗?是阿蔺不让你和我在一起吗?臣和阿蔺去谈谈……”

  沐奕言连连摇头:“不是,和阿蔺一点关系都没有,是朕自己想这样做的,镛之,你体谅一下朕的处境。”

  俞镛之的手指一紧,指尖抓住了沐奕言的手,微微发颤:“那是臣的父亲在陛下面前说了什么吗?臣不相信……不相信陛下会这么狠心……”

  沐奕言一咬牙:“老太傅年纪大了,盼着你成家立业这么久了,你也的确应该照顾一下老人家的心情。”

  俞镛之惨然一笑:“好,陛下你让臣体谅这个照顾那个,可是,谁来体谅臣照顾臣的心情?”

  他的语声凄凉而飘忽,渐渐的,就好像一缕青烟渐渐消失在耳畔,沐奕言心如刀割,几乎就想反手握住他的手,几乎就想扑进他的怀里,几乎就想把心头的不舍和盘托出……

  可是,她最终什么都没做,只是浑身僵硬地站在原处,盯着那些画像,看都不敢抬头看上一眼。

  不知道过了多久,俞镛之终于松开了他的手,脚步声渐渐响起,又渐渐消失,沐奕言抬头一看,室间已是空无一人。

  又是几近一夜未眠,沐奕言清早起来的时候看着铜镜中的自己,简直只有“身形憔悴”可以形容。

  早朝的时候,沐奕言半靠在龙椅上,心不在焉地听着群臣上奏朝事,快到结束时,她忽然一个激灵坐了起来:“俞爱卿呢?还有裴爱卿呢?怎么他们俩都不在?”

  凌卫剑上前奏道:“俞府一早便派人来告病了,镛之昨夜感染了风寒,今早起不了了,裴大人也来告了假,听说也是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