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2节(1 / 2)





  孙浩波有些奇怪的看着刘桂松,因为他并不认识她,他也清楚刘桂芬并不是谢家的人,那么她会是谁呢?又怎么会知道他跟谢家的恩怨?他问道:“你是?”

  刘桂芬没有说话,而是看到了一旁的秘书。

  孙浩波点了点头,这些事情他的确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于是朝秘书摆了摆手,便让他出去了:“好了,你现在总可以说了吧,你是怎么知道当年的事情的?”

  刘桂芬说道:“孙主任,你不必知道我是怎么知道当年的事情的,你只需要知道一点,我是来帮助你。”

  “你,帮我?怎么帮?”孙浩波看着这个农村妇女,眼中充满了疑惑。

  方法林毓秀早就跟刘桂芬说过了,刘桂芬只需要如实的将林毓秀告诉他的话,全部说出来就行,为了保证不会出错,她在家里的时候就背诵了好几遍,所以在说给孙浩波听的时候,也没有出一丁点的岔子。

  “其实当年,被冤枉的人又不止谢国昌一个人,而且事情过去这么久了,你只要说一句当初的事情只是意外,你也是被别人蒙蔽了就行了。现在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孙主任只要利用这个时候多做出有些绩效出来,上面还舍得革你的职吗?”

  “至于什么绩效,孙主任既然是在教育局做教育工作的,自然也知道国家现在大力发展教育,支持大家读书学文化,可是孩子们能读书了,一些乡下的汉子们却没办法再回学校读书了,要是这时候孙主任提议在咯咯大队开扫盲班,抓好扫盲工作。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给学校捐一些纸笔课桌之类的东西,那么孙主任的名声也就传出去了。”

  “到时候,哪怕当年的事情真的被查出来了,你这么一个有威望的主任,上头也会适当的原谅你当年的失误吧。孙主任,你说呢?”

  孙浩波听了刘桂芬的话,便如醍醐灌顶一般,他连连点头:“好办法,这真的是一个好办法。”

  不过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他也明白不会有人无缘无故就来给他出主意,所以刘桂芬过来跟他说这些话,同样也是有目的的,他开门见山的问道:“你帮了我的忙,现在是不是该轮到我帮你忙的时候了?”

  刘桂芳笑了笑,心想这个孙主任还真的像她女儿说的那样,是个爽快人。她点点头说道:“孙主任,想必你也已经发现了,我是个农村妇女,既被抓去劳改了,家里没米下锅,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我听说下面的政策松了,便想着做一点小生意,可是手里头又没有本钱,只能来找孙主任帮忙了。”

  其实孙浩波并不是什么爽快人,他之所以对刘桂芬这么爽快,完全是因为,他以为这些话是刘桂芬想出来的,觉得她是一个可以合作的对象,说不定将来还可以联手干一番大事业呢,。

  他听了刘桂芬的话,满意的点了点头,现在的人还十分的瞧不起个体户,可是这个刘慧芬却敢为人先,看到了这里面的商机,想要做个体户。孙浩波不知道做个体户究竟能不能行,可是也打算试一试,他想,刘桂芬做他的合伙人正合适,

  于是他点点头,说的,好你只管放心,过两天你再过来,我会取一笔钱给你,让你去做本钱的,

  刘桂芬笑的十分开心:“那可实在是太谢谢孙主任了。”

  孙浩波摆摆手:“互赢互利嘛。”... ,,

  第70章

  扫盲班的事情刻不容缓, 孙浩波也是个行动力很强的人, 没多久, 泸县下的各个大队都如火如荼的开起了扫盲班。

  考上了大学的知青们全部都返程会念大学了, 而没有考上大学的知青们则继续留在乡下,在扫盲班里帮助扫盲,程敏也在其中。

  她得知谢文彦考上了清华大学之后,也十分的高兴, 对他表示了祝贺, 并且邀请他一起来参加他们知青点举办的欢送会,他们知青点一共有十几个知青,这次考上大学的有差不多一半, 除去考试当天出了意外的程敏, 别的都是没考上的。

  不过他们也并没有因此而失落,毕竟这次恢复高考的消息来得实在是太突然了,没考上也是情有可原的,大不了明年再努力, 做好了万全准备, 一定可以考上的。

  谢文彦平时空闲的时间都拿来看书学习了,所以哪怕已经下乡两年,和知青点的知青们却还不是特别熟悉,不过大家确实知道他的, 得知他考了清华大学之后,都衷心的对他表示祝贺,

  若是有谢文彦不太认识的, 程敏便在一旁替他介绍,他们虽然接触不多,但是谢文彦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这些年轻人们没多久就熟络起来了。

  乡下的条件不比城里,比较艰苦,所以这次的欢送会,是这些知青们把自己平时攒下来的一些东西拿出来一起享用的,有水果硬糖,龙须糖之类的糖果,程敏会**蛋糕,在别的女知青的合作之下,她们也做出来不少的鸡蛋糕。

  这些鸡蛋都是大队上的队员们给的,她们原本是打算去买的,可是大家得知了他们要办欢送会之后,非但没有收他们的钱,还多给了一些别的东西。虽然在他们下乡的期间,知青们和大队上的队员们也发生过不少的摩擦,但毕竟认识这么久了,多多少少感情还是有的,更别说这次他们考上了大学,平时以后就不回来了,现在大队上的日子好过了,他们也不在乎这点吃的,送给他们便送了。 有个女知心提出,程敏唱歌最好听了,让他唱首歌给我们听吧,程敏没下乡以前,还学过几年的舞蹈呢,他不但歌唱得好,舞也跳得好。

  女知青这么说了一声之后,大家便纷纷附和。

  程敏也不是什么羞羞答答的人,再说大家都是革命同志,也认识好几年了,没什么好害羞的。

  她显得落落大方,点点头算是答应了,她说道:“那好,那我来给大家唱一首送《别吧》,希望大家去了各地念大学之后,前程似锦。”

  说完,她清了清嗓子,超身旁的谢文彦,淡淡一笑,便准备开始唱了, 就在这个时候,之前那个女知青又说道:“上回我听谁说的来着,说谢文彦的口琴吹得最好了,要不然就让谢文彦跟你合作一曲吧,他吹口琴你唱歌,”

  这话一说出来,大家纷纷附和,谢文彦和程敏被一群知青们,推推搡搡着便被挤到了最中间,两人撞成了一团,不知所措的手也碰在了一起,在热闹的起哄声下,两人的脸都红了。

  谢文彦看着低着头,明显脸红了的程敏。程敏穿着一件格子衬衫,乌黑亮丽的头发扎成了两只麻花辫吹在胸前。她的脸蛋十分白净,脸颊上却红了一团,应该是害羞了。

  若是平时,谢文彦只怕早就拒绝了,可是看着程敏,不知道怎么回事,他的嗓子里面就像塞了一坨棉花一样,无论如何都没办法,将拒绝的话说出来。心里其实也明白,他是愿意的,愿意跟程敏一起合作一首《送别》。

  一个男知青很快从自己的房间走了出来,把他的口琴递给了谢文彦:“来吧文彦,来给我们演奏一曲。”

  “来一曲,来一曲,来一曲!”

  在众人的起哄之下,谢文彦将口琴擦拭了之后,便开始吹奏起来。程敏抬头看了他一眼,嘴角露出一个甜甜的笑,也开口唱了起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湖拂,柳笛声寒,夕阳山外山~”

  在程敏的带头之下,所有的知青们都开始跟着唱了起来。有些人唱着唱着眼睛便红了,一开始得知恢复高考之后,他们高兴的不得了,认为自己很快就可以回到城里去了。

  可是如今考上了大学,也可以回城了,一想到以后再也不可能跟这么一群可爱的同同志们在一起奋斗了,心里又空落落的,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欢送会进行到最后,大家慢慢的散了。

  这些人里,就谢文彦一个人是不住在知青点的,程敏说送她一段,两人在冬日的夜晚走在寒风刺骨的路上,谁也没有说话,一时之间,能听见的只有他们脚踩在雪上面的咯吱咯吱声。

  “你……”谢文彦说道。

  “我……”程敏欲言又止。

  “你先说吧。”谢文彦笑着说道,努力做出一副十分轻松的样子,其实心里多多少少却有几分惆怅。考上清华大学,他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尤其是他借这次机会给他爸爸,平反了。

  可是高兴了之后,一想到程敏,他的内心又生出几分不舍。他是知道的,他喜欢程敏,这个秘密你在他心中埋了两年,除了他自己,谁也不知道。

  他还牢牢的记得他刚被下放的时候,因为不习惯干这些体力活,被派去修河道的时候,非但没干多少活,还帮了不少的倒忙。管事的很嫌弃他,当时去给猪割猪草的程敏见了他,笑着跟管猪场的主任说:“主任,咱们养猪场不是还差一个名额吗?要不然就让这位同志过去吧。我听说他读过高中,爸爸还是小学校长,学问一定很不错,下回你家刚子要有不懂的,就能找他补习了。”

  主任原本有些不太高兴,但听了程敏这话,立马就答应了。他有个儿子,在学习上一窍不通,找谢文彦来给他儿子补习正好!

  谢文彦明白,程敏说的话虽然没有一句在明面上向着他,可其实却帮了他不少的忙。

  修河道这种活又累又苦,他是从城里来的,今天根本就适应不了,但养猪场的活,听起来好像又脏又臭,却是他们这些被下放的知青眼中的香饽饽,比别的活不知道轻松多少!

  要不是有程敏,谢文彦根本就没有办法去养猪场干活,也不会有多余的时间去学习,或许如今就没办法这么顺利的考上清华大学了,那他爸爸的冤屈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洗的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