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章(1 / 2)





  豆芽咧着嘴连连点头,“想要!姥姥说娘生了弟弟,家里才能有了根,爹爹就不会被人看不起了。而且豆芽以后就能做姐姐了,要像阿福哥哥那样保护小弟弟。”

  “豆芽真乖,豆芽一定是个好姐姐,咱们现在就好好照顾小□□,等弟弟出生了就有鸡蛋可以吃了。”

  “嗯嗯~”

  璧容下午和秀莲一块做绣活的时候说起了这事,说着说着便想起自己小时候,爹也因为只有她这个女儿而被别人绝户,后来娘亲去了以后,还总有一些共事的先生要给父亲介绍姑娘做填房,生了儿子继承香火。

  也许正想秀莲说的那样,只有刘氏生了男娃,家里的这个坎才能过去。

  “对了,大嫂,豆芽大名叫啥?”冷不禁的,璧容想起了这么件事。

  “啥大名,就叫豆芽啊,咋的啦?”

  璧容愣了一愣,默念着“郑豆芽”三个字,怎么念怎么想笑,便又问:“那福哥儿大名唤啥?”

  “俺们都不认识字,村里的娃娃们都是等大了叫里正或是族长按着家谱再给取。”正说着,秀莲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抬头看向璧容,呀的一声,惊道:“俺家姐儿不就认的字吗,不如你给俺们福哥儿取个吧,回头我问问二弟,也跟豆芽取个,呀呀,我咋的才想来,真是的!”

  “我,我咋能干得了这事啊,大嫂你且勿抬举我了吧。”璧容连连推辞,这名字可是关乎人一辈子的事,况且这种风头自己还是不惹的好。

  “不碍的,咱们村里哪那么多事儿,你尽管起就是了!你瞅东边家的小子王二狗,还有周家的大串,二串,村里人名字竟是贱着起呢,姐儿跟俺们起的肯定比他们好听。”

  璧容仔细琢磨了半天,也觉得秀莲说的对,若是以后福哥儿跟着读书,总不好没有大名的,想豆芽这样的女娃又不能入家谱,连字辈都没有,怕是到了出嫁了也就是叫豆芽儿。当下想起刘氏期盼的小子,便想着给豆芽取名“招娣”,刘氏以后叫了,也能觉着喜气对豆芽好点。

  “豆芽儿就叫招娣如何?招财的招,女子边的娣。”

  “诶,这名好,听着就吉祥,老二媳妇这胎准能生个大胖小子!”秀莲连连点头,直道着要跟郑母说去,又哀着璧容也给福哥儿取个名。”

  “咱家家谱里福哥这辈是什么字?”

  “好像是弘字……”

  “那就……郑弘毅如何?取自《论语》的‘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之意。”

  秀莲连连点着头,虽然听不懂是何寓意,不过想着书里的话定是好的,忙冲着屋里喊道:“孩儿他爹,你过来,快点着,你听咱姐儿给福哥儿取的名可好?”

  郑天洪撂下砍柴的家伙过来,听了以后也说好,他原本就不好意思去麻烦里正给起,自己这种外来户又没有宗氏祠堂,就想着叫郑弘福也挺好的,反正村子里没人会嫌名字不好听,如今有了这个文雅的名字,自是乐意之至。

  郑母和郑天旺倒是极喜欢招娣这个名字,郑天旺抱着豆芽连声叫了好几遍招娣招娣,郑母想着孩子的嘴灵,有神明庇佑,忙叫郑天旺扶刘氏出来,又揽过豆芽大声问道:“招娣,你娘肚子里怀的是弟弟还是妹妹啊?”

  “弟弟!”豆芽响亮地回答道。

  众人连胜道着大吉大利,喜得贵子,刘氏也和悦地亲着豆芽说道:“我家招娣来年要给娘招个八斤小子。”

  ☆、第17章 沈记布庄

  临近九月初,一场秋雨袭来,天高云淡,碧空如洗,不日前的暑气渐渐褪去,余下满地摇落的淡黄色小瓣桂花,夹杂着阵阵花香韵漾。真可谓: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一点香,吹得满山开。

  适逢秋收未将至,除却地里的萝卜、香瓜、豆角等蔬果成熟待收,倒也算是农闲之时。村子的妇人婆子们挑着洗衣担子在河边你一言我一语地唠着,不知哪家妇人提起了惠安镇大户员外潘家招入赘女婿的事。

  话说这潘家,却道是惠安镇的第一大户不假。祖上经营脂米分铺子,待到潘家老爷这辈已经传至四代,怎奈命中无子,娶了一妻两妾,不惑之年才得一嫡女,闺名长欢,奉为掌中明珠。

  且说这潘老爷早年看上了铺上一个无父无母的小学徒,心下打了算盘悉心培养,如今正是铺子里的年轻掌柜,今逢独女长欢十五及笄之时,招作为了女婿,改名潘姓,承继祖宗家业。

  几个婆子掩嘴偷笑,满脸不屑,骂这男子入赘女家折了脊梁,为点银钱连祖宗姓氏都可胡乱作改,不过也有旁人艳羡道这男子命好,捡了媳妇还承了家产,这李氏就是之一。

  那最为藐视的罗姓婆子嗤笑道:“赵家媳妇,不妨也携了你家大胖上镇上寻摸寻摸,看哪家要招个童养女婿,这若是打小了就跟着人家,指不定比那潘家女婿过得还好呢!”

  李氏听了这刺话,竟是没动怒,只瞥了个白眼,反言道:“俺家里外不是绝户,不似那旁的,没个带把的继承香火,又不像人潘家那样有本事招个女婿,待得哪天时候一到,两抔黄土,啧啧,哪里还有人记得你哟!”

  这罗姓两口是个倔姓,因着十来年前生了一个闺女后就没了动静,村里村外几家得过罗老汉骂的便常在背后管他家叫绝户。罗氏婆子此时被骂了短,火气只往心口窜,斥道:“赵家的,你指桑骂槐地说谁呢!俺家就是没儿子也比不得你家养了个败家子,哪天你家赵荣生撇了你娶了小的,看你还能这般咋呼不!”

  “呀!你个黑心的老糙婆子,咋这么阴损哇!自己下不出蛋来,就来诅咒我家的儿子,小心后背梁长了疮骨哟……”李氏哇哇地乱嚷嚷了一通,旁人倒也不怎的劝他们,只道是这两人谁也不会嘴上吃了亏,一边拿棍子打着衣服,一边竖着耳朵听笑着解闷。

  璧容自是不愿意听这些泼妇吵架,紧着手洗好了媳妇,就去拉了秀莲回去,秀莲本正看着李氏败了下风心中窃喜,见璧容来拉她,这才意犹未尽地挑了担子回去。

  晌午饭后,卖货郎霍老二来了西坪村,正在外面嚷嚷着兜生意,今天本不是他来收绣活的日子,好多妇人手懒,还没及得上做出些什么,看着别人换到了好些枚桐子儿,眼红的骂骂咧咧嘭的关上了门。

  秀莲也只没事时打了些结子,璧容平时看着天业描红的时候,倒是做了几多绢花,但布料只是一般红色米分色的素绢角料,原本是想给豆芽戴着玩的。

  霍老二倒是乐呵呵给了五文钱,只说道:“我这手里有些新的花样子,因跟你家是老主顾才特别跑了这趟,你们且趁着农闲绣些吧,十天以后我再来收。”

  秀莲拿过一看,竟是些鸳鸯、并蒂莲花之类的图样,还有些喜字边角的布料,到不同往日拿来的那些花花绿绿的,心下略一琢磨,便接机打听道:“哟,这是哪个大户家要办喜事啊?”

  “有镇上的,有县里的,也不是什么大户,真要是那大户也不会便宜给了我不是!”霍老二呵呵地打着马虎眼,秀莲暗自撇撇嘴,心道这老家伙嘴倒是真言。

  像霍老二这般走街串巷的货商,除了那些个妓院之外,倒是也有着不少别的主顾,赶上婚丧嫁娶便会从他这置办些穿戴用的,比之铺子里自是能省下不少银钱。当然有事赶上急活,像是布庄这样的大商铺也会私下经由他们这些卖货郎来让村里的一些巧妇帮着赶工。

  从霍老二拿了几个还算简易的花样子,取了做绣帕和枕套用的缎布料子,秀莲另有旁的打算,便又花了些银钱,买了几块较好的料子。

  霍老二还道:“怎的才拿了这么点的活,这可卖不了多少钱,且我十日后才来拿的!”

  秀莲直道:“俺家妯娌有了身子,家里活可不少呢,再说这玉米没多少日子也该收了,趁眼下跟俺家姐儿想歇歇呢!”

  霍老二歪着嘴说他们不会赚钱,眼下这么好的事儿都不懂把握,白白浪费了他的好心,闷闷地走了。

  待关上门,璧容才问秀莲:“怎的不拿些复杂的花样子,那样不是卖的贵些吗?”

  秀莲闪着眼神,眼睛溜溜地转着,一脸兴劲地说道:“贵又能贵了个几钱,咱们且取些简单的快些绣了,过几日跟着天旺去镇里赶集,到沈记布庄打听打听,我刚琢磨了半天,觉着这回霍老二弄的准是给潘家的,这些日子除了他们家可没那个大户在有喜了!再瞅这些花样子,除了那沈记布庄,还能有哪家做得出来,咱们若是能直接把东西卖给了沈记布庄,赚的可比这个要多上好些倍呢!”

  璧容听了连连点头,科可心下尚有疑问,便道:“这沈记布庄这么大,难道没有绣娘吗?”

  “有是有,不过他家是以染布织布为主的,成衣倒是不怎么好卖,绣娘自然也没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