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1章(1 / 2)





  “二婶,我只是,只是随便找了个花样子练练手……”

  此地无银三百两,恐怕说的就是这个了吧。

  璧容拿过那绣绷子,并蒂莲花尚且还在孕育之中,搭配着底下针脚零乱的一片绿叶,毫无预兆的,让她想起了当年的满翠。

  心里本就埋下种子的担忧这一瞬间彻底破土而出,总想着是巧合,可一个个巧合拼凑在了一起,事实便不用再猜了。

  璧容低头看了贞姐儿一眼,装作无意地说:“贞姐儿,你年纪还小,又肯下苦功夫,在二婶看来这自然是好的,只是有些东西毕竟还不到年纪,有时候只是别人的一句话,就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没有的说成有的……你自小在豪门世家长大,很多事情不必二婶多说,你也是明白的。”

  贞姐儿不是个愚的,虽然不知道璧容从哪里看出了矛头,可这话明显是字字说到了她的心上,双手不由得连连发颤,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嘴里连忙称是。

  多余的话也不需要她说了,璧容便笑着为她指出了针脚上的一些问题,并告诉今后再绣的时候要什么使用颜色诸如此类,贞姐儿谢着送走了璧容。

  前腿刚迈出秋芳斋,就见四奶奶迎面过来。

  “刚从贞姐儿出来,正打算去你那呢,得了,这下你自己拿了回去罢,省的我再跑。”说着叫夏堇把吃食给了四奶奶身边的一个丫鬟。

  四奶奶也没有客气,笑着接了过来。

  “咱们贞姐儿这一过了年,眼瞅着就成了大姑娘了,以前哪能想到那么个大大咧咧的皮猴子也能老老实实地待在房里怡情养性。”四奶奶似乎颇有感触地叹了口气。

  “女儿家外表再怎么调皮,心思总是细腻的,这话我不用多说,四弟妹最清楚不过了。”

  四奶奶见璧容接着贞姐儿调侃她,又羞又气,嗔怒地剜了她一眼,闷声道:“最初还以为是个老实的呢,谁知道一说话就现了原形!”

  两人呵呵地嬉笑了一通,便携手去了太夫人那,华妈妈出来说太夫人午饭后喝了安神茶,还没有醒。

  璧容便把吃食交给了她,和四奶奶一同退了出去,各自回了院子。

  正月那日,天气格外的好,戏台依旧摆在了平湖曲苑的静风堂,太夫人为了热闹特别恩准了各房有头有脸的几个丫鬟婆子也都坐下了一同听戏。

  大家聊着聊着就说起了初三那日唱的那出《还魂记》,有几个的婆子听奶奶们这么一提,便主动说道:“太太奶奶们有所不知,那唱柳梦梅的生角就是同辉社的台柱子章菊轩章老板,和那个唱旦角的韩老板都是京里响当当的人物。”

  “我看那生角模样长得比那唱旦角的还要俊俏些,啧啧,这京城里的人就是不一样。”说话的人是沈家的二姑小姐慧娘,因着元宵摆戏台,慧娘便和丈夫、儿子又多留了几日。

  那婆子见有人搭话,忙把肚子里知道的全吐了出来。

  “不过,奴婢听说,同辉社是在京里开罪了人,这才跑咱们这边赚银子来的。”

  “哦?京里的人?那可都是非富即贵的主儿。”四奶奶此时也来了精神。

  “听说……”

  那婆子正兴致勃勃地准备张嘴,却被一声娇喝吓了一跳。

  “哪里学来的这些背后嚼舌根子的毛病,这要我们听你说还是听台上唱!”

  大家的目光一下子全转向了对旁边桌子的贞姐儿,秀眉紧蹙,嘴唇微抿,身姿坐的笔直,稚嫩的容颜染上了一层不怒自威的寒霜。

  ☆、第62章 一箭三雕

  “哎呦,这是怎么闹的,不过是当玩笑话解解闷罢了,既是大小姐觉得她多嘴轰出去就是了,犯不着发这么大的脾气啊,快喝杯茶消消气吧。”四奶奶最先反应过来,忙笑着打破了气氛。

  四奶奶这一开口,方才说话的那个叫永福家的婆子立刻跪在了地上,赔罪道:“大小姐赎罪,都是奴婢这张烂嘴,没有把门的,胡说八道冲撞了大小姐,大小姐千万别气坏了身子,奴婢,奴婢自己掌嘴。”说着,永福家的还真就啪啪地扇起了自己的嘴巴,在寂静的屋子里显得刺耳极了。

  贞姐儿紧抿着嘴唇,脸上气得通红,冷哼了一声,坐回了凳子上。

  这时,门外有个穿深褐色棉袄的婆子进来禀道:“老太太,方才在外面逮着个叫胡六的小厮,奴婢见他鬼鬼祟祟的,怕冲撞了各位主子,就私自做主把他给绑了。”

  太夫人浑不在意地点点头,“恩,你做的很好,既是行为可疑,就派人好好审问。”

  那婆子依旧站在原地,犹豫着不知道该不该开口。

  “还有什么事?”

  “回老太太的话,那小厮,那小厮说是替主子来给小姐送东西的。”

  大奶奶一听愣了愣,半响才反应过来,厉声喝道:“周妈妈,这话你也相信?谁家的如此大胆,敢私自给小姐送东西!”

  周婆子抬头看了一眼,扑通一声跪在太夫人跟前,急促地解释道:“老太太明鉴,奴婢半个字也不敢欺瞒,那小厮确实说的是替同辉社的章菊轩章老板来还沈小姐的礼。”

  说着从袖子里拿出一条石青色的帕子,叠成四分之一大小的丝帕上赫然绣着两朵并蒂而开的米分色莲花,旁边还有毛笔写着的两行蝇头小楷:既非同路人,何必同路行。

  屋子里顿时死一般的沉静。

  ————————

  长案上的铜胎掐丝珐琅三鹤寿星香炉里燃着淡淡的紫沉香,轻烟冉冉升起,在寂静无声的屋子里悄然散去。

  太夫人倚在深紫色的大迎枕上闭眼沉思着,半响才沉声道:“叫永福家的进来说话。”

  “是。”华妈妈利索地从脚踏上站起来,出去叫了在门口站了半天的婆子。

  永福家的从静风堂出了事以后,就被太夫人叫了过来,此时已经冻了两个多时辰,浑身僵硬的要命,听见吩咐立刻缩着脖子跌跌撞撞地走进来。

  “今个儿你说的那些话,是何人指使的!”

  永福家的事先做了一堆准备,想着老太太定是想从她这里知道京里的秘闻,却没想一进门就被问了罪,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冤枉啊,老太太,奴婢冤枉啊!奴婢真的不知道会发生这种事!奴婢,奴婢当时是鬼附了身,才会想说这些个事给奶奶们找乐子,老太太,就是给奴婢一百个胆子,奴婢也不敢耍阴谋害大小姐啊!”

  太夫人仍旧闭着眼睛躺在软榻上,旁边的华妈妈坐在脚踏上用美人锤轻轻地敲着太夫人的腿。

  永福家的听着那啪啪的敲锤声,心里越发毛了起来,偷着抬眼看了华妈妈一眼,心道,这事情你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现在倒装起傻来了,真是只奸诈的老狐狸。如此想着,又对自己因为贪图那点银子的行为悔得肠子都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