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3章(1 / 2)





  阿胜猛地一掉脸,拿着空碗扭头便走。

  秋桐目瞪口地看着,在后面诶诶直喊,“你这人有没有点规矩啊,夫人还没你叫走呢。”

  “我又不是你们家的仆人,自然想走就走。”他也不回头,一边走一边说。

  秋桐这一听急了,指着他道:“嘿!你怎么不是我们家的仆人了,你可是二爷花了二十万两银子买回来的!”

  阿胜一听这话猛地站住了脚,又吭哧吭哧地走回来,气鼓鼓地反驳道:“我又没求着你们买,谁知道你们二爷脑子是不是有病,买个伙计回来!”

  “小时候我家养的那只母鸡每次下了蛋,我娘便把它拿到集市上去卖,有一回我问她能不能买一只公鸡回来留着孵小鸡,我娘听了便笑着跟我说很多东西不是你想留便能留得住的,就是下了小鸡早晚也还要拿去卖钱,不可能留在家里给我玩。”璧容这话接的驴唇不对马嘴,好像压根就没听见阿胜和秋桐的对话,一个人在这自言自语呢。

  “这一眨眼会试的日子没几个月了吧?”璧容问旁边的秋桐。

  秋桐点了点头。

  璧容继续道:“到时候各地赶考的考生一来,京城又要热闹了。有多少人十年寒窗苦读好容易博得一份功名,却难逃背井离乡之苦楚,更有甚者可能到死都没机会回去,一辈子的匆匆碌碌,到头来只得到了个客死他乡的命运,到底图的是什么呢?”

  “有人为了功名,有人为了利禄,有人为了光宗耀祖,有人为了造福百姓,这理由可多了去了,说都说不完。”秋桐道。

  璧容点点头,“是了,这天底下总会有些好官,心里惦念着有一天能回去光宗耀祖,能报答养育自己的家乡水土,即便一辈子再也回不去,可他能造福全天下的百姓,他的祖宗知道了也定会引以为荣。你说对吗?”璧容突然看向阿胜问道。

  “这一晃时候也不早了,也不知道二爷什么时候能回来,我看咱们还是不等了。”璧容带着秋桐除了院门,同铺子里的三掌柜打了个招呼,便上了马车回去了。

  只留下阿胜一个人坐在门槛上,若有所思的发着呆。

  晚上沈君佑回来,璧容叫三娘提前给他留了饭,放在灶上温着。

  倒了酒,璧容陪着他小酌了一杯。

  “今个儿下午我去了趟铺子,看了看阿胜,倒是挺悠闲,待在后院喂起了鸡。”璧容一边斟酒一边道,“他来了以后一直这样吗?刘大掌柜有没有给他安排职务?”

  “别急,他这个犟脾气,遇事得慢慢来。”

  “我原先确实有些中意他,想把他同夏堇说和说和。”璧容说着便叹了口气,“两个人当年一块跟在了我身边,这一晃秋桐孩子都一岁了,夏堇却还一直没有个归宿。性子软的她瞧不上眼,性子硬的又担心她那脾气日后受了委屈。原来觉着这个阿胜遇事圆滑,懂得察言观色,可没想到又是个固执认死理的。”璧容颇为无奈地摇了摇头。

  “试玉要烧七日满,辩才须待三年期,我倒觉得这孩子不错。至于说这固执,那得看是对什么事,对什么人,在我看来他是个忠心不二的人,值得重用。”沈君佑道。

  聊了一会儿便吹了灯烛上了炕。

  黑夜里总是有种未知的莫名恐惧会掀起人们的愁绪开始胡思乱想,患得患失。

  璧容翻身面向他,同他说起了在吴府遇见永安大公主的侍婢云碧的事情来。

  沈君佑蹙眉深思了片刻,后道:“此前有风声传广平侯在外面养了个外室,这个外室还给他生了个儿子……不过这个谣言并未传多久,就止住了,事后便再没人提起过。”

  不用再继续说下去,夫妻二人已经心中了然。

  “你说,大公主会不会……?”

  权贵家宅中的私事,有很多是不为人知,更是不能为人知的,何况对象还是荣宠眷顾的永安大公主,璧容想想,便有些后怕。

  “你就不要胡思理想了,且不说咱们只是一个小小的商人,没什么能让大公主忌惮的地方,想必她最不愿意见到的就是把事情闹大。”

  虽然沈君佑嘴上这样说,可璧容心里却越发不平静起来。

  这是来了京城以后,第一次彻夜未眠。

  ☆、第143章 御用大选

  “客官,截布?想要什么成色的?咱们铺子里都是京城最时兴的花样,远的不说,就说礼部侍郎吴大人家、光禄寺少卿冒大人家的夫人小姐们可都是在咱们铺子截布做衣服的。”

  阿胜满脸含笑正滔滔不绝地跟客人说着。

  沈君佑一踏进铺子,见到的就是这么一副场面。

  沈君佑眼中露出一抹惊讶,并未过去打搅,轻声去了铺子内堂。

  “前头怎么回事?这小子怎么开窍了?”沈君佑惊讶地问三掌柜。

  三掌柜也是满腹狐疑,“早上来了就这样了,一上午竟看他忙乎了,您别说,这小子倒真是能干,捡着最贵的样子卖,已经卖出去十五匹了。”

  沈君佑听了笑起来,对三掌柜道:“比我预想的要早上许多。”

  三掌柜没听懂,抬起头“嗯”了一声,沈君佑只是继续笑,并未解释这话的意思。

  过了一会儿阿胜风风火火地撩了帘子跑进来,见到三掌柜便道:“掌柜的,那匹水红色喜鹊登梅的妆花缎子还有没有?有个客人一口气要五匹。”

  三掌柜愣了愣,“没有了,最后一匹早上不是刚被你卖了。”

  “东西都不备全了,还开门做哪门子生意啊!”阿胜紧蹙着眉跺了跺脚,正要往外走,却被沈君佑拦住了。

  “这位客人家中可是要操办喜事?”沈君佑问他。

  阿胜点点头,“下个月他家的小女儿出嫁,这才打算买了最好的来给女儿做压箱的嫁妆。”

  “前些日子刚送来十匹洋红色双鹊衔绶的八幅妆花缎子,色泽、模样都不输于你说的那匹,鹊者以成对为好,口街挽结长绶,配以鲜花祥云,有永结同心之韵。那位客人既是为了应喜,想必会更喜欢“双”,你不妨同他说说。”沈君佑笑着看向阿胜。

  阿胜听了琢磨了一会儿,似是觉得有理,来不及告辞便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阿胜便回来了,冲着沈君佑便道:“东家好策略,我同那客官一说,他立马改了主意,我又与他说买五不如买六,喜事逢双,六六大顺,岁岁平安,结果那客人二话不说便买了六匹回去。”

  沈君佑听了赞道:“果然聪明,一点就通。”

  阿胜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