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2章(1 / 2)





  17.这一观点请参看吕思勉《秦汉史》。

  18.见《后汉书·郑兴传》。

  19.见《后汉书·儒林列传》。

  20.吕思勉《秦汉史》中说:谶文妖妄,岂有以中兴之主而真信之理?

  21.见《后汉书》之《梁冀传》和《李固传》。

  22.见《后汉书·逸民列传》。

  23.见《后汉书·党锢列传》。

  24.见《后汉书·皇甫嵩传》。

  25.这个解释请参看田昌五、安作璋《秦汉史》。

  26.见《后汉书·襄楷传》。

  27.关于道教的起源和演变过程,请参看范文澜《中国通史》、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28.其实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即已指出这一点,请参看。

  29.见《春秋纬·感精符》和《尚书纬·考灵曜》。

  书香门第【白鹰魅影】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

  作者:易中天

  曹操完全没有想到会在赤壁遭遇孙刘联军的抵抗,只好自己一把火烧了战船,退回北方。从此,南北划江而治,东汉帝国也分裂为三个独立王国:魏、蜀、吴。

  第一章 袁绍揭幕

  英俊潇洒的袁绍,原本是作为新世纪的揭幕人走上台前的。然而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正是由于他的引狼入室,不但把士族地主阶级的时代推迟了半个世纪,还让自己和众多的人变成了军阀。

  大开杀戒

  汉灵帝死后的洛阳,满城都是杀气。

  这是东汉王朝最后的岁月。用不了多久,首都洛阳就会变成一片火海和废墟,统一的大帝国也将在实际上不复存在。然而统治集团却浑然不觉。他们正忙于内讧,并用那满城的杀气来加速自己的灭亡。

  仇恨和杀戮是在外戚与宦官之间展开的,这当然不是第一次。实际上,从第四任皇帝刘肇算起,一部东汉宫廷史就差不多有半部是外戚与宦官的斗争史。

  这并不奇怪。我们知道,东汉十三个皇帝,有十个没活过四十岁,四个去世时没有儿子。继位的则有十一个不到二十岁,其中年龄最大的章帝十九岁,最小的殇帝不过百日,冲帝只有两岁,质帝只有八岁。1

  这就留下了两个问题。第一,先帝没有儿子,就只能到宗室藩王中找继承人。第二,天子不能亲政,就只能由太后临朝,外戚执政。这是吕后时期留下的传统。

  于是,汉和帝时,窦太后临朝,窦宪执政;汉安帝时,邓太后临朝,邓骘执政;北乡侯时,阎太后临朝,阎显执政;汉桓帝时,梁太后临朝,梁冀执政;汉灵帝时,窦太后临朝,窦武执政;少帝时,何太后临朝,何进执政。

  呵呵,六次太后临朝,六次外戚执政。

  外戚掌权,皇帝当然不高兴。所以,这些少年皇帝亲政以后,就要夺权。能帮忙的,则是宦官。宦官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帮着甚至代替皇帝杀外戚。比如阎显,便是宦官自作主张杀掉的,没汉顺帝什么事。

  汉灵帝时的外戚窦武,也为宦官矫诏所杀。2

  梁冀倒是被汉桓帝杀掉的,但整个过程惊心动魄。众所周知,梁冀是有名的跋扈将军。他和他的父亲梁商担任大将军二十四年,经历了三任皇帝。其中有两个皇帝是梁冀的妹夫,有两个为梁冀所立,一个为梁冀所杀。3

  不难想象,汉桓帝过的是什么日子。

  事实上桓帝那位梁皇后,跟她哥哥一样跋扈。皇帝喜欢哪个女人,皇后就把她毒死。因此熬到梁皇后去世,年满二十八岁仍不能亲政的汉桓帝决定动手。

  密谋却是在厕所里。

  汉桓帝把宦官唐衡叫进厕所问:诸位当中,有谁是跟外面那人搞不来的?

  唐衡说了单超等四个人的名字。

  汉桓帝又叫来单超,要他想办法灭了梁冀。

  单超说:办法不难,只怕陛下狐疑。

  汉桓帝说:奸臣胁国,罪该万死,除之何疑?4

  于是汉桓帝亲自上殿指挥,一面让尚书令守卫宫省看护符节,一面让近卫军包围梁府。结果梁冀夫妇自杀,梁氏家族全部斩首示众,门生故吏罢官三百多人,这才把政权从外戚手里夺了回来。

  桓帝以霹雳手段消灭梁冀有两个原因。第一,梁冀过于跋扈;第二,桓帝是宗室入主汉廷,与太后和外戚并无骨肉之亲。那么,灵帝去世后的形势也如此吗?

  不,两样。

  说起来汉灵帝还是蛮灵的。他活到三十四岁,还留下了两个儿子刘辩和刘协,哪里会有问题?

  何太后临朝,何进执政,也没问题。因为刘辩是何太后的亲儿子,何进的亲外甥。何况何太后与宦官的关系相当不错,刘辩也并无铲除何进之意。那么,为什么这一回动静会闹得更大,后果也更严重呢?

  因为袁绍掺和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