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7节(1 / 2)





  元清帝眸光微动,按照先前的经验,他做出了两种假设,一种太后也是穿越女,另一种,太后跟长乐和安王一样,不是穿越只是有金手指。

  但单听这一句,似乎是后者的可能性大些,太后若是穿越女,怎么会不清楚他的生母昭慈太后是什么人,往日太后对昭慈太后十分推崇,可以理解为碍于他,但现在听着,太后似乎是真心视他母亲为姐妹,比照皇后几人对他母亲的态度,太后似乎并不是穿越女。

  太后出身不高,民间选美时被选进宫,入宫时才虚十岁,跟诸多选来的秀女一道先养在行宫,而那时父皇还未继位,那一场采选是为了祖父神宗,然而还没等太后及笄,祖父便去了,于是自她这一届往后养在行宫的秀女便归给了父皇。

  父皇继位后迎了母亲进宫,除了有了封号的妃嫔,未临幸的采女和养在行宫的秀女大半都被他赐给了宗亲,太后属于少数,因为已经及笄,从行宫被送进宫内成了采女。

  后来父皇与母亲吵架,醉酒后临幸了她,又为了气母亲,封了她为美人,彼时元清帝才一岁,并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但按太后往常念叨的话来看,她原本吓坏了,以为母亲会对她怎样,没想到母亲善良亲厚,并没有责怪她,反而还为她跟父皇抱不平,自此太后便事事以母亲为先,对她万分推崇,所以母亲后来才会将他托付于太后。

  是以结合太后的心声来看,她似乎并非穿越女。

  元清帝便将对外的说辞说与太后听:“……叫母后担心了,是朕不是。”说着看了皇后一眼。

  皇后立刻上前挽起太后的胳膊:“母后放心,陛下确实并无大碍。”

  太后再三打量,见元清帝果真没事,终于结束了这个话题,也没有问刺客什么来历,涉及朝政有关的,她从来都小心翼翼。

  长乐公主挽起太后另一只胳膊,撒娇:“母后可算回来了,长乐好想母后。”

  长乐公主虽不是太后亲生,但却是她亲自养大,母女二人感情极好,太后去礼佛也是带了长乐公主一起去的,只是中途她要去江南,就先送了长乐公主回来。

  有皇后和长乐,很快气氛就热闹起来,太后兴致勃勃让人将她从江南带回来的礼物呈上来,分发给众人。

  至此一切都没有什么不对,元清帝越来越倾向太后并非穿越者,直到太后提起她在江南品尝的小吃。

  【……可比我当年的手艺差远了,想当年,唉,可惜自从到了这里,当上了太后,连厨房都不能进去了。】

  元清帝心里登时咯噔一下,目光微变,然后不动声色将话题朝吃食方面引导。

  “母后若喜欢江南菜品,朕便着人从江南招两个厨子来。”

  【招再多厨子也没用,没有辣子,没有辣子有什么用?没有辣子的菜能叫菜吗?唉,早知当初就多问问师傅了,就算不识字,也得弄清楚辣子怎么来的。】

  “朕还记得幼时母后为朕亲手炖的汤,至今念念不忘。”

  【那是,我师傅那可是做过御厨的,这道汤是他的独门手艺,从不外传。】

  得,不用再问,这肯定是穿越的了。

  元清帝不动声色,配合皇后和乐融融,等从慈明殿出来,转头便以穿越规律为由,叫皇后去试探。

  而很快,皇后就试探出了结果,太后果然是穿的,她来自民国。

  作者有话要说:

  出场人物介绍:

  民国穿来通晓厨艺的太后(太后:对这个没有辣子的世界,我很绝望。)

  以及,上一章关于改嫁的事忘了说,除了嫁妆法,宋朝女子是可以自由改嫁的,李清照大家都知道不用说,民间再嫁普遍,而且妇女有主动离婚权利。

  加上宋朝经济发达,产生了很多富婆,宋初两位宰相争娶一位寡妇被罢官的事应该也有很多小伙伴知道,感兴趣的可以看一看,其实古代很多事比小说精彩。

  第30章 端午┃可惜没有辣子。

  民国元清帝知道, 皇后跟他投诚的那一晚就跟他捋了一遍两个世界的历史, 他本以为穿越都是从现代, 没想到太后居然来自民国,但转念想起贵妃和太傅,就释然了。

  不过也麻木了, 连惊讶都是啊这样啊的感觉,毫无起伏。

  但有趣的是,太后竟然根本不知道昭慈皇太后是穿越的。

  皇后试探太后的方式很简单, 她直接拿了女报去找太后, 太后一瞧顿时傻眼了,报纸她知道啊, 香皂香水什么的她也知道啊,这不是她上辈子有的东西吗?

  震惊的太后当时就脱口而出了。

  皇后一听立刻惊讶状, 接下来不用说,大家开始互相交底了。

  然后就知道, 原来太后是从民国穿越来的。

  太后是在原身在行宫的最后一年穿越来的,原身吃东西噎岔了气,再睁开眼就换成了她, 她醒来差点再次噎死, 硬生生憋着气将东西抠了出来,自此多了一条命。

  太后穿越前是酒楼大师傅身边的学徒,大师傅祖上几代都是御厨,清灭后,家道中落, 到了如今的长安后世的西安定居,被请到酒楼里当了大厨,因为太后父亲在路上曾帮过他一把,在她父母去世后,见没有人收留她,便将她带到了身边收为徒弟。

  太后出身贫农,加上那个时代,没念过书,当了学徒后又整日待在后厨里,除了师傅教给她的厨艺,可谓大字不识,但在那个时代,能学到一门手艺已经是极好的了。

  谁知眼睛一闭一睁,就成了古代行宫里的小秀女,虽说年轻了三岁,但对于没有穿越这个概念的太后来说,可谓是不小的惊吓。

  等她还没适应过来,迷迷糊糊就被送进了宫,然后花了三年好不容易适应下来,又迷迷糊糊就被英宗给睡了,醒来她就吓傻了。

  满宫里谁不知道皇帝喜欢的是宸皇贵妃,什么皇后德妃贤妃在宸皇贵妃进宫后一个个都没了,当时她就吓白了脸。

  哪知皇贵妃推门进来,没有责怪她,反倒责怪了皇帝,哪怕皇帝封她做了美人也没有欺负她,倒是跟皇帝别扭冷战了好几日,然后太后就悟了,从此一心跟着皇贵妃走。

  事实证明她没有走错,当年阖宫上下十几个妃子,也就只有她和生了安王的谦太妃安稳到了今日。

  所以什么垂帘听政什么夺权的事就是让太后做,她也做不了,虽说到了大魏得了原身的记忆,识了字明了理,后来又拜师昭慈太后,早便脱离了文盲的范畴,但她对政事基本一窍不通。

  以往上朝都是强装出来的镇定,加上清朝那位太后的事民国谁人不知,更不敢揽权,生怕也害得大魏灭了国,巴不得元清帝赶紧亲政。

  因为大字不识,诗词歌赋更是不懂,所以太后从来没有怀疑过曾经的皇贵妃如今的昭慈太后是穿越的,她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穿越,一直以为自己是说书先生说的借尸还魂。

  所以她起初还以为皇后是跟她同一个时代来的人,等听皇后解释完,满满的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