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6节(1 / 2)





  元清帝也是头一回亲眼见,心中激荡,有这样的精兵,还有何愁!

  士兵动作整齐划一,变换队形,持盾持剑,互相比划,到底不是真正的战场,并没有太过激烈,但气势到位。

  紧跟着是骑兵,数千骑兵策马而来,一连串马术看的众人眼花缭乱。

  而且骑兵比步兵更有气势,万马奔腾,场面恢宏。

  与官员不同的,各国使臣更关注那些士兵身上穿的铠甲,手里拿的武器,但远远只能看到外表与以往见过的不同,具体效用不得而知,但既然能被大魏拿出来展示,想来定不会差,至少不会比以往那些差。

  一时心思各异。

  坐在轮椅上的刘愿倒是唯一一个纯粹看热闹的,还趁机朝元清帝眨眨眼打了个招呼。

  元清帝略无语。

  很快一列三台大炮被抬了上来,这才是这一次户外演习真正的目的。

  如今制造出来的大炮,是仿照穿越者世界历史上的红夷大炮而造,当然如今弃了这个名字,就叫大炮。

  邵岩和众匠人花费了半年精心造出来的,一次次尝试一次次改良,才有了如今的成果。

  也花费了不少钱,元清帝依靠香皂卫生纸和商场分红等挣来的钱,一半归国库还了修路的钱,一半用在了研制这些火器上。

  今日演习发射出去的,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不过当轰隆隆一声巨响,对面的山体被炸得四裂,众人目瞪口呆时,又觉得值了。

  一个个炮弹炸出去,山石碎裂,标记的山体被炸出了一个洞来,紧跟着地雷炸药火鸦……

  响声震彻山谷,犹如天降神雷,连地面都在震动。

  众人呆立当场,尤其各国使臣不寒而栗,甚至有人失手拿不稳望远镜,险些掉落在地上。

  元清帝揉捏着太阳穴,听着众人的心声,心情欢畅,连剧烈的头疼都可以忍耐。

  待一系列演习结束,数万精兵再次上场朝着元清帝的方向行军礼拜下,齐声高喝:“陛下万寿无疆!”

  声震九霄。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其实邵岩和梁才人才是穿越团体的第一对cp。

  第119章 上元

  如果说先前的阅兵是震撼, 那么这一回的演习则是切实的震慑了。

  等演习结束, 众使臣沉默, 甚至有些战战兢兢,看元清帝的目光都变了,恨不能立刻回国将这个消息告诉自己国家的王。

  数万精兵退下, 元清帝的头疼稍稍缓解了一些,朝众使臣道:“卿等远道而来一路辛苦,故朕打算设立外交部, 在大魏与诸国设立大使馆, 由各国派遣官员驻扎,卿等以为如何?”

  早早通了气的太傅立刻站出来:“陛下英明, 诸位使臣每年不远万里而来,跋山涉水实在辛苦, 如此一来便不用辛苦赶路,而各国也可互通政令。”

  如果在阅兵之前, 各国,别说辽国匈奴,就是交趾高丽等小国, 也不会同意让别国使臣长久驻扎在自己国家里, 如此一来岂不是让对方将自己国家的状况了解的清清楚楚。

  但眼下,看看对面被轰炸出一个大洞的山体,一时没有人站出来反对,却也没有立刻应声。

  刘愿眼珠子转了两下,扬声道:“陛下此举大善, 在下赞同!”

  这种刷好感的机会他当然要抓住。

  辽国其他使臣齐刷刷看向他,韩倬上前一步按住了他的肩膀,脸色微沉,示意他不要乱来。

  而使团负责人石坚擦了下冷汗,道:“回禀陛下,此事事关重大,在下无法做主,恳请陛下准许我等传信回国商议再做决定。”

  元清帝此刻心情极好,淡淡道:“自然,事关两国邦交,自该慎重对待。”他扫视各国使臣一眼,“此事并不强求,若有哪国不愿也无妨,不过一旦使馆建成,两国可以此开设榷场互市,朕保证,大魏境内凡千贯以下交易一律免税,且必要时驻外大使可对本国政令军事做解答,保证诸位即刻了解各国消息。”

  这一项才是最重要的,各国隔着山隔着水,彼此消息并不互通,便导致了互判有误,尤其对小国来说,如果能知道对方的真实情况,便不用小心忌惮,魏辽匈奴也一样。

  虽然暴露了本国的消息,但同时换取了它国的消息,并不亏。

  且这个它国不单只是大魏。

  各国都不傻,一旦大魏开了头,其它国家自然也会有样学样,互相建立使馆,如此一来,很快就会整个将亚洲串联起来。

  元清帝最终想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各国使臣闻言果然有了意动,只是这件事不是他们能轻易决定的,元清帝也不着急,给了半个月的期限,叫他们去商议。

  至于离得远的几个国家,譬如天竺大食等使臣互相看看,没有吭声,他们里面有不少并不是真正的使臣,只是来大魏经商的商人,趁着这个时候来蹭赏赐罢了。

  虽然心有意动,但他们还没有能力应下这件事,于是犹犹豫豫,竟是没有人提出抗议半个月太短,毕竟一旦放宽了时限,也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得想办法回去联系到国王,然而他们根本无法保证能够做到。

  元清帝早就知道了这些人的真实身份,这种事历年都有不少,碍于元旦,一般都忍了下来,他这一回想要设立大使馆,也是为了让使团正规化,防止以后再有它国人来借此凑热闹。

  眼下他看重的是大魏周边的国家,这些较远的可以先放一放,等使馆建立起来互通了有无,他们看到益处,自然会主动前来。

  使馆的事暂且放到一边,很快到了十五上元节,是大魏极其重要的节日之一,从十二日开始,整个长安城便忙碌了起来,各家各店扎起了花灯。

  为了保证行路顺畅,元清帝特意吩咐交通局对今年的花灯摆放进行了规定,并且划分出了专门的区域。

  如今稍微有些钱的人家或者店家,都购买水泥铺了地,甚至学着吉祥百货,在门口搞起了促销喊话。

  一时间长安城那些无父无母的孩童也找到了活计,平安度过了这个冬日,不再像往年那样冻死饿死。

  等慈幼局建立起来,这样的悲剧便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