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节(1 / 2)





  如果当初的香菱有这般能耐,怎么会沦落到拐子手里,只是要让她真的承认错认了人,偏又心有不甘。

  宋辞没理会薛大姑娘内心的纠结,和几位姑娘一直说笑玩闹着。

  等到吃晌饭时,平儿姑娘替二奶奶过来传话,说是老太太让姑娘们自用,不必过去了。

  林黛玉抓住平儿不放,“你来的正好,刚巧从家里带了些稀罕物,你帮着给收拾收拾,做好了送来好让我们下酒吃。”

  这时有两个婆子抬上来一个沉甸甸的大筐,平儿姑娘上前掀开一看,惊道:“好稀罕的物件,哪里来的?”

  几位姑娘一听她的话全都围了上来,看见筐子里满满堆着许多长着长螯、通体带着彩色斑纹的海物,一个个张牙舞爪的想要从筐子里爬出来。

  “这就要问我的好姐姐了,”林妹妹拉着宋辞,抿嘴笑道:“早上她才往家里送了一筐,我还没尝着味儿就过来了,所以必得在你这儿吃顿饱的才行。”

  宋辞抓起一只大龙虾给姑娘们挨个看了看,“这是海外番邦的特产,又叫做鳌虾,味道比本土的虾蟹鲜多了,不论是清蒸或是红烧都行。”

  “这么难得的东西,姑娘们倒不好独享了。”

  李纨冲着平儿说道:“不如有我做主,给老太太那儿送去一半,剩下的再由姑娘们享用如何?”

  三春默不作声,林妹妹看了眼宋辞,见她并不反对才说道:“既如此,我们客随主便,只等着吃席就是了。”

  一行人说说笑笑去了花园,刚围着桌子坐好,就有小丫鬟摆了许多盘新鲜茶果上来。

  宋辞拈起茶饼尝了尝,味道比老店卖的强多了,忍不住就着香茗多吃了两块。

  贾探春看着笑道:“甄姐姐不留着肚子吃席,反倒吃起这个来了。”

  史湘云也跟着取笑道:“可能甄家姐姐吃惯了鳌虾,反倒没吃过府里的茶饼吧!”

  见宋辞煞有其事的点点头,连最腼腆的贾迎春都笑了。

  说话间一股浓郁的香气顺着微风扑面而来,年纪最小的惜春站起身望着远处提着食盒过来的婆子说道:“了不得,这也太香了点,我光闻着就饿得不行。”

  稍后婆子上来将鳌虾三吃摆上,又添了许多下酒小食,才堆着笑说道:“平姑娘说,让姑娘们悠着点,别喝急了酒再上头。”

  李纨冲她摆摆手,“放心吧,有我看着她们呢。”

  贾宝玉吃了一口雪白的虾肉,“老太太和太太可用了饭?风姐姐也吃上了?”

  婆子赶紧回道:“老太太那面快开席了,宁府珍大爷先前也赶来了。”

  李纨点点头,让婆子自去忙。

  贾惜春边吃边问道:“好端端的大哥哥过来做什么?”

  “谁知道呢,也许是和你一样闻着香味了吧!”史湘云徒手拿着一块鳌足掰开,沾着盘子里的汁水吃。

  薛宝钗吃着菜,面上一言不发,心里却无端想着,如果不是哥哥出了事,恐怕自己也能接到宫里的好消息吧,妈是不是也会喜得大开宴席……

  想到这里,她不由自主地朝着宋辞看了一眼,默默垂下了头。

  荣庆堂正厅

  史太君倚在榻上,手底下坐着的老爷太太还有宁府特意赶过来的贾珍、贾蓉父子脸上均是喜气洋洋。

  放下茶碗,贾珍眉飞色舞地说道:“咱们府上眼看就要出位娘娘了!”

  贾政稳稳坐着不动,“这话说得太早了些。”

  站在父亲身后的贾蓉跟着嬉皮笑脸地说道:“圣人都多大年纪了,这还不是早晚的事儿。”

  贾珍一拍桌子,冲儿子骂道:“长辈们说话,哪有你插嘴的道理,滚门外边候着去!”

  贾蓉不敢反驳,低头应了声出去了。

  王熙凤笑着劝道:“大哥哥何必气恼,蓉儿也是好意。”

  贾母叹了口气,“他小孩子家家不知轻重,这样的话可不能再说了。大姑娘好容易有了今天,也不差多等几年。家里原本就欠她一份嫁妆,正该好好准备起来才对。”

  “老太太说的是,”王夫人随后问道:“只是元春位分在那,若是送多了只怕碍着太子妃的眼。”

  邢夫人生怕婆婆为着二房把府里掏空了,赶紧说道:“二太太说的对,元春新进门,还是安分守己些好。”

  贾母拿眼角斜了她一眼,冷哼一声,“大件的摆设不能有,银票也不能用了?元春在宫里本就艰难,你们还一个个给她拖后腿,眼睛只盯着那点浅薄的东西,她若不好你们能有什么好?”

  邢夫人低着头挨训,手里的帕子都快扯碎了。

  王夫人也不知想到了什么眼圈微红,旁边的薛姨妈拍了拍姐姐的手,冲还在生气的贾母说道:“老太太,府上出了这样的喜事,我们做亲戚的也没什么可能为的,只有出五万两银子,权当是沾沾喜气。”

  史太君闻言笑了起来,“姨太太有这样的心就是好的,比那些不知事的强。”

  贾珍紧跟着说道:“我们府里也出五万两银子,给格格填妆。”

  贾赦见躲不过去,只得许出三万两银子来,把邢夫人疼得不行。

  史太君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公中出五万两银子外加一些精巧的首饰顽器,我再格外从私房里给元丫头填上五万两,也省得寒了孩子的心。”

  王夫人站起身含泪说道:“我替元春谢谢老太太。”

  王熙凤见这一会子功夫两府就为大姑娘积起了数十万两的嫁妆,忍不住含酸叹道:“哎呦呦,只恨我没投生成老太太的亲孙女,遇上这样的好事儿,也只能干看着了!”

  贾母笑得几乎岔了气儿,对身边的大丫鬟指派道:“鸳鸯,待会在席上替我好好灌你二奶奶几杯酒,省得她光想着在一边躲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