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9节(1 / 2)





  锦绣掀帘看,但见天地之间,银花珠树,昆玉楼台,一片煞白。大街虽是冷清,但到底有那商门市井小贩诸人穿梭来往。女人,几乎是没见出门的。或者,那等市井婆子三姑六婆倒是不甚其多,然而,像她这种宦门贵胄的闺秀良家妇女,却是基本见不到一个。

  自己,确实是个另类。

  有人群对着她的轿子指指点点。锦绣冷笑,不自觉高抬起下巴,翘起了嘴角,因为她以为,那些路人指指点点的,准是那句:“看!那个骚/货狐狸精又招招摇摇出来了!闹那么大个事情,也不知避讳避讳!”

  她索性一下轿,从春儿手里接了油伞,准备再大肆出“风头”一番,她让他们去说——

  然而,半晌过后,方知那些人手中指指点点的,却是:“诶!谁家府邸的轿子!怕是三品以上官员才坐得起的吧?”

  原来,于市井小民而言,宦门贵胄那些流言八卦并不是他们最为关心的话题。

  他们所关心的,不过是,“米凭转斗接青黄,加一钱多幸已偿。”

  ——是生与存,富与贵,贫与贱。

  锦绣,还不能成为这些人的生活主流话题。他们压根儿就不认识她。

  锦绣撑着油伞一步步逛过走过那些小摊和人群。

  忽然,她开始想:这么二十年来,她从她母亲那儿所深受的教诲到底是对?还是不对?

  母亲告诉了她一个个时下女人连想敢都不敢想的新鲜词汇:民主,平等,自由,个性,理想与自我幸福的解脱与放逐……以及,在当时世下很多女人听了立马会投河跳江的两个字:“女权”。

  一个人的“权利”,尤其是,作为一个“女人”的权利。

  母亲恨孔孟,她说她曾毫不犹豫推翻过“孔子庙”;母亲更恨朱老夫子,她说要不是朱熹这个老王八、老不死,女人的脚,可以迈得更长,更广阔,更远。

  可是,锦绣的母亲却没有告诉过锦绣,这一切切的自由、个性,民主、放飞解脱之外,作为一个真真正正独立自由的人,尤其是,真真正正独立自由的女人,她与整个当下的世态,风俗,人情,究竟该如何界定她与它们的关系?与整个世态、与她的相公,她的家宅……种种,种种。

  就那么想了一路。

  想得有些头疼。

  一个小男童,忽然地,面红耳赤,走近了锦绣,语气动作有礼有貌地。

  “请问小娘子,能劳烦您让一让,在下有急事需要处理,谢谢您了!”

  多么老气横秋的态势!如果不是时光如此逼真贴切,锦绣几乎要怀疑,这,简直就是卢信良的幼年版本。

  那个小男童,唇红齿白,面若傅粉,看上去仅有九岁左右样子。穿的是白蓝朱子深衣,顶带幞头,典型的小书呆子打扮。刚开始,锦绣听不懂他在讲什么,尔后,一看,才发现,这小书呆子原本捧了一大撂书籍,但大概跑路太急,那一大撂一大撂的书,就那么七零散落散在地上。锦绣的脚下,刚刚踩了一本。所以,他又对锦绣拱了拱手,很是有礼有貌,非常庄重大体地:“小娘子,您踩到我的书了,能劳驾您让一让吗?”

  锦绣觉得这小男童非常有意思,便帮他捡起来。

  “诶?《朱子》?《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锦绣娘以前痛恨并不让她看的书籍,这里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