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7节(1 / 2)





  “对了啊!二儿媳妇……你有没有听过你相公小时候偷跑去池塘里洗澡的事?”

  卢老太太像是停不下来,一说起儿子童幼年那些好玩趣事,两眼发着光。脸也红润了,精神气也来了。

  锦绣就说,没有啊,娘再讲讲。“嗯咳”一声,卢老太太极力忍住笑,她又讲起来。

  原来,小时候六岁上,她的大儿子尚在,也就是卢信良的胞兄卢信实还没过世,两兄弟感情好,但还是忍不住偶尔拌拌嘴,吵吵架。那卢信良其实并非个省油的灯,小时候,也很调皮。番柿地后面有个水塘,向来很深。夏天一热,他就热不在脱了个精光偷偷摸摸跑去洗澡。而他的兄长卢信实呢,到底年长一些,怕那水深不小心给兄弟淹了,就去拽。但每一次,死拉活拽,就是拽不回来。索性干脆有一次,这卢信实气极,那小兄弟卢信良把衣服裤子脱了个精光,刚跳去一洗,他就偷偷地,悄不作声儿地,把对方的衣服裤子一拿走……

  锦绣感觉真的快要笑岔了气:“那后来呢?后来呢?”

  “呵呵!这后来啊!只得夹着两细腿,摘几片叶子把该遮的地方遮着,趁着夜黑无人,又羞又臊,贼一样偷偷跑进他二哥的书房里呗!”

  就这样,卢老太太的讲解中,也伴着侍立在侧的丫鬟婆子忍不住哈哈笑声中,有关卢信良幼年之时的那些糗事、荒唐事、尴尬事……便源源不断,一次一次冒进锦绣的耳朵里。

  锦绣实在难以想象,她的那正儿八经、总是一脸刻板迂儒呆气十足的丈夫卢信良,居然小时候这么皮?

  没法想象,她的那个总是一脸庄重得体、处处透着斯文礼节的相公卢信良,小时候,把裤子衣服脱了,跳进水塘里洗澡,最后又被他大兄长捉弄,只得夹着那羞人的地方、一路偷跑回屋是个什么画面场景?

  锦绣越想,越要笑个肚子疼。“咦?不对啊?”她忽然想起什么:“这、这是他吗?”脑子里有疑问。

  怎么说得……怎么说得就跟两个人似的?

  刚还一脸笑意满满的卢老太太,忽然,帕子抽出来再轻点了点嘴角,没由来地,她长叹了一气:“唉!要说我这傻儿子,小时候,倒还真的憨憨调皮,要不是那件事儿——”

  锦绣耳朵一敏:“——嗯?”那件事?

  卢老太太摆摆手,没有多说什么。用了午膳过后。“诶!娘啊!娘!”锦绣忽然问:“你今儿中午说的那件事,到底是指什么事儿啊?”锦绣脸上笑吟吟地,一脸的好学求问。彼时,卢老太太正在给西头卧室里的一盆兰花浇水。还没开花的营草春兰,就摆在梳妆台斜对面的靠西墙架几上,盆套是淡青的瓷套盆。阳光斜打过来。卢老太太手拿着小铜洒水壶。立在那儿,穿一件老气横秋的马面裙子。脸上很平和,也很寡淡乏味。

  “呵!你听听也好!”卢老太太放下水壶,转过身,任由锦绣拉着坐下。“那是好多年的事情了,当时,咱们这汝贤也不过七岁……”

  卢老太太轻叹了一气。然后,锦绣又听见了一个有关她相公卢信良年少时的故事。

  而那个故事,经卢老太太嘴里一讲,既说不上沉重,又说不上哀凉,锦绣听了,只是胸口微微地有些发酸与窒息。一时间,总算有些理解他了!理解卢信良这么些年的那些向往、追求和执着……

  若干年前,卢信良当时只有七岁。他父亲卢世瑜是督察院的一名右佥都御史。因一次监察赈灾调往某地,一家老小都跟随前去。那是一个大旱过后、饥民相食的苦难之地。一路之上,饿殍满路,食草根的食草根,剥树皮的剥树皮。终于,走到一人流熙攘的菜市茅棚,忽然,一阵磨刀霍霍,有屠户两人,一边磨刀,一边眼神呆滞无精打采地问:

  “你是自家吃?还是卖与他人?”

  茅棚边围了很多人。提的提篮,挑的挑担,一个个衣衫褴褛,瘦骨伶仃。

  “是,是想换点银子买点米和盐……”

  这就是“菜人市场”了!所谓的“菜人”,又叫“两脚羊”。具体什么个意思,当时的仅有几岁的卢信良自然哪里知晓。一家子,摇摇晃晃就那样坐在一辆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牛车上,卢信良还没来得及看,没来得及听,没来得及问,眼睛,骤然被自己的父亲和兄长急忙捂住。

  “走,快点走!老刘啊!把车赶快点!赶快点!”

  卢信良至今都无法忘记眼睛被蒙上的那一瞬间,他父亲的声音,二兄长卢信实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