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6章(1 / 2)





  知言泪眼朦胧看向孟焕之,两人相视一笑。

  轻这一笑,屋内不再哭声连连,气氛也便活跃起来,缓过劲,知言同孟焕之方才正式跪拜祖父母。

  受了他们的大礼,又摆过饭,秦敏招呼男丁们都到外院说话,临起身时对老妻戏语:“知言越活越小,今晚是赖定你了,老夫只好到书房将就一晚。”

  方太君正拉着孙女瞧不够,听言摆手道:“去罢,你也拉上个人做伴,免得又埋怨我们祖孙冷落你。”

  秦敏带笑离去,来时知言未曾注意,现瞧着老狐狸的背影略佝偻,脚下拖拉抬不起步履,心时很不是滋味。再回首细看方太君,她也老了许多,浑身瘦弱,比之前要更孱弱。

  “老祖宗,你还好吗?”回来有半日,知言总算说出一句正常的话。

  “好!”方太君的语气格外重,“我吃得好,睡得也好,离了你们姐妹,也没了心事,想着还能多活两年。”

  屋内众女眷应景地笑了,小十三知媛怀里抱着一只黄花狸老猫让知言看,“九姐姐,还记得阿福吗?”

  活了二十年的老猫世上罕见,阿福双眼浑浊,身上的毛也变得稀稀拉拉,即使它老成这样,闻见知言身上的味道,依是打了个呌嗦,象征性的抗议了一声,也是虚弱无力。

  方太君指着阿福道:“它比我都要舒服,真正做着老封君,平日里有一个丫头专门照看。”

  几位婶娘和嫂嫂说笑了几句,见天也晚了,都告辞离去,留下知言陪着方太君。

  老人年事已高,没说几句话呵欠连天,服侍着她睡下,知言也吹灭了灯躺下。方才借着烛火,她看得真切,老人躺在被中只占一小块,伸手摸索向身边的人从上到下,摩挲着方太君松驰的手背,手心柔软一如她记忆中一般。

  静夜之中,偎在热坑上,虽也是劳乏了数日,知言全无睡意。

  接下来的日子,她无一刻空闲,同各房的姐妹、嫂嫂、弟妹闲话叙旧,分说各自的经历,姐妹们在一起说得最多的便是‘不如,咱们亲上做亲,结个儿女亲家。’

  全都让知言给婉拒了,一来她不赞成近亲结婚,二来孩子们还小,在她的观念中不想让两个儿子十来岁就成亲,何况她家意儿成天在背后嘀咕千万不能答应众姨娘和舅母,他要自个挑媳妇。

  意儿来得早,被一波结亲热潮轮番轰炸过,晓得大家的热情有多高,生怕娘亲和爹爹心软应下,早早在打预防针。

  意儿不成,思儿大家更不考虑,皇长子铁定会被封为太子,太子身边的伴读侍从的婚姻恐由不得各家的父母,天子要为儿子聚拢人气,这些伴读们是最好的联姻工具。

  如此一想,知言更强烈的想让意儿活得肆意自在。

  见她态度明了,姐妹、嫂嫂们不再提结亲的话,转而说及其他。都是女人聚在一起,闲言碎语几天几夜也说不完。若谈得晚了,她们胡乱在哪个姐妹的房里挤着睡,联床夜话,相互揭短小时候出的糗事,往往到了下半夜才睡着。

  至了秦敏寿辰的正日子,一众女眷个个顶着乌鸡眼,敷了轻粉遮掩,穿上新制的衣裳,梳头插上华贵的头饰,桃李秋芳,各有千秋。

  聚到一起磕头时,瞧着兄弟们与众女婿也没好到哪里去,个个眼窝深陷。他们也都禀烛夜话,男人们要谈经济仕途官场玄妙,凑到一起比女人们都要事非,说东家长西家短,那个御史好说话,那个官吏难缠,整个一个官场心得大讨论,不忙才怪。

  秦家老宅虽然经过扩建,总是不及京中首辅府,平时不显,家中儿女聚齐上百口人,屋内逼冗拥挤,除了秦敏与方太君及几位老爷、太太,其余人站着都觉得挤。

  在院中摆了团垫,分成几波磕过头,齐贺:“祝父亲(祖父、外祖父、曾祖父、曾外祖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齐亮的声音响彻秦家川,秦敏坐在上首抚须含笑,挥手道:“都坐,都坐。”

  他的儿子中少了二子秦松,孙辈中秦晓、秦时也都不在,一个半瘫数年后没了,另一个死于*,孙女中知琴早夭,知恬远嫁异邦今生不得归宁。

  人多的时候,秦敏更能想起不在的儿孙,是他太长寿折了儿孙的福?还是生死由命,凡人无力回天?

  “老朽已到八十耄耋之年,一生碌碌,无为亦无功,最令老夫欣慰是你们,个个后生可畏。”秦敏举起杯樽,起身道:“来,满饮此杯,不贺老夫寿辰,贺秦氏兴盛人丁繁茂,再贺你们兄弟齐心利可断金。”

  院中摆满了酒席,只闻杯盏相碰之声,两杯已都共饮。

  “第三杯”,秦敏顿了顿,笑容可掬搀扶起方太君,同她轻碰杯,语气轻轻:“请夫人共饮。”

  方太君颤颤巍巍站起,拿着酒杯轻嗔:“你这死老头子,自个的好日子,拉我出来做甚。”

  知言做怪来一句:“贺祖父和祖母伉俪情深,白头到老。”

  家里人没有哄笑她出怪点子,亦也恭贺道:“贺祖父和祖母伉俪情深相偕白头。”

  声音齐落,方太君扶着身边的双福乐不可支,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她拿杯与秦敏相敬:“请夫君满饮此杯。”

  相携近一甲子,从方家如歆到秦方氏,再到方太君,一生至此也圆满。她做了当下世间女子该做的事,替丈夫纳妾,帮他养庶子女,后来又照看庶出的孙子孙女们。百仞成钢,温情胜于严酷,方如歆令世人艳羡称赞,回首一看无愧于心。

  饮下陈酿,秦敏轻道:“多谢!”

  方太君含泪颔首,携了他的手相看无言。

  ☆、218|第 218 章

  短暂的团聚过后即是分离,秦敏寿日过后第三日,各路人马陆续开拔离开秦家川。

  秦昭、秦明、秦晔及秦晖都要回任上,带着妻小先行告辞。九郎略多住了几日,也同京中人马结伴走内陆,辗转再从燕京回牢关,军务在身,冬季里偏偏是北边重防之时,他不敢大意。

  五老爷秦林带着十三爷秦晨也回了豫地,同行还带走几大车陇地特产。秦家孙辈中,十三爷秦晨也是一个异类,抓周宴上抓了小算盘,自打进学看见书本就头疼,抽空溜到集市上与小商贩们谈得契机。

  五老爷试了多少法子都不能让儿子改正,后来写信问过老狐狸后,也信由秦晨发挥特长,允他弃文从商。

  各个孙女也同自己的夫君归家的归家,上任的上任,刹时散了个一干二净。

  短短三五日,挤满秦敏、秦效两处宅院的人所剩无己,留下致仕回乡侍奉双亲的秦枫夫妇、四房一家子、知书同七爷秦晌,其余人如知言、知画、秦昌同住上几日也是要离开的。

  孟焕之来陇地也不全是为了给秦敏贺寿,他还有公务在身,寿筵次日即去了金城州府衙门,倒让知言与祖父母可以多呆两日,镇日无事赖在正屋里同他们说笑,意儿不时进出,嘴里又念叨不停他的十二舅舅与苏家哥哥。

  这孩子,见了谁都说欢喜,若说他心里没主见吧,主意可正了;若说他做事有章法吧,思维跳跃根本抓不住。

  老狐狸都半真半假戏语,意儿比秦昌小时候都要难管,想想长到半大小子时节的小鬼头,知言头大如斗。

  经过打磨后的秦昌沉稳内敛,闷在书房里不是研究他的图稿,就在苦读经史,他准备明年春闱下场应试,放了许久的科考文章还是要拾起来。

  那年,意儿周岁时一次偶然机会,让秦昌与擅做木工活的二宝相遇,天才与天才相加,功效乘以数倍。他两人在南边数年,琢磨建造出大海船,改造了农田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