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章另辟蹊径的结论(1 / 2)





  “如果要我说,我会说,你是完美主义者。”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一朵红云飞到了孔祥云的脸颊之上,“其实你错了,我不是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摇摆者,我也算是半个完美主义者。再透露给你一个消息,李颜红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完美主义者的最大特点是追求完美。

  但偏偏世界并不完美,所以完美主义者一生中都为了完美而孜孜以求。他们追求百分之百的完美,从小到一部手机没有一丝瑕疵,大到一个庞大计划没有一丝漏洞,他们非常仔细地注意每一件事物的细微之处,往往会达到吹毛求疵的地步。

  由于他们的这种态度,让他们在为人处事时显得十分严谨,也让他们严以律己,同时,也严以待人。

  何方远并不否认孔祥云对他所下的结论,从不追随三剑客而留在立化,再从留在立化之后,不满足于现状,一心想跳出立化自主创业,再到改变了主意,想要上演一出管理者收购的大戏,再到风云突变,管理者收购因为李丛林的横插一手而扑朔迷离,不管道路怎样曲折漫长,他始终不变的是一颗追求完美的心,说他是完美主义者,也算是恰如其分了。

  但何方远又得承认,他其实不算是一个真正的完美主义者,因为他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过分追求完美,往往是自寻烦恼。就如面对乔国界一变再变的想法,他从坚持要从立化跳出自主创业,到后来又想完成管理者收购的壮举,再到管理者收购从一开始的受阻,眼见没有希望时,又重新见到希望,此时的他,心境忽然变得平静了许多。

  因为他知道,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之后,不管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他都不再是以前任人摆布的何方远了,他已经拥有了和乔国界谈判的资本,也拥有了和李丛林讨价还价的资格,而且,他还拥有了和李颜红面对面的又一次机会。

  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可以和李颜红面对面对话,而且还是第二次对话。

  当然,必须感谢孔祥云在其中所起到的关键的促进作用。不得不说,当年年少时种下的种子,到现在,已经长成了一棵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

  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一天参天大树还会结下幸福的果实。

  “李颜红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何方远对孔祥云为李颜红所下的结论大感意外,在他看来,李颜红应该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才对,而马匀则是理想主义者,“不对吧,我认为,国内互联网的大亨中,只有乔国界一人是完美主义者。”

  乔国界在过去的十年中,投资了140多个项目,几乎无一成功。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乔国界过于追求完美,在项目稍不满意时就浅尝辄止强行中断。

  “你还是没有我更了解李颜红。”孔祥云的目光望向了窗外,她的眉如黛眼如星,在阳光下晶莹地闪动,“表面上看,技术出身的李颜红是一个技术控,相信科技可以改变世界,但实际上,他骨子里却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你肯定知道李颜红现在的座驾是奔驰s600,但你肯定不知道在奔驰s600之前,李颜红还有过两辆车,2005年之前是宝马,2005年之后是奥迪a8,也就是说,bba三大豪车,从宝马到奥迪再到奔驰,他全部拥有过了。”

  三大豪车,每一个品牌都尝试一下,确实符合完美主义者的特征——总是孜孜不倦地追求完美,从宝马的操控再到奥迪的中庸,最后回归到了奔驰的舒适,李颜红的选车之路,也是他逐渐成熟并且稳重的心路历程。

  同字如其人道理相同的是,对汽车的选择,也是一个人性格的外在流露。

  既然要和李颜红再次面对面,并且有可能上演一场十分艰难的讨价还价,那么提前了解李颜红的为人和性格,不但有必要,而且有助于他在面对李颜红时,不会怯场,也不会被李颜红的出招打得没有还手之力。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尽管说来,何方远对李颜红并不算陌生,从方方面面也了解到了不少李颜红为人处事的故事,但有些故事只是轶闻,而且也有可能是外界的渲染和夸大,会失真。

  一个人喜欢什么汽车,却是内心最真实的审美观的体现,不会失真。比如乔国界就喜欢a8,因为乔国界喜欢外界将他解读为互联网的传统新锐,有家室、不开快车并且追求安稳低调的奢华。

  虽然平常喜欢汽车,也研究过豪车,但何方远还真不知道李颜红居然从宝马到奥迪再到奔驰,全部买了一个遍,不得不说,孔祥云的这个消息对他进一步了解李颜红的为人,大有用处。

  没想到,孔祥云对三巨头另辟蹊径的了解,倒也很有借鉴意义,何方远一时好奇:“那么你是不是也知道大马哥和小马哥都开的是什么车?”

  蓝妺虽然也有一辆沃尔沃,但显然蓝妺不如孔祥云懂车,一个出身富贵之家的女孩,并且同时拥有两辆以上豪华汽车的富家千金,一般情况下对汽车的认知仅限于认知度高的品牌和外观,是外观控,对于汽车内在的品牌文化和性格,基本上一无所知。

  难得孔祥云对汽车也大有兴趣,何方远的谈兴就越来越浓了。

  “那还用说。”孔祥云俏皮地嘻嘻一笑,拢了拢头,“以大马哥天马行空的行事风格,你肯定会认为大马哥的车会是很小众或是很个性的品牌,比如玛莎拉蒂或是帕加尼,错了,大马哥的车是一辆7系宝马,而且还是最普通的款式,不是顶配。”

  “其实,我早就猜到了大马哥的车会是宝马。”何方远既为孔祥云对汽车的了解而赞赏,又为她明是谈车其实是暗借谈车和他讨论三巨头的为人,让他更好地看清未来的方向而心生感动,和蓝妺相比,在职场上久经历练的孔祥云更有含蓄的智慧和识人的本领。

  “骗人吧?你怎么会知道?你怎么可能知道?”孔祥云笑意盈盈,她嘴上说不信,其实眼神之中流露出来的却是浅浅的欢喜。

  “我怎么可能不知道?”何方远意味深长地笑了,孔祥云的笑,还是十几年前他初见她时的笑,那么清澈那么纯真,谁说人生不能如初见?

  “早在我知道当年大马哥在偷井盖事件上的表现时,我就断定,大马哥是一个既理想又现实的人。其实在理想主义和现实之间摇摆的人不是小马哥,而是大马哥。”

  “什么偷井盖事件上?”孔祥云没有听过大马哥的这一件轶闻。

  何方远忽然沉默了,当时他向众人讲起大马哥的这一件轶闻时,听众是梅荏苒、徐子棋、范记安等人,现在却已经物是人非,梅荏苒芳踪杳杳。

  “大马哥在创业初期,经常骑一辆大二八自行车在杭州的街头流窜,有一天晚上他回来晚了,路过一个昏黄的路段时,发现有几个人在偷井盖,他见几个人人高马大,没敢管,就骑了过去,觉得不甘心,又绕了回来,本想喊住对方,一想对方人多势众,他一个人打不过,就算好了一个安全的距离,一只脚支在地上,一只脚踩住车蹬子,做好了随时跑路的准备,才大声冲偷井盖的人喊了一声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