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5节(1 / 2)





  他问太傅:“可是朝臣们都听太后的,朕要如何才能亲政?”

  太傅说:“皇上年纪还小,不要着急。”

  他的太傅,高盛,是个典型的汉人士大夫,脑子里装的是明君贤臣那一套,有着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理想,培养一代英明伟大的帝王,是他作为人臣的追求。太后权势愈盛,尽管她本人,在竭力的公正温和,并未显得太过专横霸道,然而许多事情,并非是她自己能控制。随着太后当权日久,威望越盛,冯家,以及团聚在她周围的力量也越来越多,几乎充斥了整个后宫和朝堂。冯氏的存在严重挤压了拓跋氏的生存空间,威胁到了拓跋宏的安全,这让作为帝师的高盛感到了危险。是以言里言外提醒他警惕防范。然而话又不敢说直白,怕拓跋宏因此和太后产生矛盾,故而含糊其辞。

  拓跋宏和太后感情好。

  太后宠爱他,体贴他,冯仁冯诞在宫中,为他伴读,对他十分亲近友爱,奉承他讨好他,所以他并未感到什么威胁。尽管他有自己的心事,但他还是亲近信赖太后,青睐冯家的。

  拓跋宏日益成年了。

  他长大了,身体急速发育。嘴唇上长出了浅淡的绒毛,喉结也长出来了。洗澡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身下也长出了毛发。

  他在宫中,受过性方面的教育,知道这是成长的必经,并没有丝毫讶异。有一天早上他醒来,感到裤子里湿凉凉的,伸手进去一摸,黏黏的。他明白那是什么,并未感觉到成人的喜悦,只是觉得腥腥的,黏糊糊的,有点恶心,触发了他的洁癖。

  对于自己的身体,他从来不太上心。小的时候,是太后在照顾他,给他穿衣洗澡。长大一点,是宫女伺候他,他习惯了在任何人面前袒露身体,并无羞耻心。对于自己外貌身体的美丑,也不甚关注。他约摸知道自己是好看的,太后总是说:皇上长的漂亮。那些宫女宦官们,也总夸他好看。冯仁冯诞,他的伙伴们,也总是夸他好看,喜欢和他亲热。他照镜子,觉得自己不丑。除此之外,并不关心这副皮囊。

  他叫人来更衣,洗完手,便忘了这回事。

  他不在意,但是太后很在意。太后显然是知道他的变化,晚上吃完饭,一宫闲话时,太后拉着他的手笑说:“皇上长大了,要采纳嫔妃了。”

  采纳妃嫔。

  他确实已经到了年纪了。

  他有点羞愧。

  他自己并不羞愧,然而太后说这话,他便感觉有点羞愧,好像是个动物,好像在她面前没穿衣服。他从来不想那些事,怕被她知道了不好意思,但还是所有秘密都被她看在眼里。

  太后笑着问他:“这宫中的女孩儿,皇上有喜欢看中的吗?”

  拓跋宏摇摇头:“没有。”

  第135章 不舍

  拓跋宏的日常很单调。

  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 到太后宫中,陪太后用早膳, 完毕,穿戴好, 一同去永安殿上朝。朝会时间一个时辰, 回来之后, 还要再用一遍早点。太后召进大臣来禀事,对朝堂上未清楚决果的事, 再做详细的讨论商议。拓跋宏在一旁听, 对她们谈话的内容, 各自的态度, 做到面上明白,心中有数。太后有时候,也会问一问他的看法, 他就得说话, 要能说出个一二三,显得自己是个聪明、有想法的皇帝,不是个蠢材,但又不能表现太过,太有想法,引得太后不满。

  这叫小朝。

  太后更重视小朝,超过正式的朝会。因为朝会上人多嘴杂, 小朝上论事的,或者是太后的心腹, 或者是具体事件的相关者,做出来的决定,才是有效的,往往会推行下去。

  小朝有时长,有时短,不论长短,到了巳时三刻,太后就会停止手上的事,说:“皇上该读书了,去读书吧。”

  拓跋宏便同太后告辞,去咏春堂读书。

  他读书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到正午,午膳时间,回宫和太后一道用膳。午膳用时稍长,约摸持续半个时辰,到未时,要睡一个午觉。午觉在太后宫中睡,睡半个时辰。离申时还有两刻不到,他起床更衣,下午去北宫苑,跟他的鲜卑老师习武。所习的内容,骑马、射箭、击剑,这三大类。酉时,天将黑了,回宫更衣,太后在傍晚还有一次小朝,他同样在旁听。戌时用晚膳,完了沐浴,换了衣服,太后要考问他的功课,监督他练半个时辰的字。

  有时母子说一会话,肚子饿了,一同用些夜宵,亥时之前,回自己宫中睡觉。

  他所住的交泰殿,同太后崇政殿仅数步之隔,身边的宫人,也都是太后的亲信。他一天的时间,不是在学习,就是同太后呆在一起,所关心的事,不是太后,就是功课。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想别的。

  十二岁的拓跋宏,外貌看起来,似乎也已经跟成人无异。他长的跟他父亲一样高,身形骨架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单薄和柔韧,肌肉薄薄的,还不很分明。模样则像他祖父,有点媚气的桃花眼,眉毛英气斜长,鼻梁挺直,薄红的菱唇,线条很清晰,干净秀美。鲜卑人的男孩子,皮肤白皙的像上好的奶皮子,看不到一点瑕疵。他继承了拓拔家美男子的基因,已经隐约显露出男人的魅力了。

  他的祖父、父亲,像他这么大,早已经开始垂涎女人了。他身体也已经长大了,男女之事,夫妻交。配,什么都懂了,但精神上还是个小孩子。关注的总是妈妈,读书,这样的事,头脑里想的是当皇帝、治理天下,对女人,他既没接触过,也没兴趣。

  拓跋宏很少跟女性接触。

  这可能是太后有意识培养的,太后不希望他长成一个闻腥好色之徒,不让他跟女人太亲近。他身边的宫女,挑的也都是老实本分的,不让那些狂蜂浪蝶有机会靠近他。拓跋宏又惯会察言观色,唯太后的意志是从。所以他虽在脂粉丛中长大,却不沾染脂粉气。

  他认识的异性,除了宗室的公主郡主,就是大臣的女儿,或者后妃亲眷家的女孩儿,都只是宴会上,或一些特殊场合才见到,记住的只是名字、门第出身。唯一相熟的大概就是冯家的女儿了。因为太后在宫中,冯家的孩子经常进宫陪太后,拓跋宏也因此和她们亲近。冯珂见到他,开口闭口宏儿弟弟,叫的满宫都知道。

  若说引人注意,这宫里谁也没有冯家人引人注意。

  拓跋宏眼里,太后自然是最美丽。冯家的孩子,和太后有着相似的血液,不管男孩女孩,都生的骨骼清奇,相貌动人。就说穿衣打扮,也无人敢与之争艳。冯诞常年在宫中,他喜欢穿紫衣,拓跋宏有一次夸他,穿这个颜色好看,冯诞便经常穿紫衣。那些王孙公子,仕宦子弟,见他穿紫衣,便无人敢再穿了,这颜色就成了冯诞的专属。冯诞如此,他的兄弟姐妹们亦然,不管什么场合,总要打扮的最漂亮,最引人注目。太后也总是把最好的绫罗绸缎,最漂亮的珠宝首饰赏赐给她们,风光程度也就只比皇上差一些了。

  拓拔宏还没感觉到长大,婚姻便如期而至了。

  他当选妃了。

  太后将要在冯家挑一个女孩儿嫁入宫。

  她选中了冯琅的第四女。

  她将这件事同拓拔宏商议,说:“年纪只比皇上大一岁。女孩子家,大一点也好,大一点懂事。太小了不好,跟闹着玩似的。也不光这一个,这一次是选妃嫔,我一共挑选了五个女孩,都是朝中世家大族的女儿,首选相貌出众,又知书达理的。下个月便送入宫。”

  太后将一本小册子递给他,上记载了几个女孩名姓,以及出身,年纪等大致情况。怕他看不明白,又在一旁跟他解说。拓拔宏挨个挨个看过去,看完了又轻轻放回原位,低着眼没出声。

  太后温婉道:“皇上看过了,有什么意见吗?”

  拓拔宏全无感觉,道:“孩儿对此也不熟,也不晓得怎么选,太后拿主意便好。”

  太后点了点头,这事便算这么定了。

  那是晚上,说完了正事,拓拔宏没离开。宫女送了茶点来,他陪着太后吃茶点,心事重重,不知道该想什么。他只是觉得很慌张,要纳妃嫔了。

  人生的大事。

  却好像跟他不相关似的,没有感到快乐,只是有些茫然和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