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5节(1 / 2)





  何氏听罢,无奈道,“你大伯母是看准了咱们娘俩出面,那主簿夫人定然不好一口回绝。不过你大姐这样在家里待着,也的确不是长久之计。便是你大伯母不来求我,你奶估计也会开口提这事儿。罢了,走一趟便是,到底是一家人,虽说他们母女俩见不得我们好,可我们也不好计较什么,倒显得我们肚量小了。”

  何氏话这么说,倒也不推三阻四,她向来是个有事就做的性子。

  过了两日,便带着姜锦鱼去拜访那主簿夫人了。

  主簿府。

  主簿夫人夫家姓钟,人们便唤她一声钟夫人。钟夫人仿佛很意外她们来,但态度上倒是很亲热的。

  她请她们进屋,又让大儿媳妇过来作陪见客。

  何氏眼瞧着时机差不多了,才道,“不满钟夫人,我今日来,乃是为了我的侄女……”

  何氏与钟夫人聊,姜锦鱼坐在一边,时不时接几句钟夫人儿媳妇的话,听她说几句家长里短。

  等钟夫人儿媳妇说到她妹妹嫁人的事情时,何氏与钟夫人总算是说的差不多了,两人陆续停了下来,端起茶水喝了一口。

  这时,钟夫人率先开口,道,“何夫人您我自是信得过的,端看您家女儿的样貌言谈,我便晓得姜家女儿定是不一般。但不瞒您说,我那儿子也是个执拗性情,前头那个去了三年,这回才松口,让我替他相看起来。至于最后成不成,还要看我那二儿子与姜大小姐有没有缘分。”

  何氏也不可能为了侄女的婚事,强按着人家钟家人的头,要人家应下这门亲事。她也大度道,“是这个理,我们也是长辈着急,哪晓得他们小儿女彼此合不合眼缘。”

  钟夫人一听,心里对这门婚事已经满意了七八分了,唯一不太满意的地方,便是这姜大小姐嫁过人,乃和离之人,只怕委屈了自家儿子。但转念一想,自家儿子也是续弦,这倒没那么大的讲究了。

  只是心里满意,嘴上还不好承诺什么,但态度显然亲热了许多,等姜锦鱼他们要走的时候,钟夫人更是送到门外,含笑嫣嫣。

  从钟家出来,何氏便晓得,这门亲事估计能成了。

  但姜欢如愿之后,能不能过得好,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端看今日钟夫人这做派,便晓得绝不是那等好糊弄的婆婆,姜欢做人儿媳妇,若是老老实实的,那倒还好。可若是耍些手段,只怕也要吃些苦头。

  姜锦鱼见自家娘面色凝重,不由得安慰道,“娘,您别操心了,我们能做的都做了,至于往后的事,到底是大姐自己过日子,旁人替不了,担忧也无用。”

  何氏听了,也不再想那些,反正人家是孙氏和姜欢自己定的,她只负责出面做说客,至于旁的,也的确用不着她管。

  姜锦鱼见何氏神色放松了些,转眼瞥见街头的糖画摊子,摊子前人不多,显得有些冷清。

  她不由得一时兴起,喊停了马车,道,“娘,我去买些糖画带回去。这小玩意儿辽州倒是没见过。”

  何氏本来不怎么有兴致,一听外孙都没见过,不由得心疼道,“去吧,多买几个。这玩意儿你打小便喜欢,小时候便时常闹着大人给你买,连你哥都被你掏空荷包过,瑾哥儿瑞哥儿随你,肯定也喜欢。敬哥儿也没见他吃过这个,估计你嫂子也没买给他过。”

  姜锦鱼笑眯眯下了马车,带着帷帽走到那糖画摊子前,要了几个不同形状的糖画。

  糖画老人坐了一天了,好不容易生意上门了,且一看这打扮,便知道是有钱人家的夫人,不敢怠慢,忙精神抖擞的捞起融化的糖水,开始手脚利索画了起来。

  等了约莫半刻中不到的样子,姜锦鱼要的糖画便都好了。

  小桃付了银钱,道,“剩下的老人家受着便是,我家夫人赏你的。”

  老人家便喜滋滋的谢过姜锦鱼,把糖画放进小桃取出来的匣子中。

  糖画买好了,姜锦鱼便又重新放下帷帽,转身欲走之际,忽的听到旁边一声“你是锦鱼吗?”

  作者有话要说:  晋江文学城携手作者祝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春节假期,平安康乐!同时温馨提醒,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少聚集。

  我们的宅,就是国家最大的贡献!

  感谢在2020-01-22 23:53:16~2020-01-27 22:35:4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阿年大魔王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1章 潘家

  姜锦鱼闻声回头, 竟是遇见了老熟人。

  她微微一怔,颔首道, “姑母。”

  潘氏站在姜锦鱼面前, 眼角细纹叠生,与同龄妇人相比更添了几分沧桑,她看着姜锦鱼,似乎有些不敢认她,待姜锦鱼喊了她之后,她才确定自己没认错人。

  潘氏似乎有些局促,寒暄道,“回来了啊?姑母好多年没见你了, 你都长大了。”

  姜锦鱼无言以对, 说起来,上辈子她恨之入骨的潘家人, 这一辈子仿佛成了生疏至极的陌生人一般, 再见到潘氏, 只觉得恍如隔世,先前的怨恨,倒是早都烟消云散了。

  当然,即便无悲无喜, 姜锦鱼也不打算和潘家人再有什么瓜葛。

  于是,她道,“是,前不久刚回来, 我随相公去了任上,好些年没回来了,这回是带着孩子来看看阿爷阿奶。”

  潘氏越发局促,说起来,姜锦鱼的记忆中,上辈子的潘氏风风火火,面慈心恶,哪里像现在这样,倒似个受气的老妇人似的。

  潘氏僵着脸笑了一下,不是很自然的样子,又道,“你过得还好吧?当初我本想让衡儿与你……”

  正这时,对面的首饰店中走出一年轻妇人,一个错眼的功夫,便走到了她们二人跟前。

  那年轻妇人正是潘氏的儿媳妇,桂氏,乍一见自己这惯会装可怜的婆婆丢了,桂氏扭身就出来寻了,见着人了,才算安心了些。

  “娘,您怎么不说一句就出来了,您若是丢了,我还要派人去寻,现下家里这样忙,您别添乱了。”

  桂氏说话倒是文文弱弱的,可说出来的话却实打实不怎么好听了。

  说罢,扭头瞧见了姜锦鱼,桂氏年少时见过几分富贵,现下家里落败了,可到底还有些底子,立马便瞧出了门道,客客气气道,“这位夫人,您认得我娘?”

  这话一说,便不难看出,桂氏这儿媳妇可真真是当家做主的,一般儿媳妇哪敢在婆婆面前这样足的底气。

  姜锦鱼没看潘氏哆嗦着的嘴唇,径直冲桂氏点点头,道,“我幼时见过姑母几面。”

  桂氏一听,心里门清,她可不是那等憨人,她爹没有儿子,连生三个女儿,两个姐姐都嫁人了,轮到她的时候,桂氏心里有成算,说服了爹娘,找入赘女婿,生下的儿子也跟他们桂家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