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节(1 / 2)





  “殿下想去做什么?”玖珠压低声音:“我帮你。”

  宸王见她一副神神秘秘,真打算与他去“做事”,默默叹息,这孩子脑瓜子确实……过于朴实。

  “殿下怎么不说话?”玖珠把声音压得更低,踮脚在宸王耳边问:“是很难办的事吗?”

  “我逗着你玩,没有什么事。”宸王捂着耳朵,往前走了两步,他看着沐浴在霞光中的皇城:“只是担心你在宫里睡得不习惯,所以送你回家。”

  这里宫院重重,不该是小姑娘多待的地方。

  “殿下。”玖珠走到宸王身边,对他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谢谢殿下。”

  “走吧,我带你回去。”

  夜凉如水,玖珠点燃烛火,铺开信纸,端正坐在桌前,一笔一划写着给两位师父的信。

  【世间最好的两位师父,展信佳。】

  【不知徒儿前些日托人送的点心,二位可还喜欢?观内的橘子,是不是都已经熟了?】

  【徒儿在京城里过得都很好,只是偶尔有些想念你们,也想念观内的一草一木。上次的信里,忘了告诉你们,父亲母亲并没有嫌弃徒儿吃得多,还说吃得多有福气。我知道他们总是对我很内疚,即使我并未怪过他们。】

  【京城的深秋比陵州冷,母亲为我做了很多新衣新鞋,这次我给师父们也做了些新冬衣,等送到陵州,应该也入了冬,刚好适合换上。】

  【二师父还记得徒儿小时候想养一匹白马的事吗?徒儿现在有了一匹小白马,性格温顺又可爱,像只可爱的大狗狗。】

  【徒儿知道,师父们不让我说出八年前的那件事,是为了徒儿的安危,请你们放心,我不会辜负你们的苦心……】

  烛火摇曳,玖珠犹豫了一下,继续写了下去。

  【进京前,大师父说,京城繁华,想要寻找一个多年未见的人,犹如海中取针,让徒儿不要过于执着。徒儿有幸,已与恩人相遇。】

  叠好信纸,玖珠把信纸放入信封,心情愉快地在信封背后,画了一只小鸭子。

  师父们都夸她画技好,所以每次写信,她都会顺手画些东西。

  见字见画如见玖珠。

  第17章 共事 宸王殿下,你不对劲!

  “殿下。”

  “母妃不在?”齐王见宫人神情尴尬,停下脚步看他。

  “回殿下,今日一早,明月宫就来请娘娘,说是为民祈福,抄写经书。”

  齐王把手里的雕花木盒交到宫人手中:“母妃回来,把此物交给母妃。本王逛街时,觉得这对手环很衬母妃,便买了下来。”

  抄写经书?

  整个皇宫,谁不知道苏贵妃不喜诗书字画。恐怕抄写经书的,只有她看不顺眼的妃嫔,而她自己是滴墨不沾。

  每当苏贵妃心情不好时,宫里总会有妃嫔倒霉,从无例外。

  “殿下。”长随小声提醒:“后宫之地,不宜久留,您该去太央宫给陛下请安了。”

  太央宫外,刘忠宝看到齐王,笑着行礼:“四殿下安。”

  “刘公公安好。”齐王看向宫内:“不知父皇此刻可方便?”

  “皇上说了,这个时辰若是几位殿下来,不必老奴通传,殿下尽管进去便是。”刘忠宝笑吟吟地替齐王推开门。

  穿过肃穆的走廊,齐王听到寝殿传出的说笑声。他停下脚步,整理了一下衣物,迈过门槛走了进去。

  “儿臣给父皇请安。”

  齐王行礼的姿态十分优雅,即使是挑剔的礼仪官员,也指不出半点错误。

  “起来,坐着说话。”隆丰帝让宫人给齐王搬凳子:“你五弟方才来跟朕抱怨没有用膳,累得宫人给他准备早膳。”

  齐王看向坐在桌边,低头用膳食的宸王,笑着开口:“五弟向来性格散漫,待成家后,有王妃管着就好了。”

  “你用过早膳没?”隆丰帝指了指右手边的空位:“若是没用,过来跟你弟弟一起吃。”

  “谢父皇厚爱,儿臣已经用过了。”

  “我一个大男人能让小姑娘管着?”宸王放下筷子,极其自然地接受太央宫宫人的伺候,宫人们伺候起来也得心应手,仿佛他本就是太央宫的小主子。

  隆丰帝笑而不语,他抬手让宫人把席面撤走:“延泽,你的婚事在即,若有什么添置的东西,直接报给殿中省,让他们为你准备。”

  “儿臣的婚事,殿中省与礼部都很上心。今日进宫,一是想给父皇请安,二是想见一见母妃。”齐王看了眼宸王:“进了宫才知道,贵妃娘娘携后宫诸位娘娘抄经书祈福去了。”

  “好事啊。”宸王懒洋洋地靠在椅子上:“承蒙上苍庇佑,父皇勤政爱民,才让我大成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诸位娘娘此举,传出去也是佳事一桩。”

  齐王轻笑:“五弟此言有理,儿臣以为,不仅娘娘们抄写经书,儿臣身为皇子,也该抄写经书为天下百姓祈福。”

  宸王拿眼角余光瞥齐王,长这么大,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主动提出抄书的。

  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抄书这种事呢,讲究的是心诚则灵。我怕抄写的经书太多,神仙看不完。”宸王阻止了齐王拖所有兄弟姐妹下水的阴谋:“不如捐一笔钱到善堂,那也是行善积德。父皇,儿臣说的可有道理?”

  隆丰帝微微颔首:“延泽,你婚事在即,抄写经书这些小事,无需你来做。”

  “是。”齐王垂下眼睑:“是儿臣想得不够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