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节(1 / 2)





  天已入冬,宸王身披晨雾,坐在马车里靠着软垫,满脸的麻木。

  马蹄声哒哒,也赶不走他内心的疲惫,就连他也不愿相信,自己大清早地起床,就为了去礼部学做事。

  “殿下。”马车停了下来,长随在马车外小声汇报:“前方有人拦车。”

  宸王挑起马车帘子,看着雾气中的人影。

  “殿下。”玖珠转过身,原地蹦跶两下,朝马车里的宸王挥手。

  这傻姑娘怎么在这里?宸王连马凳都未用,直接跳下马车,大步走到玖珠面前:“外面雾气这么大,你在这里做什么?”

  “我在等殿下呀。”玖珠把藏在身后的画筒拿出来:“娘娘寿宴那日,我见殿下很喜欢我眉间的鲤鱼花钿,所以特意作了一幅锦鲤图送给殿下。”

  接过尤带着玖珠掌心暖意的画筒,宸王叹气:“晨间雾浓露重,平日什么时候都可以送来,何必大清早等在这里?”

  “公事为重,殿下平日为礼部事务烦忧,我怎能打扰?”玖珠笑靥如花:“画已送到,臣女回家啦。”

  宸王看着玖珠被雾气打湿的发梢,被寒风吹红的鼻尖:“等等。”

  “殿下怎么了?”玖珠抬头看他。

  掏出手帕,宸王动作僵硬地擦着她发间的水雾,擦了几下,把手帕塞到玖珠掌心,扭过头粗声粗气道:“头发湿了,你自己擦擦。”

  说完,他回马车上取了个小小的暖手炉,塞到玖珠手里:“你早些回去,礼部有些事离了本王就办不好。”

  第20章 清香 站外面的这两个女人,能不能……

  前朝的六部官署,建在皇宫正大门内两侧,原本是为了方便各部门办公上朝,谁知有位暴躁皇子突然逼宫,把六部官员一锅端。此后皇帝便吸取了教训,把六部衙门在宫外分散而建,形成守卫之势。

  今朝礼部官署建在皇宫南墙外的街巷旁,隔壁邻居就是比他们还穷的翰林院。

  官署修得最好的是户部,连门口的石狮子,都比其他部门气派。即便如此,每次大朝会,户部尚书都嚎啕着哭穷,简直厚颜无耻。

  天越来越冷,礼部官员围着火盆,抖着手处理政事。

  “今日雾大天冷,宸王殿下应该不会来了。”

  “好像没见宸王府的人来道假?”

  明敬舟腿上放着暖手炉,那是他出门前,女儿特意塞给他的。听着同僚们的闲聊,他抖了抖手里的卷宗,拿笔在页脚作了备注。

  “明大人,你可清楚?”

  明敬舟看了眼说话的人,笑道:“王大人说笑了,尚书大人尚且不知,明某身为下臣,自然就更加不清楚了。”

  问话的人意味不明地笑了一声,谁不知道明敬舟的爵位是怎么来的?

  按照旧例,只有皇后的父亲,才有资格因姻亲加封爵位。宸王连太子都不是,陛下就为他未来岳父加官进爵,几乎把偏心放在了明面上。

  “诸位大人来得都挺早。”宸王走进屋,脱下身上的大氅递给长随:“本王好像听到有大人提及本王,不知是何事?”

  “拜见殿下。”众官员齐齐站起身,向宸王作揖行礼。

  “诸位大人不必多礼。”宸王走到明敬舟身边,扶起他的手臂:“本王尚有一些事情不清楚,还请大人教我。”

  “殿下客气了。”明敬舟看着一身华丽锦袍的宸王,转身拿起桌上已经作了备注的卷宗:“殿下眼下若是无事,先把这些拿去背熟练。微臣相信,以殿下的聪明才智,一定很快就把内容全部背熟。”

  “有劳明大人。”宸王接过卷宗,转身回了礼部专为他准备的办公屋。

  “明大人,你让宸王殿下背的是什么?”等宸王走后,相熟的官员多嘴问了一句。

  “十届科举考题,一甲名单,近二十年各国使臣来访名单及重要礼物清单。”明敬舟微笑着开口:“礼部事务琐碎繁杂,殿下当从最基本的地方开始了解。世间万物虽总是千变万化,但终究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理清开头,日后做事就能简单许多。”

  其他官员:“……”

  明敬舟真的是宸王未来岳父,而不是死对头?

  历届考题跟进士名单,朝廷都对外公示过,背下来除了浪费时间,还能有什么用处?

  难怪今天一大早,他就把尘封多年的卷宗翻了出来,原来在这里等着宸王。

  不愧是宁可被发配边疆,也不愿屈服的明家人。

  宸王等礼部散职才回到王府,看着放在桌上的卷宗与画筒,他懒洋洋地往软榻上一靠,对近侍太监道:“福贵,把画取来。”

  福贵小心翼翼地打开画筒盖子,把画取出,解开画卷上的系绳,把画打开。

  瞅了一眼画,宸王瞪大眼,不自觉坐直身子,朝福贵招手:“把画拿近点。”

  “殿下,这画有问题?”福贵把头探过去,想看看画了什么。

  “把眼睛闭上。”宸王站起身,把画拿到自己手里:“你先出去,本王要独自赏画。”

  福贵闭上眼睛:“殿下,小的去给您泡热茶。”

  “去吧。”把画放到桌上,宸王皱着眉头看画。

  这画的……是什么玩意儿?

  锦鲤在哪?

  莲在哪?

  拿起画卷正看倒看斜着看,也只能勉强认出画中间的墨团,可能是只胖乎乎的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