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章(1 / 2)





  她当即没了好心情,撇了撇嘴,凑到书架前翻找笔记本,她记得,她从来都不乱丢东西,好多东西都舍不得丢,全留下做纪念,导致她家里更加拥挤了。

  在她翻找东西的时候,他走了进来,拿起一个玻璃罐,晃了晃里面塑料管编的星星,仔细看了看。

  她不死心,又探头问他:“编的挺精致的吧?”

  “你把做这些东西的时间节省下来学习,说不定能进学年组前五十名。”

  她当即掐着腰,提高了嗓门说道:“夸我一句,我可以送你一罐。”

  “我要这些东西做什么?”他问得很是理所当然。

  她气结,竟然无言以对。

  她甚至在想,这小子是不是其实还没多喜欢她呢,只是她自作多情了,谁会对喜欢的女生,以这种态度说话?

  就在她气鼓鼓的继续翻找笔记的时候,就听到顾殊用极小的声音说:“这瓶挺好看的,送给我吧。”

  找笔记本的动作一顿,让她忍不住扬起嘴角,抿唇微笑,心里暗骂:这个死傲娇。

  她怎么忘记了,这小子这么多年了,都是这臭脾气、臭嘴巴,明明长了一张男神脸,却没多少人敢接近他,脸上写着一个大写的“刺猬”二字。

  不过,好多女生将他这种情商低的表现称之为“脱俗”“禁|yu”“闲人免近”,甚至是“仙风道骨”,想想也怪有趣的。

  “拿走吧。”她回答。

  “废了那么多功夫做出来的东西就这样送人,不心疼?”

  “你又不是外人。”她回答得很随意。

  停顿了一会,他才声音低沉地回答了一句:“哦,谢谢。”

  莫颜甩着手上的水进来时,莫箐正在点笔记的数量,以及科目,莫颜看了,伸手就要拿起来看,却被莫箐将他的手拍走了:“把手擦干净了!”

  他无奈地用衣服将手擦干,凑过来看,翻了几个本子,看到里面密密麻麻的笔记,一副不感兴趣的样子,又扔回去了,转身去书架上找练习册。

  莫箐是个文具控。

  她很喜欢买许许多多的文具、本子、书夹、书签等等东西,她的笔记本都是在文具城买的,那时候她还不会淘宝,只能在店里高价买。

  她买本子,喜欢买里面是彩色的,带小图案的本子,觉得在这种本子上写东西,很有感觉,比干净枯燥的纯笔记本可爱多了。以至于,她每次开学,都会存钱,一个笔记本会价值三元到七元不等,要知道,那时候她一个月的零花钱,也就六百块。

  那个时候,她为了珍惜这些本子,也会认认真真地整理好笔记,排好格式写在上面,偶尔写错字,也觉得划掉了不好看,便在错字上贴贴纸。

  顾殊抱着笔记,手里拿着装满星星的玻璃罐,看了一眼时间,说道:“挺晚了,我得先走了。”

  “那行,你送你。”莫颜当即同意了。

  “等会。”莫箐从书柜里拿出一个兜子来,递给了顾殊,“把笔记装起来吧。”

  他伸手接过去,将笔记都放进兜子里,这才跟莫颜结伴离开了。

  莫箐掐腰看着自己的房间,不得不说,这里还让她挺怀念的。

  她在高二跟莫颜一块出去的时候,被星探发掘,就此进入娱乐圈,且没几年就红了,她本来想跟苏凉语考同一所大学,也因此转过去,考了影视学院。

  人红了以后,是非也就多了,导致附近总会出现米分丝,让她的父母下定决心,换了一栋房子,是那种新盖的小区,治安好,楼下有保安,米分丝们轻易进不来。

  她坐在床上,总觉得今天过得有些恍惚,却也蛮开心的。

  呆坐了能有二十分钟,直到听到外面的关门声,知道是莫颜送顾殊后回来了。

  她还能听到莫颜跟莫妈妈说话的声音,好像是他又想拿雪糕吃,却被莫妈妈制止了,嫌他今天吃得太多了,他还不服气,一个劲地争辩,最后好像抢了一根雪糕,就跑回他的屋里了,关门的时候,大力得她这屋的墙都晃了晃。

  她笑了笑,总觉得现在真好啊。

  她没有绯闻,没有被许多人关注,不会做错一点事情,就会被严厉的批评,有时躺着也会中枪。

  她现在只是一个学生,如今是暑假,再开学她就是高中生了。

  唯一的改变,就是她不再喜欢苏凉语了,而是想对顾殊好,很好很好,把他宠上天的那种。

  又发了一会呆,她便爬到书桌前,拿出初一、初二的笔记看。

  她现在,是真的很懵,因为,好些知识都忘记了。

  她为了不丢人,后期特殊学过英语,如今英语看起来要简单了许多,她直接忽略了。

  她有个技能,就是记性好,虽然不是过目不忘,却也是看几遍,故意背一背,就能全部记下来,这也使得她背台词很厉害,有时临时改剧本,她也能应对得很好,不像其他演员那样总是忘词。

  这也使得,她现在看以前的书,那些背诵全文的诗词古文,也能依稀地记得,语文也就可以忽略了。

  历史跟政治,甚至是生物,她也是看了一会,就觉得也没什么问题了,再次忽略。

  数学、物理、化学是她的弱项,她自己都知道,她智商不行,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女生。

  如今再看这些代数式,就觉得,简直就是天文!好些符号,她都不记得该怎么读了。

  “贝特?瓦特?嘎玛?啊……天啊……”她当即崩溃了。

  于是她默默地去书柜取来了小学五年级的数学书,看了半天,愣是没想起来,算小明究竟可以吃几个苹果,要运用怎样的公式。

  她小时候是怎么做到的?

  她数理化虽然分数不高,但是每次都是及格线或者是优秀线以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