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十二章沈括来访(下)(1 / 2)





  这年头是讲孝道为先的,所以母亲死了,是要辞官,回家守孝。

  但守孝还没期满,就离开家乡上京来,若是让士林中人见着,那沈括就名声扫地了。

  这时便有个声音从湖边残柳丛里传了出来:

  “存中不过替我受过,子瑾,着实是我想结识子瑾,方才劳存中引见的。”

  “原来想钓一尾鱼,以为盘中餐的,谁知这时节,竟钓不上鱼!晦气!”

  那人说着,把手里鱼杆扔给了随从,大笑着拍手行来。

  刘瑜仔细去看,那人锦袍玉带,生得一副俊朗面目,看上去四十上下。

  只不过刘瑜隐隐觉得有些面熟,似乎是在哪里见过一般。

  待那人踱着四方步,走近了,刘瑜便想起来,若是向劲草瘦上三分二,或是向广年轻二、三十岁,大约和这位的轮廓有些相似。

  沈括见那人近了,连忙起身去迎:“向公言重,何来受过之说?”

  “括与子瑾,是极好的朋友,比起苏子瞻那狂生,还要亲近些的。”

  “向公垂青,括不忍挚友失之良机,故之方才潜入京师。”

  刘瑜无奈也只好跟着起身,但听着沈括的话,却是比较无语的。

  沈括不单是个牛人,而且是大牛!

  牛的程度,也许只有几百年后,西方那位擅长雕刻、音乐、发明、建筑,通晓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等学科,被称为画家、天文学家、发明家、建筑工程师的达芬奇,才能跟沈括相提并论。

  沈括真的是大牛,无论在科技上、军事上、地图学上、水利上、材料学上,他都是极其强大的,可以说,达到他所处的时代的顶尖了。

  而且沈括在数学上,发展了南北朝就停滞的等差级数求和,推进到高阶等差数求和;

  会圆术这种公式也是由他发展出来,在华夏的平面几何中,这也是里程碑式的东西。

  物理上磁学、声学、光学;化学上胆水炼铜、石油制墨;天文学上……

  可以这么说,任何一个人,成就其中一项,就足以无愧一生了。

  沈括真不是一般的牛。

  但问题是,刘瑜很清楚,他跟沈括不熟。

  退一万步讲,怎么也比不上,刘瑜跟苏轼之间的交情啊!

  因为对于沈括这位大牛,刘瑜向来是下意识地敬而远之的。

  啥时候有这交情了?

  这时就听着那位向公开口道:“子瑾不必多礼,老夫向宗回,字子发,今日求存中引见,却是有事相求子瑾的。”

  向宗回走了过来,伸手挽着刘瑜和沈括的手臂,大马金刀在亭子里坐落。边上侍妾已煎好了茶,却是少见的,按着刘瑜喜欢的冲泡方式,冲泡出来的清茶,而不是现时流行,加了各种调料的茶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