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2节(1 / 2)





  但一个女孩子千里迢迢孤身一人跑出来,将名声、安危悉数置之不理,未免太不爱惜自己。

  他替她担忧,她却只笑,“置之死地而后生。我阿爹肯定气坏了,但我赌他还想找我回去,不会为此就不认我了。只要我们能活着回去复命,我就向阿爹坦白我们俩的事。他若就此接纳了你,自然皆大欢喜。”

  “可……他若不肯呢?”

  “那就要看你了。”少女认真凝视着他的眼睛,“魏州此行并不简单谁想控制魏博,都必定先控制住赵国公主。魏博给朝廷上了那样的奏表,可见公主祖孙已被人挟制住了。令狐寺卿此行想逆转局势,必定得有非常之举……那便是你立功的时候。你若真能助令狐寺卿成就此行,他必定对你另眼相待。我阿爹再顽固,岂能不看他的脸面?”她说,“我会和你同荣共辱,你也要争气啊。”

  那时少年是什么感受?

  云开月明。

  所有的疑虑、不安都消散殆尽。他只是想,无论前路多么凶险艰难,他都一定要平安将她带回去,而后不顾一切娶她为妻。

  第37章 蓬山此去(七)

  他们顺利来到魏州。

  魏州全城戒严,到处都是巡逻的卫兵,连街面上的商贾都不做买卖了。家家闭门锁户。

  他们新到魏州,也受了不少盘查。所幸令狐晋在当地也有地位不低的亲信接应、打点,完全不必他亲自露面应对顺便她还庇护了韩娘。

  落脚之后,令狐晋便在明面上的使者的掩护下,暗地试探魏州各股势力的心思。韩娘则以商旅的身份,不知通过什么途径,也在打探魏州的局势。

  魏州的局面比他们想象得还要复杂。

  有传言说,如今掌控魏州、意图自立为留后的魏斯元和赵国公主有私,当下的局面,说不准就是赵国公主的授意。故而魏州人心浮动,虽厌恶僭臣窃取权柄,但因拿不准是不是朝廷的意思,故而都不愿出首反抗。

  而赵国公主府邸内外全是魏斯元安排的守卫,任何人都不能随意出入。里面的消息根本就传递不出来。

  使者几次要见赵国公主,都被魏斯元以公主病乏不能见客为由拒绝。

  几次针锋相对后,终于能隔着帘子远远的见了一面但隔着帘子,连后面坐的是不是公主本人都拿不准。

  判明局势后,该如何应对似乎就很清楚了。

  魏博的人心还是在朝廷这边的,只因先前代表朝廷立场的赵国公主行事不谨,才使得魏博人对朝廷的意图产生了疑惑。如今既然有天子的正使来到朝廷,自然就要重新申明朝廷的立场,免得奸臣继续借赵国公主的名义扰乱人心。

  至于赵国公主祖孙之外,还有谁能服众前前任魏博节度使还有个弟弟,也就是赵国公主的小叔子,一向归附朝堂,在魏博也很有资历和威望。

  身在敌营,容不得他们优柔寡断。

  令狐晋虽心有疑虑,但依旧同意了正使的提议,开始协助他策动各方势力。

  少年不知道在此种状况下,自己能做出什么让令狐晋刮目相看的“非常”之举。

  而韩娘则主动站了出来,向令狐晋进言,“自公主下嫁魏博,魏博年年有使节入京,朝廷也年年有赏赐入魏博,却从未听人说公主有失德之举。如今公主的话传不出府邸,外人甚至不知公主的生死,却出现了这种流言。究竟是何居心?何况公主毕竟还是天子钦封的公主,纵使行止真有不妥之处,也不能由乱臣将她幽闭于私邸,肆意污蔑诋毁。使君的谋划固然英明,但以民女陋见,还是该先将公主从乱臣手中救出。如此既能顾全体面,也免得乱臣狗急跳墙,挟公主为人质。”

  她的想法正与令狐晋不谋而合。

  令狐晋看着她,眼眸中似乎带笑,若风过春水,潋滟生波这位雍容俊朗的天潢贵胄生性寡言,以至于少年几乎忘了,他的风流韵事如暮春时节铺满龙首渠的桃花瓣,随水流遍了长安城的边边角角。

  他说他已安排了私卫相机闯入府中救出公主,可惜魏斯元防备太严密,目前还无法同公主取得联络。

  而韩娘回答,“我去,我有办法混进府里,找到公主。”

  蛇行蛇道。

  防备再严密的府邸,只要里面还住着人,就得从外面买吃买喝。

  韩娘买通了给府里供应时蔬的商贩,竟真的成功混了进去。

  少年不明白令狐晋为什么会答应她深入虎穴进去倒是容易,可万一她进去之后找不到公主呢?万一她被人认出来呢?

  ……但令狐晋这边也同样惊心动魄。

  魏斯元在节度使府中设宴宴请朝廷使节,而令狐晋也收到了邀约。本该写着化名的请帖上,明明白白写着令狐晋的本姓表字。

  他来魏州的事暴露了。

  令狐晋居然不慌不忙,欣然赴约。

  少年随令狐晋来到这场鸿门宴上,还没入席就嗅到了血腥味筵席四面分明都是持戈带甲的士兵,魏斯元锦衣下套着铁甲,与席的魏州军政要员不少人都坐立不安。

  进门前,侍卫居然还要收走他们的兵器。

  少年没经历过真正的修罗场,但想到韩娘前一日进入这府邸后便再无消息,胸中便怒火中烧他唯独不能向这些人示弱。

  令狐晋尚未说什么,他手中横刀已“擦”的一声出鞘,“天子翊卫,御前尚且佩刀。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来卸我的兵器?!”

  无人料到少年敢在如此局面下说出这种话来,无措的去看魏斯元。

  只令狐晋淡然微笑着,仿佛一切理所当然。

  魏斯元很快回过神来,皮笑肉不笑的迎上前来,假意呵斥了那侍卫一句,便阴阳怪气的说,“不是他不懂规矩,实在是不知道除了天子使臣,还有您这么个名满天下的大人物也来到魏州。”

  令狐晋一笑,“现在知道,也不晚。”

  少年跟随令狐晋入席,看令狐晋在敌军之中谈笑风生。

  他对于“言外之意”一向都是愚钝的,然而在极度的紧张和专注中,他竟听懂了令狐晋言辞之中的锋芒。

  唇枪舌剑之下,宴会的气氛步步紧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