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节(1 / 2)





  “当军人保家卫国,好志气!”二狗他爷爷立马拍手叫好。

  二狗爷爷是全家的顶梁柱,他拍手了,全家也齐齐鼓起掌来,于是,二狗立志做军人的决心更强烈了。

  - -

  陈珂半夜躺在炕上,系统悦耳的积分提醒如同催眠曲一般哄人入睡。

  突然,外头雷声大作!

  “轰隆隆——”差点没把刚刚进入睡眠的陈珂吓跳起来,她原先有心脏病史,所以格外小心使人受刺激的事儿。

  可陈老太没有,陈珂捂着心脏,感受到里头平稳的跳动,她缓缓呼出一口气。

  再看外头,土窗外头的雷电怪吓人的,像一条条带电的鞭子似的撕裂黑夜,而在剧烈的雷声之后,大雨宛如河水倒灌“啪”地摔在了鲁山村山坳里。

  这一下却没叫醒村里劳累了一天的农民,陈珂盯着窗外半晌,也缓缓睡了过去。

  等到天蒙蒙亮,雨水散去了,空气里透着沁凉。

  一阵秋雨一层凉,这眼看着冬天都要到了。

  陈珂从炕上起来,照旧喝了灵泉水,顿时神清气爽。

  “妈还没醒么?”

  “还没呢,咋慌慌张张的,不是去上工怎么回来了?”

  李卫国焦急地看着春花:“钟老同志出事了!昨晚上下那么大雨,他一老人竟偷偷跑到下面鱼池里,过了好长时间才回咱村里,现在昏迷不醒了!”

  陈珂一顿,钟林昏迷不醒了?

  她拉开门,李卫国转过头,眼睛一亮,像找到主心骨似的:“妈,钟老同志昏迷不醒了,咱是不是把人送县里卫生所去?”

  “早该送去了!他那些学生等着做啥?”

  陈珂皱眉,跟着李卫国就往试验小组住的屋里走,原来不是学生不肯带钟老同志去卫生所,钟林同志看着没醒却紧紧攥着床不肯走,大喊“不去卫生所”呢。

  陈春华对组员喊了声:“这人都神志不清了,打了扒开走呗!”

  “陈老同志,这不尊师重道。”

  陈珂都快笑了,但看那学生十分焦灼又严肃的面容,她也明白了,这时候的学生相当一部分对老师是敬畏的,

  “命比道理更重要,赶紧的!”

  学生手忙脚乱地把钟老师给抬到了一壮实男青年的背上,整个组都风风火火地跑去卫生所了。

  等过了一天半,钟林才不再昏沉,他不肯住卫生所,但卫生所里头的知道他是上头派下来的试验小组也硬扯着他不让走,拿小黄豆熬了一天三顿的吃。

  领头羊不在,老李家俩汉子也闲了下来,正好村里秋收完毕照工分发粮食,李卫国李卫城就排队去拿。

  李卫国李卫城是拿一半工分的,这一半工分实际还是大队上平均下来的一半工分,拿到手的粮食眼比春天少了许多分量。

  春花和李思静倒是拿了整,但总量一掂,比其他家的却是少了不少。

  毕竟老李家分家了。

  拿粮食的时候李卫国倒不失落,他轻抚春花的背:“媳妇,你以后也别整日地干,我会来帮你的。”

  春花就顺势挽住李卫国,羞怯地笑:“没整日地干,妈让我注意休息呢,现在吃的可好多了,我点儿都不累。”

  李卫城在后头看着大哥大嫂,大哥可真有力气啊,大嫂就拿了装黄豆和粮票的小袋子,他大哥扛了两大袋高粱,红薯,可亲亲热热的,看着一点都不累。

  他手里只有一袋高粱红薯,连粮票也少了一半,他想到杜娟了,今儿个他说要来拿粮食的时候杜娟也没说跟他一道来。

  反而是小宝说:“爸累不累,小宝跟你一块去。”

  想到小宝,李卫城的心里暖洋洋的,这孩子比他妈懂事。

  他也没想杜娟能跟大嫂一样勤快踏实,但他想杜娟愿意跟他一块努力过好日子,不是怕被妈说了就拉着他不去妈那里吃饭,白米饭她不想吃他可是饿着呢。尤其这些天听村里人说杜娟没事总在外头望知青点,李卫城心里就越发地不好过。

  李卫城回了家,把粮食往柜子下一放,杜娟便从屋里出来了,她皱着眉翻了翻:“怎么就这么点,哪够我们吃的?”

  “不够就去妈那里吃。”

  “我才不去,你妈总说我坏话我不乐意听,还是在家吃吧。”

  李卫城没吭声,杜娟不是节省的性子,这些粮食根本撑不过今年。

  陈老太下了课,领着孩子们回来,就见李卫城站在院子里不知道在想啥,“咋站门口呢?”

  “妈……”

  李卫城吞吞呜呜的,陈珂一看就门儿清,能有心事,肯定和杜娟有关。

  “进去说吧!”

  - -

  见着李卫城心思重重的样子,陈珂还是第一次。

  对于这个老二,陈珂其实是最看好的,他比老大聪明,也不缺踏实,找媳妇的眼光着实也不错。若李卫城是个现代的富二代,那杜娟这样不会干活的娇气姑娘倒说不定能体会谈情说爱的快乐。

  只现在是七十年代,连吃饱都是个问题,杜娟这样心比天还高的就很难过日子了。

  “说吧,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