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2节(1 / 2)





  不过想想也确实,章老头子没了,现在的章家对他不管不顾,又哪里会教这些,还得他找个时间教教才行。

  有了老村长的开口,崔庄总算点了点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看清了章涡手掌的东西。

  一个有些透明的石子?想来是不怎么值钱,那就收下吧。其他收下昂贵的东西,这种便宜的石子反而让他收得安心。

  崔芽见到爹爹点头,连忙就是探出身子伸手去接,等将东西拿在手里,她欢喜的道:“好漂亮的石头。”

  章涡轻声:“不是石头,是棋子。”

  “棋子?”崔芽歪头不明,不过并不在意,拿在手心里想是捧着个宝贝,这个石子比她在溪边捡的漂亮多啦,等会回家她要和小姑姑一起玩!

  第37章 (二更)

  接下来的时间崔芽乖巧的蹲在旁边玩着小石子, 玩得空挡时不时抬起头瞅了瞅远处的小哥哥,小哥哥长得好看还送她东西,最重要的是,这个小哥哥是她和小姑姑一起捡回来的呢。

  也许是因为这个缘故,崔芽见着小哥哥是越看越喜欢,喜欢到做完了活, 崔庄带着她回家, 她都闹起了些脾气。

  一路上被抱着崔芽嘟起小嘴,从路上哼到了家里, 直到见到阿奶和小姑姑,她才撇嘴道:“爹爹坏!”

  朱大英丝毫不同情,“知道你爹坏,还去找他?”

  先前本是她带着小芽玩,结果这个臭丫头居然跟着别人找她爹去了。

  崔芽小嘴嘟得更高了,挣扎着从爹爹怀里下来,她冲上前一把抱住小姑姑, 委屈道:“小姑姑,爹爹坏。”

  崔小云将小家伙抱在怀里, 逗着她:“那让阿奶打你爹爹好不好?”

  崔芽蹙起小眉头, 这下反而舍不得了。

  瞧着她纠结的小脸, 看着的人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听着笑声,崔芽有些不好意思,缩在小姑姑的怀里,扭扭捏捏在哼哼, 哼完之后握拳伸到小姑姑眼前,脆生生的道:“这是小哥哥给我的,小姑姑我给你玩。”

  小孩子的玩具,崔小云没什么兴趣,却还是很捧场的将手伸出来。

  小拳头松开,手心里的动心落在掌心,等看清的那一瞬间,崔小云不由怔神,“这是……”

  崔庄望了一眼,解释道:“这是章涡给小芽的,说是答谢你们当时在溪边发现他,我看着这颗石子不怎么值钱,便留下来了。”

  朱大英怪异一脸:“送礼还有送石子的?”

  崔小云听着有些哭笑不得:“这哪里是石子,是玉器。”

  只是她怔神并非觉得玉器贵重,而是想起了那枚放在孔明锁的木制棋子,一个木一个玉本质就不同,只是模样大小却一致,仿佛是照着木制棋子做出来的。

  “不是石子。”崔芽赶紧摇头,“小哥哥说是棋子哦。”

  崔小云心中‘咯噔’ 一响,所以她没猜错?

  这边有些发愣,另外两母子就坐不住了,朱大英赶紧走上前,想去拿又怕拿不稳掉了摔坏,她虽然没卖过玉器却听过又贵又易摔。

  “真是玉?那得值不少钱吧?”

  “小妹你没看错吧?那要不我给还回去?”崔庄有些急了,早知道是玉他怎么都不会接,这不是占人家便宜么。

  “不行。”崔小云脱口而出,话刚说完耳尖又有些发红,她赶紧着遮掩:“玉质看着不是上等,价钱虽然不便宜但也贵不到哪去,娘不是说等章涡家里修好,会随份礼吗?就稍微备厚一些就是。”

  朱大英有些不情不愿,还个厚礼就怕别人以为她家要巴结章家小子呢,不过再不情愿收下的玉棋子也不好再还回去,只能送份厚礼省得占了人家便宜。

  于是,两母子就商量着该备什么礼。

  而崔小云正编着好话诓骗抱着的小丫头:“这颗棋子给小姑姑可好?等下回小姑姑去镇上给你买零嘴吃?”

  “小姑姑喜欢吗?”

  崔小云点了点头,略显不自在的道:“有点喜欢。”

  崔芽向来对小姑姑大方,闻言就是重重点头:“小姑姑喜欢那就拿去吧。”

  崔小云将额头抵在芽丫头的额头上,一脸的笑意,这个小家伙真是越来越讨喜了,决定去了镇上一定多给她买些零嘴小玩意。

  不过回想起来,挣了银钱家中改善了生活,好像也忽视了芽丫头,每次去镇上都很少给她些什么回来,小家伙也特别的乖,从未主动开口要过,倒是她这个当小姑姑的不尽职。

  ……

  第二日早上,本该早早去镇上的崔实还待在家里,穿着新衣站在一旁,都不敢坐下就怕弄褶新衣裳。

  “够了够了,娘不用拿这么多东西。”余氏压着娘的手,就怕她再往篮子里塞东西。

  今日要与相公回娘家给家里人拜寿,本说好送一套细布的衣裳当做寿礼,这已经算是十分厚的大礼了,没想到娘又往她篮子塞了一小壶黄酒一条猪肉还有些其他杂七杂八的小玩意。

  虽说是送给她的娘家人,可看着她还是仍不住肉疼,“娘,真够了,您可千万别塞了。”

  “哪够!”朱大英瞥了一眼站在边上的刘氏,阴阳怪气的道:“咱们家娶了你这个好媳妇就该多感谢感谢他们,一点礼又能算什么?真要娶个不好的,糟蹋的也不止这么点礼了。”

  余氏有些苦笑不得,娘是借着这个机会提点大嫂呢,当即也不好拦着,任由娘装得满满当当,便与相公一起出了门。

  余氏的娘家离着远,不过能去附近搭小船过去,这样也不用他们走上几个时辰。

  两人拎着篮子又搭了条小船,过了两个多时辰才赶到地,余氏瞅着日头,“正好能赶上一顿午膳。”

  以前回娘家她是不好意思赶这一顿午膳的,回家的礼带的少回去后爹和娘疼她这个闺女还会往她这里塞些东西带回去,再白吃一顿,嫂子们肯定会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