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零四章夸赞(1 / 2)





  杨广的字确实是由杨坚手把手亲自教出来的,字迹工整,看着让人赏心悦目,不过在看到一些不明含义的字符之后,杨坚的眉头皱了起来,他可不记得自己教过杨广这些。

  杨广没看到杨坚的表情,写完之后便兴冲冲道:“父皇,儿臣今日去了太学和民部,把两边的记录对照了一番,结果发现一些关于粮食的秘密。”

  “哦?那你倒是为父皇讲讲。”

  杨坚本着逗弄孩子的心态,不想打击杨广的积极性,至于说什么秘密...终究还是一个孩子罢了,愿意去学些东西就是好的,总比老三老四那两个只知道斗鸡走狗的小畜生要强。

  杨广不知道杨坚心里在想什么,但在父母面前表现能耐却是作为子女的天性,尤其是在杨广这个缺爱的孩子身上,这一点表现的尤为明显。

  深吸一口气,杨广一脸肃然道:“父皇,自三代以来,根据所有的史料记载,粮食的亩产均是节节攀高,先秦之时,各国情况不同,秦亩产二点一五石上下,到前汉时,亩产为二点八二石,再到魏晋之时,亩产已经到了三点二一石左右...”

  杨广拿着宣纸,一开始还有点结巴,但越说越顺,神采飞扬道:“可到了如今,北方的冬麦亩产不过三石上下,比魏晋时非但没有上涨,反而有所下降。”

  “是这样吗?”

  杨坚的脸色不太好看,毕竟别的朝代都是上涨,到了他这却是下降。不如秦皇汉武也就罢了,难道自己连司马家那些蠢货都比不上?

  杨广却笑道:“父皇,其实不能这么算,我大隋冬麦的亩产是低了一些,但如今在夏季收了冬麦之后,还会种下豆、粟等物,若是两者相加,比起魏晋时却还高了不少。”

  杨坚的目光中闪过一丝欣慰,抚须继续听这个平日里根本没有过多关注的儿子讲解。

  杨广不是第一次在杨坚的身上看到这种眼神,但却是第一次因为自己的话这样,这让他更加兴奋道:“父皇,只是南方的亩产却有些杂乱,有的地方是一年两季,有的地方却只能一年一季,但合下来应该比北方要高出不少。”

  “父皇,这可是为何南方富庶,人口繁衍日增的原因吗?”

  “哈哈哈!”

  杨坚终究还是笑了出来,看样子极为欣慰。

  刘哲明眼中闪过一丝不忿,想到之前自己跪倒在地,不住叩头的屈辱,突然开口道:“陛下,晋王殿下聪颖,只是不知这些弯弯曲曲的东西是何物呢?”

  杨坚的笑声戛然而止,目光灼灼地看向杨广,似乎在说你今天不给一个交代,这事就不算完。

  杨广已经察觉到了刘哲明对他的恶意,他不知道为什么,但却不敢说什么,甚至不敢表现出来。毕竟刘哲明是杨坚身边的大太监,每天陪着杨坚的时间比独孤皇后还要长,如果他要每天讲自己的坏话...这事的后果可是相当严重的。

  撇撇嘴,杨广轻声道:“父皇,这便是儿臣要跟您说的另一件事。”

  “儿臣今日去了民部,可看到那些记录的数字无比繁琐,看得时间长了,难免头昏脑胀。这对儿臣来说没什么,毕竟儿臣只是去查看一番而已,就算弄错一两个数字也无关紧要。但官员们若是也如儿臣这般,万一有个天灾,朝廷需要赈灾的话,他们无需多,但凡看错一个数,那可能就有无数的灾民食不果腹。”

  “所以,儿臣便用了秦子玉教儿臣的大食数字来记录。”

  杨广把宣纸抵到杨坚的面前,指着那些数字道:“父皇请看,是不是一目了然,而且用这种数字,计算也很方便。”

  杨坚接过宣纸,回想着之前奏章上那一大段的数字,如今再看这张,不觉点了点头道:“确实清爽,只是方便计算...可确实?”

  刘哲明低下了头,他已经预想到了杨广牛皮吹大了以后被训斥的样子,就像从前无数次一般。

  杨广却怡然不惧,从杨坚手中取回宣纸,提笔列出了算式,他把所有的亩产全部加在一起,然后再除以朝代数。

  “父皇请看,儿臣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已经算出了从前秦一直到大隋的平均亩产。”

  见杨坚还在沉思,杨广清楚,这是怕自己早就已经准备好的,便对一旁的小宦官道:“你可随意报数字于我,然后要求相加或是相减。”

  刘哲明不怕杨广,可小宦官却不是什么内侍大太监。只见他一脸冷汗地呆在原地,仿佛无助的羊羔一般,不知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