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章(1 / 2)





  黄姣算算陆池已有五六日没有来了,此次来是不是说他有了线索了?

  她不禁眼睛一亮,连日来的疲倦都散去了几分,“公子可是找到人了?”

  “找到刘守成了,他犯了事后跑进山里害的我们白花了几日功夫也没揪着他一根毛。没想到他昨日回家看老婆孩子的时候会被我们的人逮到,而且昨夜就已审出了结果。”

  “他交待了?”黄姣有些心急,“他为何劫道?与李正有何关系?”

  都这时候了还惦记着未婚夫!陆池心里更不爽快了,他犹豫着是否该留一半说一半。

  黄姣急得不行,偏这人喜欢装腔作势。黄姣在心时狠瞪他几眼,恨不能掐住他脖子给他一顿胖揍。明知道她心里跟有猫在挠似的,他却偏偏慢腾腾地半天不张嘴。

  黄姣开始利诱,“我爹好几日没吃点儿有营养的东西了,俗话说吃哪儿补哪儿,我爹伤了骨头,最好就拿骨头补。我一会儿就到王四哥那儿赊些肉骨头,搁锅里炖上两个时辰,熬得汤浓浓的白白的,洒上葱花,滴上香油,那滋味。。。。。。”黄姣看陆池眉头微松,嘴角已经弯了起来,她继续说道:“陆公子如今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了,这一顿我理应好好招待公子一番,只是因为爹爹伤了腿不得上书院任职,家里经济就有些紧张,倒是没什么好东西招待公子了。”

  陆池看她一眼,小样儿的,我还不知道你的小心思?他慢悠悠地说道:“刘守成交代说,李正在县城有个相好儿,名叫方玉娘。两人已好了一年多了。只因。。。。。。”只有骨头没有肉,也就只值这点儿消息了。

  黄姣支着耳朵生怕听岔了,哪想才一句就没了下文,顿时恨得牙痒痒,“我再买斤五花肉回来红烧。”

  “上次吃了姑娘做的回锅肉后,我就一直念念不忘,这几日没有吃,感觉好多事情都记不大清了。”

  你还真敢说!青天白日、红口白牙的把谎话说得这么心安理得的人估计也只有你这种人了!黄姣咬咬牙,“行!”

  陆池要到一盘好菜,心情好了许多,他继续说道:“今年秋闱李正要去赶考,但是没有盘缠,急得焦头烂额。”

  “那方寡妇既与他好,为何不借他一些?等回来有钱了再还她就是了。难道方寡妇也很穷?”

  “那倒不是,这方寡妇死了的丈夫在县里也算是小有资产了,否则不可能死后还能给她留下一座宅子。”

  “方寡妇不愿意给他钱?”黄姣一下就想到了点子上,这种露水夫妻有几个真感情?尤其是女人守了寡,手里的钱就用一个少一个。她不愿意给李正出银子也在情理之中。

  陆池道:“李正左思右想,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黄姣在想李正究竟能想到什么办法,就听陆池接着道:“若你嫁过去,必然带着嫁妆。”

  “喝!”黄姣确定她没听错。“这李正怎么敢想的?我还没及笄呢!”

  “他当然知道这个,所以他就想寻个办法迫你嫁他。”

  黄姣懂了。她爹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她无兄无弟,只怕李正就会以她需守孝三年方可嫁娶为由逼她在白孝内就成亲,这样就不必非要等到三年后了,三年后李正的年纪确实有些大了。

  待她嫁了李正,无娘家帮衬的她,从此还不是由着他家人爱怎么揉搓就怎么揉搓?到那时,别说嫁妆成了他家的,就是她这人,只怕也落不了个好。待那方寡妇在他耳边吹吹枕边风,再把她谋害了都是有可能的。若果真叫他成了事,她们一家人可就惨到家了。从此后再没人知道这些嫁妆的来处,再没人计较嫁妆的去向,他李正拿着她的钱养着小寡妇,真是不要过得太乐呵!

  这个李正好歹毒的一副心肠!

  作者有话要说:  娇娇:我不要嫁个满口谎言的男银

  陆池:这叫情趣!娇娇,你也爱说谎话的

  娇娇:胡说!

  陆池:你每次那什么的时候都说“不要,不要”,其实我知道你是真想要的

  娇娇捂脸:。。。。。。

  ☆、事不成?

  郑氏从外面回了家,急急地钻进了李正的屋子。

  “儿子,我已经打听清楚了,那黄先生受了伤正在家里养着病呢。听说是路上遭了劫匪,腿差点儿都被打断了。”郑氏刚听到消息的时候,心里着实地幸灾乐祸了一会儿。后来想到两家还是未来的亲家,不好显得太过凉薄,才强忍着跑了回来。

  这就是他的命!当年不是看不起她吗?不是看不上她吗?如今又如何?娶了个短命鬼,生了个赔钱货,到头来还不是差点儿连命都丢了?想到这个,郑氏的脑子忽然就灵光了起来。

  “儿子,你说黄家这丫头是不是生的一副克夫的命?她娘死了,家里的老仆也死了,现在她爹也差点儿死了。可见这丫头命不好,要不,咱把亲退了吧?”

  李正气得抚额,他怎么会托生在这样一个蠢妇人的肚子里?他竟然有个这样愚蠢的母亲,他气得把桌上的杯子直接扫落在地,“娘你在胡说什么?无凭无据地就叫我退亲,叫村子里的人都怎么看我?我秋闱还需要保人,你把黄先生得罪了,谁来给我当保人?您还要不要我出息了?与其这样还不如我现在就回家来,也不必去什么书院学习,我直接回来种地好了。”

  郑氏被李正说得缩了缩脖子,她想了想,事情确实如他儿子所言,黄家村就黄先生一个举人,又是与他家亲近的,与其到别处另寻人还得搭上一大笔礼钱,还不如直接请黄先生当保人来得便当。再说他儿子救了他家女儿,他还不得上赶着来给她儿做保人?看来之前还是她想岔了。就算是要退亲,也该等他儿中了举人了再提。

  郑氏笑道:“还是我儿聪明,娘就想不到这些。只是。。。。。。”,郑氏想起家里的情况,也是发愁。儿子要到省里赶考,路上的盘缠倒是能凑出一部分,可是到了省里总要租个合适的小院子才好静心读书,可是租房子的钱从哪儿出?难道要叫儿子露宿街头?想想她就难受。

  “儿啊,娘打算明日回你舅舅家借些银子给你当赶考的盘缠,正好你明日学院休课,你可愿跟着娘一块儿去?”郑氏有个兄长叫郑长生,就住在邻村。家里条件还过得去。哥哥多少念着兄妹之情,她去借钱的时候多数都能借给她一些。但她嫂嫂的抠门那是远近闻名的,借钱之事却是不能叫她嫂嫂知道的。好在她嫂嫂只生了一个闺女,又一心爱慕正儿,若是正儿能跟着去,借钱之事十之□□都能成。

  李正哪里不知他娘的心思?若没有黄姣家的事情他一定就跟着去了。但现在事情还没有个结果,他哪里有心情去惦记别的?而且若是事成,他哪里还需要再到外面去借银子?

  李正耐着性子道:“娘,您明日回我外祖家,莫要提借钱之事。盘缠的问题我会想办法解决。”

  郑氏可想不出她儿子能有什么办法,所以并未在意,只一心收拾明日回娘家的东西去了。

  李正自打与他表哥刘守成约定好,待回了家后一夜辗转难眠。情绪里既有兴奋又有惊怕。第二日他一大早就迫不及待地起来在屋子里踱步,郑氏喊他去上学,他也以身体不适为由推拒了。

  直等了一天都快过去了,村东头才传来吵闹的声响。

  当时李正只觉得一颗心“呼腾、呼腾”地跳得厉害,可他又不敢凑得太近,怕露出他的心虚叫人瞧去。刘守成多日无消息,李正猜到可能是事成了,而且时到今日他也实在等不得了,这种有事情悬在心头放不下的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所以他才叫郑氏前去瞧瞧看看黄立诚到底死是没死。

  谁知郑氏一回家就给他带回这样的一个消息?竟然没死?

  怎么可能没死?黄立诚往日都是与李伯二人赶着驴车回家的。两人都上了年纪,表哥刘守成却是正当壮年,而且据他说,动手的最起码也会有五六人。五六个壮年对两个老弱病残,怎么想他都不认为会有其他的结果。

  可是现在事情就是这么奇怪,那黄立诚竟然没死?

  事情到底是如何发展的?李正心里焦急难耐,直想立刻就跑进县城把表哥找出来问一个清楚。

  黄姣坐在梨花木的椅子上喝茶。刚吃了回锅肉,需要用茶来解解腻。陆池不慌不忙地拿起茶碗喝了口水,虽然茶味粗糙,但好在有美人佐茶,这茶品起来就多了许多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