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雍正的锦鲤妃第19节(1 / 2)





  胤禛曾经以为自己一辈子都不可能对一位女子说出那些肉麻兮兮的情话,此时刚刚看见年若兰面露委屈与不安,便连忙柔声安慰她道:

  “人无完人,又有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生病的?知道这件事情以后,我只会更加疼惜你,以后也会好好的照顾你。

  我根本不会在意你刚才所说的事情,更不会因此嫌弃你。你不要一个人胡思乱想,令自己平添烦恼。

  再者,你的这个病只要好好调养,便不会有大碍。你放心,我又不是那等色*急之人,即使将来你入了府,我也不会迫你与我同房,做任何伤害你的身子或令你觉得害怕的事情,更不会让你冒险为我孕育子嗣。”

  他的小姑娘年纪还小,情窦未开,他自然会慢慢的教会小姑娘该懂得的一切,带她一同领略巫山之欢、云*雨之乐,让她懂得何为男*欢女*爱、情痴爱*欲。

  他要的是与年若兰灵犀相通、两情相悦,他不仅要小姑娘娇媚动人的身子,更要得到她那颗宝贵的真心,又岂会只利用若兰满足他的欲望,供他片刻的欢愉,而令小姑娘害怕他呢?

  胤禛心中打算得虽好,但他这番心思年若兰却全然不知。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年若兰皆被父母兄长保护得太好了,从来也没有人与她详细说过男女之事。

  因而,直到现在年若兰一直误认为与夫君同房的意思便是与夫君同睡在一间屋子里,至于夫妻之间具体要做些什么事,如何才能生出粉嫩可爱的小宝贝,年若兰便不得而知了。

  年若兰原本也没打算要冒着性命危险怀孕产子,因而对这些事自然也没有什么好奇心。

  听闻胤禛说既不会迫她同房,也不会让她怀孕生子,年若兰越发放了心,认定胤禛的想法同她皆是一样的。

  年若兰笑道:“王爷能这样想,如此体谅若兰,若兰便放心了!眼下既然皇上已经下了指婚的旨意,如此安排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待日后……”

  年若兰正欲同胤禛细说自己嫁入雍亲王府为侧福晋以后的打算时,却忽见马车停了下来,而后便听见苏培盛在外面禀告道:“启禀主子,藕园已经到了。”

  胤禛笑着对年若兰道:“你在宫中折腾了好几日,一定十分疲惫。如今既然已经到藕园了,我这便送你回去休息吧。”

  胤禛一边说,一边亲手为年若兰带上了面纱,自己先踩着苏培盛放好的脚凳走下马车以后,方才回身将年若兰扶下了马车。

  守在门口的几个小厮见自家小姐终于回来了,连忙过来向年若兰行礼请安,又有小厮一路飞奔进府内告诉管家与伺候年若兰的两位大丫鬟小姐回府了。

  年若兰正欲感谢胤禛送她回家,并且向他告辞,不成想胤禛却道:“你的父母兄长如今都不在京城家中,你之前在宫中又病了几日,我不放心你自己一个人回去,还是我送你进去吧。

  一会儿等太医院的刘院判到了,让他为你诊诊脉,确定你的身子并无大碍以后我再回王府。”

  年若兰原本觉得胤禛将她从宫中接出来,又一路将她送到了藕园,这已经足够了,这会子听闻胤禛不仅要送她进去,还要再请太医院院判刘大人为她诊脉,不免有些心虚起来。

  如今既然康熙已经下了圣旨,将她指婚给雍亲王做侧福晋了,虽然如今他们二人尚未完婚,但让胤禛送她进去倒也没什么。

  年若兰担心的是刘大人身为太医院院判,医术自然比之前在宫里面为她诊脉的太医高明许多,倘刘大人为她诊过脉后发现了她出疹子的真正原因,会惹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年若兰指了指自己蒙着面纱的脸,尴尬的对胤禛笑道:“王爷方才也看见了,我脸上的疹子……已经好多了,恐怕不便请刘大人来藕园为我诊脉吧?”

  胤禛笑着摆了摆手,安慰年若兰道:“刘大人的人品医术我都是信得过的,况且刘大人与我也算有些交情,请他过来为你诊脉,待他说你平安无恙之后,我才能放心。”

  能得到康熙的赏识与看重,被册封为雍亲王,成为众位兄弟之中少数的几位亲王之一,胤禛向来思虑周全,从来不是鲁莽之人。

  既然胤禛敢在此时请太医院院判刘声芳来藕园为年若兰诊脉,胤禛自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胤禛自不会告诉年若兰他曾对刘声芳有救命之恩,因而,只要他嘱咐刘声芳一句话,刘声芳便不会对他人泄露年若兰的秘密。

  年若兰对胤禛有种莫名的信任,既然胤禛已经将话说到了这个地步,年若兰也不便不再坚持了,只乖巧柔顺的点了点头,柔声对胤禛道:“

  既然王爷都已经安排好了,便按王爷的意思办吧。若兰多谢王爷关怀照顾,有劳王爷了!”

  年若兰一边说,一边向胤禛福了福身,却被胤禛托着她的手臂将她扶了起来。

  胤禛低头望着面前娇小玲珑、身高只到他肩膀处的年若兰,柔声对她道:

  “今后你我便是一家人了,若兰不必对我如此客套,为一点小事便向我道谢行礼,倒显得咱们之间生分了似的。”

  年若兰却道:“王爷对我这般照顾,我自然是要记在心里,好好感谢王爷的。”

  胤禛听闻此言,脸上的笑容越发温柔了些,深邃明亮的凤眸之中带了几丝暧昧,故意略微低了些头,靠近年若兰一些,笑着对她道:

  “记在心里便是,感谢倒不必了。”胤禛说话的嗓音比平日里略微低沉了些,脸上的笑容颇有深意。

  年若兰不自觉地向后退了一步,心中不免有些疑惑:王爷怎么变的怪怪的,说话的语气和脸上的神色都让她莫名的心跳加快,实在是咄咄怪事。

  看来,她以后还是远着王爷一些比较好,至少要和王爷保持三尺左右的安全距离,才能让她像从前一样心静如水。

  当年若兰与胤禛一边说话一边走进藕园的时候,秋燕与夏荷正在屋子里淌眼抹泪的发愁,既然听闻小厮跑进来说年若兰终于回了府,如今都已经到大门口了,顿时惊喜交加,连忙擦干脸上的眼泪,向门外跑去。

  当日秋燕与夏荷两人送她们家姑娘年若兰到宫门口参加初选的时候,还以为年若兰会像夫人告诉过她们的那样很快便会被撂牌子出宫了,可是,她们二人带着一众护卫在宫门口左等右等,也不见她们家姑娘出来。

  秋燕与夏荷使了银子,仔细一打听方才知道原来她们家姑娘不仅没有被撂牌子,反而还通过了初选,需得在宫中住上几日,待殿选过后方才知道是否可以出宫回家。

  秋燕日日派小厮前往宫门外打探消息,可却一直未能打听到什么有用的结果。如今听说年若兰终于回来了,两个丫鬟自然万分欣喜。

  秋燕与夏荷尚未跑到半路,便看见年若兰与胤禛带着几个随从向内院走来。两人从小与年若兰一处长大,服侍年若兰多年,对年若兰可谓忠心耿耿。

  两人接连担心了几日,如今一见到年若兰,当即便红了眼睛,险些喜极而泣,却又念着年若兰一向不喜欢哭声,这才勉强又将眼泪给憋了回去。

  秋燕与夏荷赶忙跑到年若兰身边,先上下仔细的打量了年若兰一番,而后才想起来向年若兰与胤禛行礼请安。见年若兰这几日清减了不少,两人心中又不免一阵心疼。

  年若兰连忙伸手将秋燕与夏荷拉了起来,笑着安慰了二人几句,又随口问她不在这几日,藕园之中可曾发生过什么要紧的事。

  秋燕摇头道:“姑娘不在家中这几日,家里倒不曾发生什么事。

  只是奴婢们担心姑娘,使了银子去宫门口打听,却只在前几日打听到姑娘通过了初选,要等待殿选结束之后才能知道姑娘是否被留了牌子,何时可以出宫回家,其余便什么信儿也打听不到了。”

  夏荷也在一旁道:“幸好现在姑娘总算是回来了!老爷、夫人与大爷、二爷若是知道姑娘终于平安出了宫,不必嫁给宫里的贵人做妾,不日便可回湖北家去了,还不知如何高兴呢!”

  站在年若兰身后的胤禛不禁皱了皱眉头,心里顿时升起一股怒火,觉得秋燕与夏荷两个丫鬟可真是越大越没有规矩了。

  话说他还站在这里呢,这两个奴婢竟然便敢撺掇着年若兰回湖北家去了,更口没遮拦的说些什么不必给宫里的贵人做妾的胡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