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3节(1 / 2)





  三皇子走过来,道,“李大人,我最近功课上有些疑惑,想劳烦大人替我看一看。”

  李玄颔首,他毕竟教过几个皇子一段时日,挂着老师的名头,自然不能一口回绝。更何况,自从直到阿梨的身世后,他也下意识地观察了几位皇子,大皇子莽撞,二皇子心思深沉,倒是三皇子,还看不出什么毛病。

  既然注定要卷进去,倒不如占据主动权。把选择的权利交给旁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这种觉悟,李玄是没有的。

  也无需有。

  三皇子闻言一喜,赶忙把自己的疑惑一一道来,李玄俱淡淡替他解了疑惑,适当深入几分。

  他自小便读书,与那些指望着祖荫的宗室子弟不同,一步步都是自己走出来,当初在国子监时,便靠着一手文章,不声不响将世子的位置拿了下来。做官后虽在做学上少了些功夫,但偏后来有了个专门做学的岳父,为了投其所好,便又捡起来几分。

  但不管如何,以他的造诣,教导三皇子,是绰绰有余的。

  他几句话,三皇子便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受教地直点头,“圣人的话,原来是这个意思。”

  这时,太监进来,请几位皇子过去面圣。

  太监一开口,原本一脸不屑看着便宜弟弟自降身价,讨好臣子的大皇子神色一滞,露出几分紧张。一旁一直未开口的二皇子,也难得脸一白。

  李玄瞥了眼,心知皇帝对自家几个儿子一贯严厉,溺爱是别想,打板子罚跪都是常有的事。

  太监恭恭敬敬催促,“殿下们请吧,陛下还等着考较殿下们的功课呢。”

  以大皇子为首的几位皇子,这才磨磨蹭蹭踏出了偏殿的门,朝太和殿去了。

  偏殿门被关上,李玄才垂下眼,忽的有些庆幸,幸好阿梨是女孩儿。公主总还是比皇子好的。

  虽不见皇帝格外疼爱哪个公主,可比起对皇子的严厉,却实打实好多了。

  李玄独自坐了大约一盏茶的功夫,太监便来请他过去面圣了。

  他过去时,几个皇子恰好从太和殿主殿出来,依旧是大皇子为首,面色发白,魁梧的身子仿佛摇摇欲坠的样子。身后的二皇子亦不大好,唯独走在最后的三皇子,倒还面色沉静,还悄悄冲李玄点头打了招呼。

  李玄从容经过几位皇子,踏进太和殿主殿,长身一拜,不失恭敬道,“微臣李玄,见过陛下。”

  皇帝摁着额,神色不大好看,摆摆手,道,“起来吧,赐座。”

  太监送上圈椅,便陆陆续续退了下去。

  皇帝瞅了眼李玄,忽的开了口,“朕记得,第一次见你,是在国子监。你作的一手好文章,那时候你几岁来着?”

  李玄不知皇帝怎么忽然有心思回忆往昔了,面上却不露端倪,答道,“臣十七。”

  皇帝一听,再想到方才几个儿子的表现,大儿子脑子里没货,二儿子倒是一肚子小心思,只可惜心思不在正道上。也就小儿子还得用些,可却还是太小了。皇帝禁不住摇头。

  若不是当年……罢了,再提也没用了。

  皇帝索性不去想了,丢开那些事,抬起脸,看向下首的李玄,“说吧,来见朕是为了什么事?”

  李玄起身,从容作答,“是为了苏隐甫杀妻一案。”

  皇帝一听,神色便淡了下去,身子仿佛松弛下来,靠坐在椅背上,实则连神情都凝固着,沉声道,“说吧,查出什么了?”

  李玄垂下眉眼,淡声道,“经查,谢氏长女、苏家长媳谢云珠自幼体弱,微臣审问过当年涉事的大夫,当年谢云珠所用的药渣也已一一查验,均证明一点,谢云珠乃正常病亡。苏隐甫杀妻一案,一无人证,二无物证,三谢氏族人、谢氏独女均无指控,所有证词证言证据均在此,请陛下明察。”

  他说罢,太和殿便是一寂,连伺候茶水的小太监,都察觉到了皇帝的怒气,吓得腿一软,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却正是这扑通一声,令皇帝顿时大怒,一把拂开桌案上的砚台,啪的一声砸碎在地上,墨汁四溅,弄得地上一片狼藉。

  李玄见状,缓缓跪了下来。

  小太监吓得不轻,连声磕头,“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皇帝闭眼片刻,压住心头那股怒气,沉声道,“给朕滚出去。”

  小太监如同获救了般,赶忙退了出去,太和殿的大门旋即被关上。

  李玄跪着,目不斜视,姿态谦卑,可却没开口请罪。

  皇帝心知李玄是什么性子,看上去温和沉稳,实则固执得犹如一块顽石!先前生了公主的容妃还有意让他尚主,得亏他当时没答应。一是爱才,不舍得李玄尚主,日后仕途便到了头。二也是疼女儿。

  顽石一样的郎君有什么可嫁的,固执地要死!

  皇帝被气糊涂了,胡七八糟想了一堆,才回过神来,怒不可遏,竟笑出声了,“李玄,这案子你办得了就办,办不了就滚!真以为朕只有你一人可用了?朕最后问你一遍,苏隐甫杀妻一案,是否确有此事!”

  李玄抬起脸,直视皇帝,道,“回陛下的话,苏隐甫杀妻一案,并无此事,乃是冤案。一无人证,二无物证,微臣不敢判下冤假错案,有违微臣本心,也对不起陛下当年知遇之恩。”

  皇帝生生被气笑了,指着李玄道,“你还记得朕对你有知遇之恩?你若不说,朕还以为,你就记得苏隐甫是你岳父了呢!没有人证物证,可他苏隐甫有动机,他与殷擎有不可告人的私情,又岂会对谢云珠有情!那些信,要朕一封封念给你听吗?!”

  李玄冷静回话,“苏隐甫与殷擎确有私情,但却不能证明苏隐甫便有杀谢云珠的动机。天下夫妻,琴瑟和鸣者少,能相敬如宾,已是难得。苏隐甫对谢云珠没有情,可他也不必冒着得罪谢氏,事情暴露的风险,杀了谢云珠。谢云珠去世时,殷擎已死,更不可能与他重温旧梦,他没有必要杀谢云珠。陛下为何认定,谢云珠一定死于苏隐甫之手?是陛下的偏见,还是陛下手里有微臣没见过的证据?!”

  李玄这话,说到后来,几乎没了对皇帝的恭敬,只余逼问。

  皇帝被彻底激怒,失去理智,随手抓起案上的白瓷笔山,一边狠狠砸出去,一边怒不可遏道,“偏见?朕对他苏隐甫有偏见?他一个欺世盗名之辈,装着一张良善的脸,欺骗无辜的小姑娘,朕凭什么不能对他有偏见?!他哄着谢云珠嫁给他,却不肯一心一意对她,沽名钓誉之辈!你可知,她出嫁那日,朕去见她,她满心欢喜的说,她喜欢苏隐甫,得嫁良人,她很欢喜!这便是她的良人!苏隐甫算什么良人!”

  皇帝吼吧,殿内气氛仿佛凝固了一般,李玄的心里,却是一松。

  额上的血流过鼻梁,肩上也还疼着,这都是方才被那笔山砸的,李玄却浑然不顾自己身上这些伤,低声再一遍确认,“陛下是为了谢云珠?”

  皇帝本无意说这些事,当年是他不肯娶谢云珠,可进宫的人变为谢云怜后,也是他不顾脸面,未曾告诉任何人,低调去了谢府,却得了谢云珠那一番话。

  一贯在他面前温柔和善到,一度令他觉得假的小娘子,就那样含着笑,双眼明亮告诉他,她喜欢苏隐甫,嫁给他很欢喜,也请他好好对待她的妹妹

  皇帝不愿回忆那些,可既然已经说了,他也不怕什么,直接道,“是。朕与谢氏有旧,苏隐甫负她,就要付出代价。不管人是不是他害的,他都有罪。你现在懂了,领旨下去办案吧。”

  李玄微微闭眼,再睁开时,眼中一片清明,长磕而下,沉声道,“微臣有一事禀告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