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节(1 / 2)





  “你是侧妃,怎能与旁的人一概而论。”季卿微笑说。

  贺兰春娇哼一声:“侧妃难道就不用在王妃面前执妾礼了吗?”她手指抚在膝上,嘟囔了一声:“我这辈子还未曾与外人行过大礼。”

  这话太孩子气了,叫季卿忍不住笑出声,想着到底是娇生惯养的小娘,受不得一点的委屈。

  “王妃为人大度,你便进了府也不会为难你。”季卿温声说,语中带了安抚之意。

  贺兰春瞪大眼睛,娇声说:“这话王爷自己说的可信?”她轻哼一声:“左右我也得进您的府,您何必用这话来哄人。”

  她声音实是又娇又软,叫季卿喉结不自觉滚动了一下,眼中一抹犹豫之色掠过,贺兰春托腮冲他一笑,她正是春花灿烂的芳龄,这一笑既有娇柔入骨的媚色,又透着少女天真,叫人心不由软的一塌糊涂。

  季卿露出自嘲的笑,他待女人素视作玩物,哪曾用过心思,不想这小姑娘一娇一嗔便叫他软了心肠,竟有些舍不得叫她为难,可见英雄果真难过美人关。

  “待你进府后我为你请旨可好?叫圣人赐下封号,虽不比王妃尊贵,却也相差不离。”

  贺兰春未曾露出季卿所想的惊喜神色,她歪着头,娇嫩的红唇微翘着,阳光透过窗户纸照进屋内,使得她白皙的肌肤增添了几许暖色。

  “这是王爷给我的补偿?”贺兰春笑吟吟的开口问道。

  季卿勾了勾嘴角:“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我以为在没有什么比王爷亲自迎亲更来的体面。”贺兰春娇声说道,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季卿。

  季卿未曾想到贺兰春要的竟是这个,不由一怔,一个封号竟比不得他亲自迎亲吗?他心中微微一动,看了一眼少女明媚的脸庞,终究将那份犹豫深掩在眸底。

  “明年你及笄后你大哥会为你送嫁,我会率军在幽州境外迎你进城。”季卿轻声说,到底还是心软了一下,他虽不能前往洛邑迎亲,可率军相迎亦是一份看重。

  ☆、第11章 第 11 章

  季卿在洛邑逗留一事王妃魏氏是知情的,更知他所图为何,以妻子的身份她当然不愿意见季卿纳妾进府,但以中山王妃的身份,对季卿纳贺兰家女娘进府一事却生不出半分怨怼,有道是夫贵妻荣,若能得贺兰氏相助这一条走的必将更稳,来日成事她的身份更是贵不可言。

  “王妃,奴婢已打听到了消息。”一个侍女满面惊惶的进了屋。

  魏氏微微皱眉,刚想张口斥责,见她脸上神色慌慌,便道:“急什么,有话慢慢说便是了。”

  那侍女轻应一声,她在魏氏跟前很有几分脸面,也因她为人持重才会在一众陪嫁的侍女中得了魏氏的信任,是以察觉自己的失态,眼中便露出几分愧色。

  “槐实怎么说的?王爷定下的是贺兰家哪个女娘?”魏氏不紧不慢的问道,她虽不介意府上多一个侧妃,却也需知来者是谁,知己知彼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南烛敛首回道:“奴才失态了,还请王妃恕罪。”待请罪后,她才轻声道:“定下的是贺兰家的九娘子,是贺兰老爷子嫡幼子的嫡女,尚未及笄,说是姿容不凡,性子是否柔顺槐实却是未直说,只说那九娘子在家中很是得宠。”

  魏氏微微皱眉,所有所思的道:“竟是嫡出吗?”

  她面上虽未曾露出沉色,可厅内的侍女却皆是翼翼小心,不敢发出半点响动,直到魏氏口中发出一声嗤笑,打破了满室的沉寂。

  “贺兰家倒是舍得下血本,看来是极看重咱们王府。”魏氏手指抚在细瓷盖碗上。

  “王妃,可还要奴婢再去打听一下?”南烛低声问道。

  魏氏抬手掸了下手指:“不必了,免得生出事端了,此事咱们心中有个数便够了,你且去王爷那走一遭,便说魏王府送了陈年女儿红,请王爷晚上过来用膳。”吩咐完后魏氏打发了人下去,只留了奶娘徐嬷嬷在厅里说话。

  “这回李氏可有了对手,就不知那贺兰氏是什么性子,若是针尖对麦芒可就有好戏瞧了。”魏氏与徐嬷嬷说,掩唇一笑,眸中冷光闪过。

  徐嬷嬷眉头微皱,低声道:“就怕狼没驯服又来了虎。”她目光落在魏氏的小腹上,嘴唇微微阖动,犹豫了一下才道:“您听奴婢一句劝,对王爷多用些心,将他的心拢回来也好早日生下小世子,到时又哪有李侧妃的得意日子。”

  魏氏闻言眸光闪了闪,眼中郁色一闪而过,她轻抚着自己的小腹,眼中露出了几分怨恨之色,她何尝不想早日怀上身子,只是自七年前她滑胎后腹中便在没了动静,可恨她那婆母以她无出之由处处抬举李氏,若非她有魏王府做倚靠,只怕早就让老王妃以养病为由打发到别庄去了。

  “只闻新人笑,哪见旧人哭。”魏氏忍不住冷笑一声:“王爷的心不在我身上,我便是伏低做小又有何用。”

  魏氏见徐嬷嬷面露难过之色,便微微一笑:“嬷嬷不用为我担心,待贺兰氏进府后咱们的好日子便来了。”

  徐嬷嬷明白魏氏的意思,她轻轻一叹,她又怎可能放得下心,人又怎可能百无一漏,就像她们以为进府的会是贺兰家的庶女,谁知却变成了嫡女。

  “王妃,贺兰氏是嫡出,听南烛打听回来的消息,她又颇为受宠,若是照旧行去母留子之事只怕将来不好善了。”

  魏氏淡淡一笑:“嫡女岂不是更好,贺兰氏虽说已落魄,可到底也是经历了三朝的世家,贺兰氏所生的孩子论生母出身自是比李氏尊贵,到时记在我名下便占了一个嫡字,大郎又拿什么来比。”她见徐嬷嬷目露忧色,便温声道:“女人生产本就是过一道鬼门关,她若过不去只能怪她自己不争气,贺兰家还能追究到我们身上不成,嬷嬷实是多虑了。”

  “您可想过若是那贺兰氏非是好拿捏之人,这个法子可就行不通了。”徐嬷嬷沉吟片刻道,到时看真是前有狼后有虎,叫人进退两难了。

  “若如此便是叫她们鹬蚌相争,咱们得渔翁之利。”魏氏轻声说,唇角微微一翘:“老王妃可不会瞧着贺兰氏在府中得意,嬷嬷忘了不成,老王妃的胞姐可是死在了昭帝的手上,她可是对贺兰一族痛恨非常,王爷进京之时前去拜别老王妃可都未曾得她一见,您以为贺兰氏进府后的日子又能如何好过,她若真是个聪明人便知该与谁联手。”

  徐嬷嬷未曾想她竟策无遗算,当即道:“是老奴多心了,还是王妃心有成算。”

  魏氏笑道:“若连这点成算都没有,我只怕早叫老王妃与李氏联手啃得骨头渣都不剩了,不瞒嬷嬷说,我倒是盼着那贺兰氏能聪明一些,一个子嗣,哪个肚子里不能生出来呢!也不是非她贺兰氏的肚子不可,我倒想留着她斗倒李氏,等腾出侧妃之位迎了我魏家的女娘进府,到时要什么样的孩子没有呢!”

  魏氏起先便盯上了侧妃之位,想为季卿纳了娘家庶妹进府,只可惜此事季卿未曾应允,她才不得不将主意打到了要进府的贺兰氏身上,想着日后去母留子,抱养了她的孩子在膝下,只是那样的孩子到底与她没有半分骨血关系,她不免怕养出一个白眼狼了。

  “且等那贺兰氏进府后品品她的心性再议这些也不迟,若是个聪明的便留了她与李氏相争,若是抬不起来的,便依照之前的咱们说的去办,她那样的年岁,进府也不过刚刚及笄,便是想怀上身子怕也是难事。”魏氏漫不经心的说道,突然又想起了一桩事来:“世家教养女娘与小门小户极是不同,那贺兰氏进府怕也不会心急有孕,免得像李氏一般伤了身子骨,到时给别人做了嫁衣。”

  提到这桩事徐嬷嬷便笑了起来,眸中寒光闪烁:“您说的极是,昨日老王妃又为李氏又召了大夫进府把脉,可惜她生大郎君的时候元气伤的狠了,五年过去也未能调养得当。”

  魏氏撇了下嘴角,轻蔑一笑:“若非老王妃为了叫李氏压我一头叫她小小年纪便受了生产之苦,如今她也不用遭这份活罪。”

  “老王妃到底是出身不显,见识短浅了些。”徐嬷嬷眼皮一垂,语气中难掩蔑色。

  魏氏呷了口茶道:“怪只能怪祖父那时年老糊涂识人不明,这才给公公聘了这么一个媳妇回来,不过也难怪,祖父到底是没念过什么书,怎知聘媳聘贤的道理,若非他人家随着武帝一同打天下,如今怕是还在田间耕种呢!”她口中发出一声嗤笑,又庆幸道:“好在王爷没一处随了老王妃,若不然中山王府如今也是立不住脚了。”

  徐嬷嬷应和着魏氏的话,极是赞同,在这一点魏家可就要高明多了,都是随着武帝一同打天下起家的,可瞧瞧魏家聘回来的媳妇,个顶个的能干,心思也都灵巧,在瞧季家,就因吃了读书少的亏,不知闹出了多少笑话。

  魏氏瞧不上老王妃李氏,孰不知老王妃亦是瞧她不上,此时李侧妃正在厚德楼陪着老王妃说话,无外乎也是因为季卿要纳贺兰家女娘为侧妃一事。

  “我听说那贺兰氏年纪可小着呢!王爷如今膝下只得大郎一个子嗣,便是纳妾也该是纳了好生养的回来,也好为王爷开枝散叶,那贺兰氏才多大年纪,尚未及笄,怕是身子骨还没长开呢!”李侧妃与老王妃说,因是老王妃的侄女,她说起话来便少了许多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