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9章木匠也有绝活





  李康忍住心头的不快,敷衍了两句就走出来,心里这时候已经对王洪义判了“死刑”。

  王洪义,你个王八蛋,叫你为难为难何信的,你居然将那套最好的家具给了何信,简直是丧心病狂啊,就是为了讨好何信也不用这样吧。

  李康自认为对得起王洪义,他将王洪义的这种行为视作背叛,拿起手机就像痛骂他一顿,可是一想这事透着蹊跷,里面一定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于是问了几个人,最后拼凑出真相来。

  王洪义已经被紧急停职,不过没有被开除,而是被发回原来的岗位——木匠。

  而之前孙处长都已经准备开除王洪义了,是何信的说的话,才保住了王洪义。

  这一定是用这套家具挽回的,好你个王洪义,居然为了自己不被开除,用自己给娄院长安排的新家具,该是,那是我呕心沥血,贴出去多少人情才换回来的。

  李康这时候将王洪义恨得要死,根本没想他才是造成这件事情的罪魁。

  不行我要去问问娄院长……转念一想,李康觉得这也是一件好事,娄院长说不定会忌恨何信,进而打压他,那么不等于帮自己出头吗?

  李康很快将目标瞄准了王洪义,他想起件事,立刻拨出电话:“牛处长啊,我李康啊,有个事你知道了没,就是我的那个老乡王洪义,他这人不着调啊,得罪了人,被打回原形了,我这不是想着我前些天还帮他跟你打招呼吗?想起来没?”

  电话对面正是“牛魔王”牛庆海,牛庆海这样的人怎么不知道王洪义走了背运,得罪了何信呢?

  你小子别是想那我当枪使吧?

  听了几句之后,他才知道,李康是迁怒于王洪义,根本不拿他当朋友了,想要断了王洪义表弟的饭碗。

  这虽然在牛庆海的职权之内,可是牛庆海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打发的,他想来想去,还是先缓一缓再说。

  不过牛庆海也没有料到,王洪义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很快就有人知道,王洪义得罪了何信,被一撸到底,继续做木匠,自然也有有心人惦记上小王这个合同制保安……

  半天功夫,牛庆海就不得不作出安排,王洪义的那个表弟就待岗了。

  冯润一边帮何信搬运书籍和办公用具之类的,一边也竖着耳朵呢,这消息立刻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经历了两年多冷遇的冯润早已通晓人情冷暖,感同身受,第一时间就告诉了何信。

  沉吟片刻之后,何信说:“请他们兄弟俩过来,我请他们吃个饭。”

  冯润大惊,这是大忌啊,人家为了你处理的王洪义,你马上请人吃饭,这不是让孙家平之流里外不是人吗?

  冯润的说辞何信摇摇头:“我私人请他们吃饭,这又什么好说道的,再说我何信请人吃饭还要他们批准啊?”冯润觉得何信这半天功夫又好像增加了威势。

  其实这很正常,何信背靠着大树,龙老的神来之笔和娄石昆的推波助澜,都将何信硬推到一个众人不敢惹的地位上去,何信高高拿起,轻轻放下原本是心软,可是架不住别人不是这样的想的。

  大凡一个底层人员惹到高层,势必遭受到打压,甚至出局,可是王洪义偏偏没有,这让有心人不得不遐想联翩。

  要么龙老憋着大动作呢,要么就是何信会做人,会做官,手段高明。

  冯润离得最近,自然也是潜移默化感觉到何信给人印象的改变。

  正如听到刚才那段话,冯润就自动脑补成何信准备雪中送炭,不仅挽回了自己的恶名,还一拉一推想要收买人心。

  王洪义正为表弟的事情犯愁呢,听说何信请吃饭,连忙心怀忐忑的带着人过来,四人其实就在小食堂里吃的,自然落到了很多人眼中。

  王洪义和她表弟自然努力表现,喝的有点多,话也多起来。

  “何秘,你可能不相信,其实做木匠我是最高兴了,不是我吹啊,我这首木匠活走到哪里都是大师傅,杠杠的,我挺烦这管理了,到处要装孙子,还多是小事琐事,一个处理不好倒霉的就是我,还不如做木匠轻松呢。”

  他表弟原本很腼腆,喝了点酒其实比王洪义还话痨,一个劲地夸王洪义是祖传的好手艺,祖先还修过圆明园,手里有绝活……

  说着说着,这绝活就明了了,原来他们家是专门起大梁的,也做古家具修复,修复的材料多是做大梁过程中切下来的小块,渐渐的就出了名,民国那会,燕京的老旧家具行里“王家”就名贵家具修补匠的代名词。

  何信心说,这还真印证一句话,“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那老王,你看龙校长那张书桌能修复好吗?你现在这样行吗?”

  王洪义红着眼珠:“怎么不行,叫我表弟搭把手,我保证修旧如旧,补新如新。”

  哈,又是这句,何信信了,这就是以前老规矩的修补匠通用的行规,也可以作为广告用。

  带着两个微醺的木匠到龙老那里修三早书桌,龙老要不是相信何信,早把人轰出去了。

  “龙校长,你就擎好吧,我保证做好。”

  王洪义的做法和一般的修复不一样。

  何信学过的学院派的做法是,首先摩描出结构图,然后整体进行清理,清理的过程中对一些虫蛀、缺损进行修补,一般也都是老粉为主的修复黏合剂,修复之后就是打磨上漆抛光,一系列工作都不破坏原有的结构。

  这样的缺点是很多古代木制品都不再能拆开来,如果是复杂的结构,内部如何根本搞不明白。

  而王洪义的手法不一样,他自己动手,让表弟在一旁记录,画画写写都是一些人看不懂的记号和符号,加上少量的文字,估计是家传的秘法。

  一开始,王洪义就用上很多种工具,将整张桌子慢慢拆下来,越拆越快。

  何信很想出言阻止,可是龙老爷子一动不动的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