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4节(1 / 2)





  紧接着陶父病倒,花了很多钱还是撒手人寰,那时原主才一岁,而陶父留下的最值钱的房子竟然没付慧珍的份。付慧珍怨上陶父,这份怨渐渐转移到了原主身上,因为原主的五官真的有陶父的影子。

  这段婚姻给她的是虚弱的身体、寡妇的名头、得不到遗产的嘲笑,她厌恶这段婚姻,连带也厌恶原主这个婚姻的产物。她留下原主纯粹是因为这样才有理由留着那栋房子。

  后来她改嫁,陶军不肯叫妈,敌视她。她应对新的婆家,和新的丈夫磨合,艰难地当着后妈,憋屈的时候自然只能对原主发泄,抱怨拖油瓶害了她,否则她能找到更好的男人。时间久了,她自己都相信了这个说法。

  等她调理好身体依然无法怀孕的时候,她就更怨恨原主害她伤了身子,生不了孩子,让原主小小年纪就去外面捡垃圾,洗菜洗衣服帮着做饭。

  几年后龙凤胎出生,龙凤给人的感觉就是祥瑞,整个市都很难找到龙凤胎,婆家人欢喜不已,陶国安对她也好了很多,她的日子好过了,直接就把龙凤胎当成了她的福星。

  这些生活的自然转折,巧合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陶睿成了付慧珍眼里的扫把星。也许她还从训斥原主的过程中得到一丝快意,报复没给她留遗产的前夫,时间久了习惯成自然,原主越忍气吞声,她越变本加厉,就演变成了陶睿穿过来那种情况。

  这些细微的心理情况,是陶睿曾研究过心理学才大致推出来的。他没什么证据,干脆不和陶奶奶说这么多,只大概说了下扫把星的事。

  陶奶奶一听就来气,拉着陶睿叮嘱道:“你以后千万别搭理她,她就是个脑子有病的。要是像她那么迷信,那我还说她是扫把星呢,嫁给我儿子才两三年就把我儿子克死了,你本事那么多都是被她克得在老家窝着出不去。

  还有她现在那一家子,继子考不上大学,开超市亏损,陶国安升不了职,双胞胎靠那姓骆的才找着工作,看着就不靠谱。

  你说她是不是扫把星?”

  陶睿错愕不已,没想到陶奶奶能这么解读。他还没说话,陶奶奶就叹口气继续说:“但咱们不迷信,不说啥扫把星福星的东西,人都是好好过日子的,性子好就过得好,性子不好就过得糟。

  有句话叫妻贤夫祸少,付慧珍她就是性子太差,就知道瞎作。

  行了,奶奶也不说你妈坏话,免得你听了不得劲。你记得别给她钱就行了。”

  两人也算是达成了一致,钱就先放陶奶奶那里,以后陶睿想用的时候就拿去用。陶奶奶知道犟不过孙子,心里是打算好等孙子一结婚就把钱给他买房子用。

  之后凌奶奶从医院回来后,两个老太太就聊了起来,等陶睿做好饭,她们已经一见如故,恨不得早认识几十年做一对亲密的姐妹花。

  不过现在也不晚,本来到了她们这个岁数想找合心意的人说话就不容易,这下遇上了,可不一下子就成了好朋友吗?

  陶睿被她们突如其来的友谊秀了一脸,任劳任怨地去给她们铺床,两个老太太商量好了要住一个屋多了解呢。

  这倒是让陶睿松快了一些,因为陶奶奶身体硬朗,可以陪着凌奶奶去医院。两人又有共同话题,他上班的时候,她们可以一起遛弯、一起看电视、一起说说年少时的青葱岁月,见着他们这些小辈还能一起打趣他们。

  陶睿见两个老太太都很高兴,特意去大伯家说了一声,让奶奶就在他这边住着。

  他现在全身心带班里的学生冲刺,他穿越这么多世,学过太多太多东西,自然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他带着学生用最高的效率学习,一天能顶别人三天。而且他还和学生关系好,谁有什么不开心的他都可以开解,完美化解了学生对未来的迷茫和紧张。

  十班学生渐渐有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全员考上本科,一个都不能掉队!

  现在什么组合都讲究一个团魂了,但在大家看来,哪的团魂也不如十班强,他们的凝聚力是真的太强了,围绕着陶睿形成不停旋转的陀螺,真正高强度地把高中三年的知识全复习了一遍。还有陶睿亲自划的重点,在高考前带着他们刷了数不清的题,让他们吃透题型上台讲解,把重点题型深深地印在的脑海里。

  到了高考那天,陶睿早早就提醒每个人带好考试用品,提前到达考点。同学们非常听话的出发,家长群里有家长略带忐忑地问了一句:【陶老师你看孩子们最近复习得好不好?】

  陶睿看了下家长的备注,是班里倒数几名的学生家长。要是一年前,他估计这同学有可能考不上大学,或者考个很烂的大学。但他带班后相当于高强度复习了一整年,连寒假都没放过,班里倒数的学生在年级上也能排不错的名次了。

  他直接在群里回复:【全班同学的状态都非常好,不出意外事件就没有问题。请家长们放平心态,这两天辛苦一下,别影响到学生,也别给学生吃喝特殊的东西,一切如常最好。】

  家长们纷纷表示听陶老师的。他们的孩子多上进他们看得见,这都是陶老师教导有方,而陶老师为学生付出多少心血他们是最清楚的,现在陶睿的话很好地安抚了他们焦躁的情绪,对高考结果多了一点信心。

  每一科考试之后,陶睿就大致知道卷子题目了,有不少题是他划重点范围之内的。要说他带学生高强度复习一年还有人掉队的话,那把他划的重点记住了,高考就不可能有人掉队。

  所有科目考完,他对学生的成绩已经信心十足。他的学生们更是喜气洋洋,一点不担心自己的成绩,还有好多同学说自己超常发挥了,连带家长都高兴了起来。

  到高考成绩公布那一天,全班学生更是兴奋坏了,陶睿的电话都要被打爆了!

  很快省里通知凌霄获得理科省状元,李天当初偏科那么严重,高考竟然考了省内第十。

  陶睿的十班原本是差班,但高考校内前十名却有五名出自陶睿的班级,十班所有同学全部超过本科分数线,瞬间成为明星班级。他们一中虽然是市重点,但这是五线城市,哪一届高三都没有一个班是全员本科的啊,陶睿和他的班级一下子就出名了!

  校长现在逢人就笑,要不是他慧眼识珠,让陶睿当班主任,现在哪能有这份辉煌呢?他特别有一种发现千里马的喜悦。只可惜陶睿一定要去京市深造,他怎么留都留不住,只能和陶睿说一声,将来但凡他想回来,学校一定热烈欢迎。

  本来孩子要读下届高一或下届高三的家长们都在打听陶睿呢,看陶睿是带高一的班还是高三的班,想把自家孩子塞进去。

  听说陶睿不干了,家长们都遗憾不已,就连学生们也遗憾不能跟着陶睿学习,和陶睿同一届的另外九个班里,更是有不少人感叹要是转到陶睿班就好了。凌霄不就是转到陶睿班了吗?一跃成了省状元。

  在大家这份遗憾下,陶睿家里那些事很快就传开了。因为谁都想知道陶睿这么好的老师为什么不干了啊,本以为是有好学校挖他呢,结果竟是被生母伤透了心?付慧珍是个什么玩意儿?!

  人多力量大,高中三个年级那么多家长打听这件事,陶国安、付慧珍两口子在市里都出名了,在高考结束这个暑假,总有人闲聊的时候聊起来,然后唾弃两句。

  因着这么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陶国安在邮局连个闲职都当不上了,被调到了最累的寄邮包岗位。每天需要扛包搬箱子不说,检查包裹物品还得细心,出了疏漏就扣工资,从早到晚要应付各种各样的人,遇到那脾气不好的,喷他一顿都有可能。工作琐碎的让陶国安想发疯。

  他们知道陶睿带的班那么厉害后,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如果以前没苛待陶睿,好好培养陶睿,现在陶睿肯定成就更高,而得到的荣耀都会有家人一份。

  付慧珍偶尔听到丈夫、儿女隐晦地抱怨声,心里后悔不已,她怎么能知道陶睿会那么多东西呢?陶睿从来也没说过啊。在她看来,陶睿不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特别沉闷的老师吗?怎么……就这么厉害呢?

  骆心雨建议她和陶睿修复母子情,这样陶睿以后出息了就是家里最大的人脉,结果他们发现陶睿的手机号都换了,而他们竟然再没有任何途径能找到人了,陶睿真的和他们再也没有关系了。

  第110章 老实人不当接盘侠(14)

  在陶家人到处找陶睿的时候, 陶睿已经带着学生到了京市。

  现在很流行研学旅行,小学生都有很多是师生一起去有意义的景点旅行的,十班学生这么争气, 陶睿干脆组织了一次毕业研学旅行。这次家长说什么都不可能让陶睿出钱的,大家计算了一下大致价钱, 每家拿了一万给陶睿, 告诉他不够再说。

  几十位学生,陶睿也没坐飞机, 带着大家坐动车去的京市,这样在车上的时候还能看看沿路风光,有的学生是从来没出过省的,这样一来比坐飞机好玩多了。

  到达京市, 陶睿又和他们一起商量怎么坐车、怎么订房、怎么安排一日三餐、怎么规划景点游玩路线。然后让大家集思广益, 出游都带上什么,去长城、故宫、博物馆、动物园等等是怎么个先后顺序。

  学生们商量着来, 有安排不妥当的时候陶睿也不纠正,然后在旅行过程中他们自然而然就遇到一些问题, 这时候陶睿再告诉你们怎样做更好。几次下来, 学生们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外独立处理事情的经验。

  这种经验对很多大人来说都不算什么, 但对于没离过家没怎么独立过的学生们而言,却加速了他们独立的过程。

  大家留下了好多笑容满面的合影,陶睿还请了专业的摄像师跟拍他们制成了纪录片, 可以说他们的高中生活真的一点遗憾都没有了,陶睿给他们的高中划下了最完美的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