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章(1 / 2)





  对于自己的前身,沈伯谦是没什么好话的,只能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但如今占了人家的身子(这句话好像哪里不对,算了,先不管这些细节),该负的责任还是要承担起来的。

  问题是,这位以前过得实在是不接地气儿,从小除了被严令读书光耀门楣外,记忆里对于其他事情真是所知不多。

  所以沈伯谦这次醒了之后,没动,继续装昏,竖着耳朵听着堂屋里众人的牢骚。

  听了好一会儿,才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个什么样的烂摊子。

  这事儿不大好办呀!

  沈家是从他爷爷那辈打外地逃难过来的,不是李家坪本家一脉。

  说是逃难,倒也不全是,因为沈家还是有些家底的,落在李家坪后,很快就置办了三十亩地,在本村绝对是中上水平。

  只是沈家人不懂种地,都租了出去,后来他爹娶了隔壁陈家坳的一个姑娘,也就是沈伯谦的娘,但一直没能融入李家坪。

  一是他爷爷一直以落魄的书香门第自居,但李家坪的人又不吃他这套。

  二是李家坪的人也看不惯他们一家子不事生产。

  明明家里有三十亩好地,全都租出去自己一点儿不出力不说,每年粮食除了口粮全卖了吃吃喝喝,年尾倒要靠着媳妇娘家过活,还赖着人家供他家孙子读书。

  李家坪世代都是本本分分务农的,没出过什么读书人,本来对沈家还是很尊敬的,但几年过去之后,李家坪的人就有些瞧不上沈家的做派了。

  ☆、第4章 陈家期望

  03-陈家期望

  但陈家却不是这么想的。

  陈家有个在这个时代称得上致命的缺陷——只有三位姑娘,没有儿子。

  又加上他爷爷、他爹有意无意的洗脑,话里话外都是等沈伯谦读书有成后,让他一人挑起沈、陈两家。

  所以沈家这些年真的把陈家老爷子指使的团团转,沈老爷子和沈父每天除了悲春伤月,就是教导沈伯谦,家里的事儿是一应不管。

  无论是收地租还是办年货,自从沈母嫁过来后,沈家人再也没操过心。

  陈老爷子也的的确确把沈伯谦这个外孙子当成了亲孙子来养。

  一直到前年沈家老爷子和沈父出事儿死了以后,陈家老爷子还是一力主张要供出个读书人来。

  否则凭着沈伯谦记忆中沈母的能力,怎么也不可能让他读到现在。

  陈家坳的人都觉得陈家傻,这么多年都让沈家骗着白做工,村子里也有不少的风言风语。

  一直到去年底沈伯谦中了童生,才堵了一些人的嘴。

  而他这一中,陈老爷子是彻底的把他当成振兴两家的希望,完全不顾其他两个女儿的劝阻,号称是吃糠咽菜也要全力供他读书。

  这次院试就是他亲自送沈伯谦去的县城,只不过为了节省考试几天的嚼头,先回来了。

  再去接的时候因为下雪晚了点儿,没接到人。

  他原以为沈伯谦跟同学们一起走了,回来才发现是人不见了。

  陈家老爷子安抚了小女儿后,回去陈家坳找人帮忙。

  沈母这辈子在家听父母,出嫁听丈夫,现在就剩下儿子可以依靠,一听说沈伯谦不见了,她怎么还在家里做的住。

  陈老爷子前脚刚走,她后脚就冒着雪要跑去县城找人,路上摔了一跤跌倒路边河沟子里昏了过去。

  这一昏就再没能醒过来,过了两天才被人发现冻死在了路边。

  陈老爷子收到信儿,跟两个女儿女婿一起来领幺女的尸体,回去哭的都没人形了。

  不过,他也更着急找沈伯谦。

  沈伯谦不回来,谁替沈母摔盆儿发丧?

  没有个儿子摔盆儿,那就是绝户呀!

  陈老爷子被人叫了半辈子绝户头,最受不了的就是这个。

  奈何当时沈伯谦有意躲开人,怎么都没能找到。

  但人都死了又不能一直拖着,陈家人只好先出面替沈母料理后事,首先就是选坟地。

  这一选闹出场乱子。

  老爷子找的风水老先儿围着沈父的坟地转了半天,终于选定一处作为沈母的安息之处。

  本来嘛,出嫁从夫,沈母坟地肯定是要挨着沈父的,这么选合情合理。

  可问题就是,陈老爷子请的这个风水先儿为了显摆本事,逢人就说他当年为沈父选的这块坟地是块宝地,再加上沈母这块,沈家必定后福无穷。

  沈伯谦也必定能够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陈老爷子正在心焦外孙子的下落,听他这么一说自然是高兴,也是逢人就说。

  本来这也没什么,谁家选坟地不是选好地方?

  可这李家坪的人一听有些就不乐意了,这么好的坟地凭什么让沈家这户外姓人占去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