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0章(1 / 2)





  反倒是刚赶来的卫氏生的三个儿子更像他们母亲多一些。

  实在是不好意思,我党我军打压对手历来都不会缺了生活作风问题这一项。

  徐老爷子,对不住了,这框绿帽你是背定了。

  想想今天过后徐老爹和卫氏的下场,沈伯谦觉得这会儿就让他们痛快说吧。

  所以他并没理会二人,一转身,对着身后围观的村民压了压手,正要道明来意。

  但却来了位不速之“主”。

  徐家庄本就不大,徐有才老婆的外甥带着俩官差找到他爹家里的消息眨眼功夫就传遍了。

  里正徐水平也得到了消息,跟几个有威望的老人一起赶了过来。

  沈伯谦只听得人群里有人喊了一声,“哎,里正大爷他们来了!”,就看到几位有了年纪的人急匆匆走了过来。

  走在最前头的那位须发花白的老者一见沈伯谦,也没寒暄,直接就是:“你是有才媳妇的外甥,李家坪的小秀才沈伯谦?”

  沈伯谦急忙上前应道:“正是晚辈”,随后向几位老人逐一鞠躬问好。

  几人见他如此客气懂礼,火气都消了一分,里正徐水平还虚扶了他一下。

  不过待他行完礼,问完好,徐水平依旧负手沉声道:

  “沈秀才,虽说你是秀才,可这是我们徐家庄的事儿,你既是外人,又是小辈,这麽做带人来可不太合情理呀?”

  沈伯谦一拱手,深吸了一口气,面色沉重的说道,“来之前我就知道,徐家庄里正徐水平老爷子,公正严明,深受村民爱戴。

  我二姨一家饱受非议,村里流言蜚语满天飞的时候,多亏里正大爷略施援手,伯谦在此代二姨谢过。”

  说着,沈伯谦又躬身行了一礼。

  ☆、第42章

  41-一剑封喉

  徐水平闻言,脸上神情缓和了些,但语气依旧冷淡:“说不上援手,不过说句公道话罢了。”

  沈伯谦猛的直起身,抬头看着他,眼中尽是赞同与钦佩,还有一丝坚定。

  他点头长出一口气道,“正是如此。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徐里正能不惧流言为徐大姑仗义执言,伯谦虽然年幼,也愿效仿,纵使有损自己的名声,也要直言不讳。”

  “你说的如此郑重,到底为了什么事儿?”徐水平此时倒是有些好奇了。

  沈伯谦神色一敛,正色道:“我无意中得知一事,此事关系徐家庄清名。

  但,却有损我身为一个读书人的清名,所以此前我一直有所顾忌,不知该否说出来。

  后来听二姨她们提起徐里正的正义之举,伯谦深感钦佩,这才下定决心。

  故今日才会不顾自己外人小辈的身份,贸然前来。

  若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多多海涵。”

  说到这里,他似乎是放下了什么重担一样,长出了一口气。

  徐水平听的一愣,“关系到整个徐家庄的,清名?这话从何说起,到底是什么事儿?”

  他身后几个村里的长者也都是一脸的不解和疑惑。

  沈伯谦眉峰又是一敛,眼中现出一丝难堪。

  看了看围观的众人,他沉默了片刻,又叹了口气,幽幽说道:“徐里正,各位乡亲,大家不如先听我给讲个故事。”

  大概是他的语气太过晦涩,人群中的议论声渐渐低了下去。

  而后徐水平一压手,围观人群彻底的安静下来。

  沈伯谦则是以一种近乎于无悲无喜的语调开始诉说他的故事。

  前段时间因为二姨夫徐有才家的事儿,他被闹得心烦。

  这本是徐家的家事,他一个外人小辈,就算是想帮忙,也没有立场和身份。

  但徐大姑和二姨一直哭闹,说是被冤枉的,要他解决。

  被闹的实在没办法,他就避去县里,买点儿读书用的笔墨纸砚,也顺道办点儿事儿。

  他跟县里刘家的关系不错,此前他母亲的丧事还受过人家恩惠。

  所以他每次去县里,都要去刘家拜望一下。

  这次去刚好赶上刘家少东在家,二人还算是聊得来,关系也不错,沈伯谦就想着请人家吃顿饭,聊表谢意。

  对方也没推辞,定好的时间地点,各自办事去了。

  只是,既然是请人吃饭,为表诚意,沈伯谦早早定了个包间等着。

  就在这包间里,他听到了这个故事。

  故事简单,却让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