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97)(1 / 2)





  大概太阳东挂半空的时候,张榜的人就来了。

  刷白的纸张,贴满了一面墙。

  凉京的读书人是最多的,名额被分配得也就最多。

  墙上,黑字白底。

  这就是这次通过县试的名单了?

  这些人能参加六月份的郡试了?

  数量好多啊,这还是我们凉京的,其他各地的加起来的话,这数量惊人啊。

  不是说题很难吗?

  墙上,是名字,也是一种荣耀。

  是科举的第一次体现。

  有人找到了自己的名字,无论是贵族或者寒门,都激动无比。

  贵族,这个名字是对他的肯定。

  寒门,这是迈向仕途的第一步。

  一片热闹。

  莫少珩说道,怎么样,比起庙会如何?

  和莫少珩一起来的几位官员,光是一个县试就让人这么开心,以后要是通过了京试,那得高兴成什么样子

  莫少珩心道,人生三大喜事,金榜题名时,自然是人生最喜庆的时候。

  现在还无人知道,科举在一个人的人生中,将重要到什么程度。

  这时,张榜的地方突然传来一阵喧闹。

  莫少珩皱了皱眉,这是发生了什么?

  我们过去看看。

  科举是由他主导,自然不能出意外。

  走过去,果然有人闹事,而且人还不少。

  说来也好笑,引火线是赵景澄。

  赵景澄挤进去看榜,哎呀,前三甲居然没有朱氏的神童朱辛梓。

  快快快,今天就用我撰写的那篇文章,神童落泪县试当场。

  结果旁边的朱辛梓,脸黑得跟锅底一样。

  赵景澄缩了缩脖子,我这不是没看到你在场。

  不然他也不这么嚷嚷啊。

  有些理亏,说道,要不改成范慎写的那篇,寒门子弟,勇夺榜首?

  众人这才发现,榜首之人,竟然是寒门季李。

  季李这人爱读书,有些文名,凉京的人也是知道的,只是没有想到,在众多贵族参与的情况下,竟然夺了榜首。

  贵族什么时候被一个寒门踩在脚下过。

  朱辛梓和一些名次不佳,甚至落榜的贵族就闹了起来。

  他一个寒门凭什么就能得到榜首?

  考试的内容,常识和律法题,和我读书人有何关系,为何要考这样的题来排名次?

  莫少珩过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赵景澄正懵逼呢,他不就为了写个新闻稿?问他这些问题,他怎么知道?

  腰杆一叉,欺负到他头上来了,也不看看他是谁。

  正准备说话,这时莫少珩的声音传来。

  第一个问题,为何寒门季李排在榜首?

  莫少珩指向季李的名字,因为这次凉京县试考卷的六个部分,唯有季李一人,获得六个甲上的评分。

  六个甲上,排在第一有何不可?

  考卷是采用的糊名制,也就是说在评分的时候,评卷官并不知道所评考卷属于何人。

  公平公正,皆凭本事。

  再说,季李出生寒门,就算要偏心也偏心不到他头上。

  众人:

  这才发现,还有这样的制度。

  也就是说,所有人当真只能完全靠本事。

  莫少珩继续道,还是说,你们觉得,得给贵族一些优待?

  但贵族这么多,这优待给谁好?

  众人张了张嘴,

  好像也是,这优待未必就能落到他们身上,与其如此,还不如公平公正。

  莫少珩说了一句,科举不问出身,若是不服这一条,可以不走科举这条路,我北凉双规并行,还有贵族推举制度等着你们,你们可比寒门多一条出路,有什么值得抱怨的。

  既然选择了科举,那么一切就以成绩为准。

  这就是科举的意义吗?

  众人似乎对科举有多了一些了解。

  寒门的人更是激动无比,公平公正,不问出身,他们缺的就是这样一个机会啊。

  而且寒门季李获得凉京县考榜首,他们竟然有种荣辱与共的感觉。

  让所有人看一看,他们寒门也不缺会读书的人。

  莫少珩也看到了众人的表情,也看到了旁边的季李。

  季李是第一个在他图书馆办理会员卡的寒门子弟,他还有一点印象。

  说道,不过也莫要骄傲自满,现在也仅仅是县试,我北凉每一个县也都有一个县试榜首。

  若能在之后的郡试洲试京试中,均夺得榜首,那才是我北凉第一寒门。

  咕噜!

  不知道多少人吞了一口口水。

  北凉第一寒门?

  季李赶紧拱了拱手。

  莫少珩虽然这么说,其实对这个季李也是有些惊讶的,县试六个甲上,不说其他县没有,但绝对算得上是名列前茅了。

  莫少珩又看向朱辛梓等闹事的人,科举规则如此,若是你们有什么不满,可向六部反应,若你们真说得有理,六部自然会斟酌。

  所以莫要自持贵族身份,在这里闹事,科举是朝廷颁布的法令,相信你们也不想落得个违抗朝廷法令的罪名。

  众人:

  软硬兼施啊。

  但莫少珩的确说得有理,这是北凉法令,考试没考好,在这闹也没用。

  莫少珩继续道,至于你问为何要考常识题和律法题?

  我也可以给你一个合理的说法。

  科举选仕,不是选读书人。

  朝廷不会管读书人看什么书。

  但,要在北凉为官,就得熟悉我北凉的情况,这些最简单的常识还是需要了解的。

  至于律法?当官者不知法,如何让百姓守法?如何以法治百姓?

  我北凉很多地方慌乱,皆是因为地方官员,凭个人喜好治理,让百姓心中无凭,哪怕有怨也不知道如何申,有法不知道如何依法。

  读书人需明理,为官者需知法,才能庇佑一方,造福一方。

  才能让循规蹈矩的守法者得到他们该有的保障,才能让那些无视王法之辈再不猖狂。

  北凉,需要是一个法治的北凉,官员依法治国,百姓尊法守法。

  这样的北凉才能真正脱离混乱,开创出属于自己的盛世。

  众人:

  哪怕和莫少珩一起来的几个官员,都有些惊讶地看向莫少珩。

  依法治国,开创盛世!

  咕噜,莫少珩每次总能让人心情澎湃。

  明知道哪可能这么容易,但依旧被莫少珩口中的美好所沉迷得不可自拔。

  莫少珩继续道,所以,可明白科举选仕,为何必考常识和律法了?

  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狗屁,那得看读书人读的什么书,学的是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