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节(1 / 2)





  反观林苒这里,天南地北的一群人聚在一起,她和李心明是老板,其他人都是打工的,桌上基本上是家常菜,最贵的就是那瓶红酒了,大家却其乐融融,亲如一家。

  果果上桌时说:“爸爸还没回来。”

  “他晚点回来。”林苒估计,有唐母拘着,唐振一时半会儿脱不开身,搞不好要等唐母睡觉了再偷溜。

  啧~搞得自己这里好像偷情场所似的。

  “那我们先吃。”果果早就习惯唐振了半夜回家,知道不用等。

  大家松了口气。

  杨姨将最后一道菜端上桌,是油炸点心,刚出锅的。

  小满好奇地问:“这是什么?”

  “糍粑,你们林姐家乡的特产。”李心明说。

  林苒:“也不算特产吧,南方很多省市都有的。”

  她小时候住在外婆家里,当地过中秋的习俗是吃糍粑。

  将蒸熟的糯米放在米舂里,拿一根手臂粗的木棒捣成泥,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外公总是迫不及待地夹一块在碗里,洒上磨成粉的炒黄豆、碎成米的炒花生就开始吃。外婆却要切成长条,放进油锅里炸一炸……

  因为小时候的记忆,林苒过中秋就惦记这一口,不然觉得节日白过了,什么月饼、螃蟹都补不上。

  杨姨在她身边几年了,知道她的习惯,每年中秋都会准备。不过从蒸糯米开始做太麻烦,都是在超市里买半成品回来加工。

  大家一听是特产,也不管这特产的范围有多广,都很捧场,马上就伸筷子。

  林苒笑着说:“还烫,你们矜持点。”

  “我就先吃螃蟹了。”李心明夹了个大螃蟹在自己碗里。

  果果望着林苒:“我也要,我要大钳子~”

  林苒已经开始剥了,舀了勺蟹黄给她:“就吃一口。”

  果果吞了才问:“为什么你可以吃一只?”

  “因为我是大人。”

  果果撅起嘴,很气。每次妈妈抬出这个理由,她就毫无办法,只能期望自己快快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顿饭吃了一个多钟头,快吃完时,杨姨的手机响了,是她女儿打来的。

  杨姨正好吃完了,对大家说:“等下我来收拾。”说完就去厨房接电话了。

  林苒抿了抿唇,拿湿巾擦干净手,决定还是给家里打个电话。为人子女,恪守本分,好叫人挑不出错来。

  她摸了摸果果的头:“我去给外婆打电话。”

  果果点头,过了一会儿疑惑:外婆?

  妈妈的妈妈是外婆,听起来应该很亲的,比如她和妈妈就很亲,那妈妈的妈妈不是应该更亲吗?可是平常根本就没听林苒说,她顿时就糊涂了。

  其实林苒带她回去过一次,但太久了,她早就忘了,以至于在她的认知里,外婆就是陌生人,她也不会闹着要去聊两句。

  林苒拨了家里的座机,这个号码小时候就背下来了,直接拨比翻电话本还快。

  响了好几声,那边接起,传来女人迟疑的声音:“小苒?”

  “是我。”林苒不知道该用什么口气,干干地说,“节日快乐。”

  “你、你也是。”林母有些无措。

  “吃过晚饭了吗?”

  “刚刚吃了。”

  “嗯。”林苒没什么好说的,准备挂电话。

  林母突然问:“你还好吧?你和唐振……怎么了?”

  “明天去离婚。”

  林母沉默,过了好久“哦”了一声。

  林苒结婚很突然,没提前通知家里,林母甚至都不知道她谈恋爱了,突然就从新闻里看到她结婚了。

  林苒从十六岁开始,和家里的关系就淡了,甚至钱都不再花家里的一分,倒是往家里寄了很多钱,好像要偿还掉十六年的恩情。

  以至于后来,林母就算想修复感情,也不好意思踏出那一步了。

  她尴尬地说:“之前……就前几天,想给你打电话的,但你弟弟恰好生病,我和你爸都没抽出时间来……”

  “没关系,我自己能解决。”林苒心中堵得慌,“就这样吧,我挂了。”

  她心里难受。可这样的情况又不是一年两年了,到底在难受什么?

  李心明走过来,将手机递给她:“你看。”

  林苒擦了下眼角的湿意,接过一看,是微博页面,一个营销号发的——

  【据传,唐振和林苒的感情早已破裂,但因为林苒患有抑郁症,直到今年病情好转才离婚。为了照顾林苒的情绪,离婚的事也一直没公开。唐振参加《爸爸》,肯定要林苒同意,林苒抱着什么样的心态,才在已经离婚的情况下让他带孩子参加这个节目?看她在先导片和第一期里的表现,明显想营造两人感情很好的假象,估计还想挽回这段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