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67)(1 / 2)





  明昙自小性情暴戾,行事也往往冲动。即使林漱容这些年总是不遗余力地教导她何为慈心仁厚, 却还是无法完全改变对方刻在骨子里的嚣张和恣肆与喜好铁血手段的行事方法。

  这是明昙成为暴君的祸根苗。

  古往今来,世人对明君的要求都非常之高, 既要他们杀伐果决, 也要他们宅心仁厚。历朝能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君王里, 都必须要有仁政爱民的功绩, 不然哪有资格流芳万年?

  哪怕英明神武如秦朝始皇帝, 百载光阴下来, 还不是会被人骂一声比之桀纣?

  哪怕盛世明君如唐太宗,也会因为玄武门之变时亲断手足的举动, 被诟病狠辣不悌, 直至如今。

  无论从哪个方面而言或是作为臣子,还是作为恋人林漱容都不愿让自己一手培养而出、舍不得斥责半句的小公主, 背负后人口中的任何一句骂名。

  所以, 在这种心态的鞭策下,她一直都在谨慎小心地教导对方,也素来最不喜欢明昙随意说出这种戾气横生的冷酷之言。

  方才明昙挨了一下狠敲后,顿时明白林漱容是真生气了,立刻装乖,可怜巴巴地抬起眼睛看对方。

  她特别想伸手揉揉脑门,却又舍不得松开环着对方的双臂, 只好委委屈屈道:明明是你吃醋闹脾气,为什么最后反倒是我遭殃?卿卿真是个不讲道理的坏人!

  林漱容这会儿还在气头上呢,可不兴惯着她,凉凉道:揣着明白装糊涂, 还硬是要得寸进尺,究竟谁才是那个真正的坏人?

  哼,我就是想听你亲口说一声自己在吃醋嘛!

  双臂略微收紧,二人之间距离更近,明昙把嘴巴撅得老高,保守估计能挂上一串油瓶,嘟嘟囔囔地说:而且,归根结底,还不是你非要让我穿这件披风的吗?怎么你还好意思生气呢!

  在对方有理有据的控诉与撒娇攻势之下,林漱容自知理亏,抿了抿唇,眼神飘移开来,语调也重新恢复了她一向的温软。

  好,殿下既想听,我便亲口告诉您。

  她叹声气,闭上眼睛,在明昙讶然的注视下,竟是主动向前倾身过来,缓缓地、坚定地吻上了那张因为惊异而微微开启的唇瓣。

  !

  兴许是夕阳的辉光照在了脸颊上,又兴许是身侧的宫墙太过殷红如火,总之,就是在这蜻蜓点水般的一吻之下,明昙蓦地双眸睁大,如同被施了定身法般,僵直站在原地,难以置信地望向近在咫尺的恋人。

  卿卿主动亲她了?

  最是恪守礼制、有时候比朝堂上那些御史还要古板的林大小姐林漱容,居然会在毫不隐秘的室外,主动给了自己一个吻?

  明昙一边努力控制着自己不要露出见鬼似的表情,一边眨了眨眼睛,又眨了眨。

  这太稀奇了。

  稀奇到现在无论是谁突然过来,告诉她还有一个时辰明晖就会暴毙而亡,明昙也能不带打顿地相信!

  不过可惜,林漱容到底不会读心术,看不破明昙趋近尖叫鸡般的内心世界。

  她只吻了一瞬,便直起腰来,长长的睫羽如同飞鸟的双翼般,在空中轻颤了一下,慢慢开口:我先前,的确就是如同殿下所猜的那般,在非常认真地吃醋。

  在明昙的视线里,林漱容此刻的神情诚如她所言,非常认真且严肃。那出尘绝色的眉眼中隐含几分绵绵情意,使得前者的心尖都不由自主狠狠一颤。

  因为太恋慕您,因为太喜欢您,所以才总是难以克制自己的相思之情

  林漱容浅浅笑了笑,伸出手去,用指尖凌空描摹着明昙如画般精致的面容,语气尽是足以令人甘愿沉溺其中的温柔

  与危险。

  有些时候,她含着笑道,我也是真的不愿让别人发现您的光芒,而是很想要将您独占起来啊,我的殿下。

  日子渐渐过去,当北风把冬日的第一片雪花送入京城时,《甘泽谣》的热度终于退了下去,转而由《戏说山海》的第二部 来接班。

  虽然林漱容因为先前的事情,整颗心都像泡在陈醋里一样,很不情愿为明暶的话本作画但在明昙软磨硬泡撒娇耍赖了整整两天后,她还是没能坚持住,在对方的猫猫凝视下忍气吞声地拿起了笔。

  殿下那么可爱,谁能拒绝她的要求呢?

  这可是连陛下都做不到的事情她一个小小的臣女罢了,当然也做不到啦。

  于是,几日后,明昙心满意足地领到了一张绘满山川沧海、奇草异兽的彩图,并把它与明暶誊抄好的终稿一起丢给周掌柜,吩咐后者按照印制《甘泽谣》的法子,同样将这部新书推出即可。

  见明昙居然如此神通广大,连一向最为神秘的《戏说山海》的作者都能挖来,周掌柜差点热泪盈眶,办事也更加尽心尽力。

  很快,新书甫一摆在书斋门口,便再次掀起了京中话本的风潮,且比之前更为势大无他,只是因为《戏说山海》的

  第一部 本就十分具有热度,哪怕仅有作者的名头,也会有人特意前来买账,当然会比《甘泽谣》更受欢迎。

  而同样,在接连两本书籍的带动下,《折桂题抄》也依然在稳步发展。只要走近书院,甚至是国子监,一定能够看到有人正拿着最新一期的题刊研究,或是诵读背记,或是奋笔疾书,一派好学景象。

  就连国子监的祭酒大人也曾看过上面的文章,还不禁发出感慨

  真堪为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这句赞叹传扬出去后,便有更多的读书人心生好奇,前来顺安书斋购买题抄,然后一个接一个地为其中篇篇佳作的文采而拜服。

  因此,不论是正经的科考辅导书,还是深受人民大众喜爱的话本闲书,全都尽数大卖。作为投资商的裕王在看到甜头后,则更加大方,一口气从江南抽调了不少板印工匠入京,非常有效地缓解了顺安书斋如今供不应求的压力,进帐也愈发可观。

  捏着手里数了半天的银票,明昙不禁有种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幸福感,差点热泪盈眶。

  终于有钱了!

  脱贫致富近在眼前!

  但无奈,她手头上还有编书这个耗钱的任务,且书斋的进帐也需给林漱容、明暶、裕王、翰林院诸位大人们足够的分利,还要给周掌柜他们结工资

  所以这么一算下来,真正能留在私库里的银钱并不很多,明昙依然处于赤贫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