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85)(1 / 2)





  众臣尽皆恭敬地叩拜恭迎,待皇帝坐上龙椅,让他们平身后,方才重新站起身来,正式开始今日的朝会。

  由于最近没什么事情发生,沅州修渠也准备自掏腰包,所以,明昙在来之前便已经打定了主意,自己今天上朝的主要任务就是摸鱼。

  不懂得摸鱼的打工人算什么996专家?

  她一边理直气壮地想着,一边悄悄往明景身后一站,动作娴熟而完美地挡住众臣的视线,便开始准备偷摸着打起瞌睡来。

  但不料,今天这次朝会,是注定不能让她安生好过。

  这一厢,明昙连眼皮子都还没阖上,那边她的老对头刘御史却已经出列,举起一张长长的弹劾奏文,高声道:启禀陛下!臣等都察院上下三十名御史,皆欲面参九公主明昙不遵宫规闺德,多次私自出宫,在外抛头露面、肆意妄为,不守女四书之教诲一事,恳请陛下允奏!

  刘御史此言一出,堪称满朝皆惊。

  一般情况下,都察院的弹劾奏章大多是没事找事,为了完成绩效而硬参。因此便有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要把家国大事放在前面上奏,言官们则需安静排队,等快要下朝时才能出来蹦跶。

  然而,像此时这样,刚上朝便有御史出列参人的情况,实在罕见非常就连皇帝都是一愣,待反应过来他的攻击目标后,立刻蹙紧眉头,冷冷斥道:刘爱卿,你也是在朝多年的老臣了,如非贪官污吏、罪大恶极、德行有失、悖纲违常之人,不予言官联合参奏此乃都察院上下必遵的明令,你难道会不知道么?

  臣当然知晓此条政令!

  刘御史紧紧握着劾章,忽的双膝落地,面向龙椅大拜道:然而,臣等所参九公主的首点不端之处,便为德行有失,完全符合都察院的规矩,求陛下容禀!

  明昙面色一沉,敏锐地察觉到了刘御史的底气十足,不由暗暗捏紧笏板,眼神冰冷地盯在后者的背影上。

  为了参她一本,居然不惜拉都察院全员下水?

  这断然不是区区一个御史敢做的事,背后必定还有其他黑手!

  明昙强自压下心中怒火,冷静观望,一边听着刘御史举起奏章,大肆唾骂她不守女德、不知礼仪;一边给身旁簇拥的永徽党递了个眼神,让他们不要轻易与其争辩,暂时按兵不动。

  果然,待刘御史刚把那劾章奏完,不出片刻,就有并非都察院御史的官员向前一步,貌似大义凛然地帮腔道:《内训》有云,妇人之行不可以不谨也。古之女子皆以女四书为准则,恪守德性,并应当时刻牢记贞静幽闲、慎言缄口虽说我天承朝民风开放,对妇女并不苛刻相待,但九公主近日之举却未免太过于蔑视古训!

  聂大人所言甚是!那人话音刚落,就又有新的大臣接班,上前斥责道,九公主一惯伶牙俐齿,在朝堂上堪能以一敌十,何曾有过慎言缄口?更何况,身为天家公主,就更应当自矜自爱,跑到宫外招摇过市是什么道理?不光违背礼法,还有堕皇室威严,实在是不妥至极!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接二连三搬出古礼来说事,半字不提九公主所作所为的益处,反而将问题聚焦在其抛头露面的行为上,针锋相对地攻讦。

  明昙站在后方,眸光暗沉,将这些人的面容略略一扫,便发现了些许端倪,登时把眉头皱得更紧。

  最开始给刘御史帮腔、抬出《内训》来说话的那个官员出身吏部,正是明晖手下的人。这一点倒是不出明昙所料,毕竟对方早已与她撕破了脸,此番又眼睁睁看着她将民心和沅州一并收入囊中,肯定眼睛红的要滴血,不搞点事才叫不正常。

  可是之后接话那人

  明昙抿起唇角,不妙地发现:那几个后来出列为刘御史帮腔的臣子,竟大多都是礼部的官员。

  礼部平时和工部是差不多的存在,一向在永徽党和乾王党之间绝对中立,不会轻易插手两派的纷争,可这次怎么会一反常态?

  莫非,是都察院方才那一番话,恰好引起了他们的共鸣?

  想想倒也能说得通。

  礼部那群人是出了名的老古板,闲着没事就爱拿旧制说事,一举一动都恨不得能和《周礼》如出一辙这会儿也同样,看似引经据典头头是道,其实半分道理也无,完全就是在把古人的愚昧糟粕生搬硬套到现在罢了。

  郝大人,您可真是会说笑!自前朝德贞女帝之后,历代帝王都不曾再对女子加以管束,女四书也早不为人尽知,你提这些古旧东西作甚?

  终于,有永徽党再也忍不住了,上前对骂道:更何况,九公主身负陛下御赐的腰牌,出宫乃是正当合理,也从未招摇过市,最多也不过是与百姓同乐新年罢了,哪来的不遵宫规闺德之说?

  哼,如今有如今的规矩,拿古训来做什么鸡毛令箭?依臣所见,几位大人若是老糊涂了,就赶紧告老归乡,莫要继续再在这朝堂上丢人现眼了!

  永徽党的官员们牙尖齿利,完美承袭了明昙的风格,骂人永远干脆利落,且语气用词都毫不含蓄,比御史还要更胜三分,简直能把人气到生生吐血。

  礼部的老古董们平素还算得上是德高望重,哪挨过这等斥责?个个气得浑身颤抖,吹胡子瞪眼,这时便又由都察院顶上,唇枪舌剑地争辩起来,朝堂上登时好一番乌烟瘴气:一派坚持九公主数次抛头露面、德行有失;另一派则拿出当朝的境况说事,讽刺前者既然只知什么古制古训,那定然难以适应如今的时代,不妨赶紧辞官归隐,找个深山老林嚼野菜才是硬道理。

  堂前精彩纷呈不断,堂后的明昙却频频皱眉。她转过头,环视一圈,居然发现有不少人的神情都被礼部所动摇,甚至还有许多年轻些的臣子以为她听不见,都压低了声音,窃窃私语道:身为女子,行事确实应当收敛,九公主还是太过于活跃了些

  是啊,从前九公主没来上朝时,大家还总有些参政的机会;可等她一来,陛下就事事偏心,连旁人说话的余地都不给,实在是

  此人话还没说完,就对上了明昙冰冷的目光,登时吓得膝盖一软,赶忙噤若寒蝉。

  呵。

  明昙在心中冷笑一声。

  看来这些看似中立的官员也没有多么清高,只不过是立场跟随自己的利益而变罢了。

  她抬起眼,遥遥望向不远处的明晖,本以为他会对自己耀武扬威一番,但没想到对方的表情看上去却也很有些古怪,就好像是压根没料到事情会这么顺利一样,满脸要笑不笑的表情,其中居然还暗藏着几分疑惑。

  咦。明昙眉头一皱,什么情况?

  其实,正与她看到的一样身为教唆都察院弹劾九公主的主使者,明晖此时也不由得心生疑虑,觉得事态变化未免太过一帆风顺:在许多中立官员倒戈参与的情况下,原本能与礼部和御史对打的永徽党明显势弱了许多,几乎都没办法再继续坚持下去。

  这他其实只是想借御史之手出个气,让明昙吃点挂落罢了,没想到效果完全超出预料了啊!

  明晖心底觉得有些许不对,但难得压倒永徽党的成就感还是占了上风。他微微蹙起的眉头舒展开来,畅快地呼出一口气,转头冲九皇妹的方向望去,果见后者正眉头紧锁,眼神冷冷地盯着自己,不禁感到心里泛起一阵复仇成功的痛快。

  在朝堂上功绩斐然又如何?独得父皇宠爱又能怎么样?

  还不是被他略微一煽动,就毫无招架之力,只能任由百官唾骂?

  巨大的喜悦冲淡了明晖的警惕心,他噙着胜利者的笑容,微微朝明昙颔首致意后,向前一步,终于风度翩翩地压轴开口道:父皇,儿臣深知九皇妹性子活泼,但身为公主,屡次往宫外乱跑还是极为不妥,万一遇到危险可如何是好?是以,还请您多少听一听诸位大人的意见,将九皇妹禁足于宫中几日,好生管教管教她的性子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