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多情却被无情恼(三十四)(1 / 2)





  他们人太多, 一拥而上,难免打草惊蛇。

  到时候要是让这姓焦的跑了那就难办了。

  就在宁桃话音刚落的刹那,常清静想都没想, 眉头紧锁, 脱口而出:“不行!”

  “不行!”常清静抿紧了唇, 不赞同地拧紧了眉,“你不能去!”

  他定定地看了她一眼,又挪开了视线。

  他这时候心情纷乱, 很多事情根本想不明白,但唯有一件事常清静心里很清楚,那就是宁桃不能去。

  宁桃立刻有点儿来气, 拉下了脸。

  她也不是非要逞能,她被老头儿□□过,应该能对付得了。

  如今, 这儿只有她和苏甜甜两个女孩子,虽然甜甜是她的朋友,但宁桃心里清楚, 他们把苏甜甜叫做苏大小姐不是没有原因的, 苏甜甜太娇气, 她不定能应付得来眼下这个情况。

  “你忘了我之前对付渔妇了吗?你教过我□□和不动山岳,我还会、六合归元刀法, 这个鬼我能应付得了。”

  桃桃怒目, 胡言乱语道:“况且, 我不去, 甜甜不去, 难不成你要做女装大佬, 穿上女装坐花轿吗?”

  众人:……

  饶是时机不对, 听到宁桃这话,一众少年还是忍不住“噗”地齐齐喷了。

  “别说,”玉真细细地看了常清静一眼,“小师叔要换上女装指不定多合适呢。”

  少年皮肤白,乌发披散,眉眼毓秀。这要是换上嫁衣可不是个活脱脱的新娘子吗?

  常清静下颌绷得紧紧的。

  前脚刚吵过架,他当然不肯承认这是因为担心。

  憋了半天,这才硬邦邦地低声憋出几个字。

  “危险。”

  宁桃愣了一下,看了眼常清静。

  常清静半垂着眼,纤长的眼睫微微一颤,依然还是皱着眉的,但头不自觉地偏向了一边,像是在躲避她的视线。

  突然地,宁桃就想到了万妖窟初见那一次。

  那是她第一次见到常清静,小心翼翼地抱着常清静大腿,生怕这位高冷的小剑仙丢下自己。

  那时候,常清静话不多,不论她说什么,他总是低低地“嗯”,却将她保护得很好。

  没想到经历了这么多,她竟然都能指着鼻子骂他了,两个人还吵成了这个样子。

  宁桃气着气着,差点儿笑起来,这一肚子的火气在这一刻尽数消散了,实在没有办法了,咬咬牙,叹了口气:“你相信我,我们都经历过这么多次冒险了。”

  就算没有王家庵,偃月镇,扃月牢这几次,她和常清静在那半年时间也经历过不少,也曾同生共死,也曾被他以命相护。

  她有什么立场去指责他。

  说白了,只是因为她、她喜欢常清静,而他不喜欢她的恼羞成怒和不甘心罢了。

  桃桃勉强地笑了一下,眼睛几乎又要酸了,想掉金豆豆。

  这一路上,常清静对她的确够讲义气的了,这一来二去也算是扯平。

  “不是说要相信朋友吗。” 努力抽抽鼻子,把金豆豆憋回去。宁桃说了个让她自己都有点儿羞耻的中二台词,“朋友,就是互相信任的啊。”

  常清静紧皱的眉头渐渐地松开了。

  少年想找到话来反驳宁桃,但宁桃噼里啪啦,说话如连珠弹似的列举出来一大堆例子,他这才发现自己找不到。

  宁桃清楚地看到常清静的表情松动了,赶快又补上一句,“我相信,有你们在,会没事的。”

  眼看常清静还有犹疑,宁桃一咬牙,使出了杀手锏:“清静、清静哥哥,求你了!”

  “清静哥哥”是他们很久之前待在王家庵的时候,她偶尔才会喊的称呼。

  她年纪比常清静大几个月,一个十五,一个十六。

  常清静不愿喊她桃子姐,每次宁桃叉着腰提起这事儿的时候,常清静总是冷脸,别扭地好半天都不搭理她。

  没有办法,当时宁桃只能主动喊“常哥哥、清静哥哥”把小弟弟哄回来。

  而常清静却猛地僵硬了,目光冷厉,反手扣住了她手腕,看着她,耳根是红的,吞吞吐吐地说:“别、别喊。”

  从那之后,宁桃就明白了,这个称呼是常清静的死穴,只要一喊,他准破功。

  果然,常清静脸上那冷峻肃杀,犹如玉山覆雪般寒冷的表情就彻底破功了,少年眼睫颤了颤,一字一顿地嘱咐,“好,桃桃我答应你,但你,切记,一定要小心。”

  他担心桃桃,但是也信任她。他俩在这将近一年多的相处中,培养了难得的友谊、默契与信任。

  说服了常清静之后接下来就方便多了,这边叫人向焦家传话,说是答应了把苏甜甜嫁过去,但聘礼必须要高。

  鬼媒人有些不屑,却还是送来了整整一箱金银。

  桃桃钻进了屋里,火速换上了行头,穿上一身嫁衣,盖上了盖头,等着迎亲队伍把她接去。

  先接到村头见新郎焦英逸,再去焦英逸的墓室拜堂成亲。为了不被这位鬼新郎看出蹊跷,众人往宁桃身上捏了个障眼法诀。

  拜堂特地选在子时,阴气最重的时候。

  太阳下山,有迎亲队伍抬着花轿,敲锣打鼓地停在了杜家门口。

  夕阳如血,这迎亲队伍除了有花烛、裙箱、衣服匣之外,也有一队队高大的纸人,骑着高大的纸马。

  被微笑着的纸人簇拥着的花轿看起来都鬼气森森的。

  这迎亲队伍像是被劈成了两半,一半是送丧的,一半才是“迎亲”的。

  这时候不少村人也挤得远远地看。杜香露害怕又愧疚极了,和苏甜甜一道儿忧心忡忡地握着桃桃的手。

  吴芳咏:“桃子,你别怕,到时候有不对,就喊我们。”

  其他少年也往她袖子里塞了一叠传音符,“宁姑娘这个给你。”

  宁桃笑了一下,“好啊!到时候我一定喊你们。”

  这一笑,阆邱、蜀山和凤陵弟子都齐齐一愣。

  这位宁姑娘,虽然样貌普通,却也是个有胆识的,令人敬佩的姑娘,众人看宁桃的目光都忍不住更柔和怜悯了点儿。

  宁桃虽然这么说,心里也是有点儿害怕的。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一闭眼,鼓起勇气,宁桃利落地牵着嫁衣裙摆,钻进了花轿子里。

  伴随着外面响起那些作乐催妆,互念诗词等一系列繁琐的仪式之后,花轿子被抬起。

  摇摇晃晃地往村头去了。

  新郎的骨殖就装在棺材里安放在村头,特地来亲迎新娘子。

  宁桃坐在轿子里,口干舌燥,紧紧地攥住了嫁衣裙摆,心里伴随这颠簸的轿子,一上一下,一上一下。

  和死人结婚这还是头一回。

  宁桃脑子一转,猛地察觉到好像哪里又有点儿不对劲。

  她这样,算是和常清静和好了吗?!

  ……

  太阳已经完全落下了,杜家也都点上了灯,红烛高烧。

  农村的那种酒席,堂屋里几大桌摆开,吴芳咏他们都坐在酒席上吃酒。

  这不过这酒席吃得很沉默,大多数人脸上都没笑意,村里嫌不吉利也没人愿意来吃酒。

  另一间房子充作厨房用,杜大娘和几个关系好的妇女蹲在洗澡的木盆子前洗碗。

  吴家小少爷是第一次吃这种酒席,坐立不安,满脑子都惦记着宁桃。其他世家少年也没心思吃酒。倒是焦家来人都是个个满面笑容的,劝着常清静吃点儿。

  “小道士,这大喜的日子,吃点儿酒吧,吃点儿。”

  常清静少年老成,板着张棺材脸,碰到人劝酒只是皱眉说,“蜀山弟子戒酒。”

  苏甜甜已经和宁桃换了身衣服,穿着件鹅黄色的齐胸襦裙,头戴帷帽,轻声安慰,“小牛鼻子你别担心,桃桃一定没事的。”

  但常清静却看了她一眼,挪开了视线。

  常清静对她就是这个态度,苏甜甜笑容有些黯然。

  她其实是羡慕过宁桃的,常清静对待宁桃的时候,和对待她那冷冷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几乎有天壤之别。

  而这几天,她好几次都发现了小牛鼻子在盯着她看,却在她察觉的时候,又神情复杂地移开了视线。

  吃着吃着,玉真晕乎乎地搁下了筷子:“我、我怎么好像有点儿晕啊。”

  玉琼一愣:“晕?”

  常清静立时察觉出来不对劲,面色微微一变,伸出筷子,在杯子里沾了点儿酒液。

  不是酒。

  眉梢一压,又夹了几筷子的菜。

  一一尝了,也不是这菜里有毒。

  然而,就这两三筷子的功夫,常清静也突然感到了一阵微妙的眩晕感。

  鼻翼微微一动,却是闻到了股淡淡的,腥臭的香烛油的味道。

  在即将被拉入幻境前的最后一秒,常清静冷着脸,果断地,将手中筷子一掷而出,打翻了桌上那通红的喜烛。

  如果他没猜错,这味道是尸油,这喜烛是尸油融制的,而烛芯是人的头发一缕缕编成,怨气极大。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就在这眨眼之间,席间的人全部都被拖入了这幻境中。

  隆冬腊月的天,北风呼呼地刮着,卷着冰渣子就往人身上拍。

  男孩儿裹紧了身上单薄的袄子,冻得脸色发红,直打哆嗦,体内躁动的妖气和瘴气更是几欲破体而出,疼得男孩儿说不出一个字来。

  就算再冷,他都不能后退,他要到蜀山去,去蜀山拜师,去斩妖除魔,去报仇。

  五岁的时候,他的娘亲撒手人寰,八岁的时候,父亲病逝,自那时候起他就跟着舅舅一家一起生活。

  舅舅与舅母待他很好,舅舅虽说只是个普通的县令,但常常抱他在怀里教授他经史子集。

  后来,舅舅一家全被妖怪吃了,就剩他一人侥幸苟活。

  目睹这大雪封山,天寒地冻的这一幕,常清静微微一怔,缓缓攥住了手里的“行不得哥哥”。

  那个男孩儿是他。

  他早慧,在舅舅一家被妖怪咬死后,匆忙收拾了点儿银子上路。大锭的银子收在袖子里,碎银子就塞在了脚踝那儿,袜子里套着。

  男孩儿冻得弯腰摸了把鞋面,鞋面上结了一层的薄冰,脚趾头冻得已经没了知觉,手一掰,就能掰断。

  下了雪的山路难走,男孩儿下一个打滑,整个人就磕在了路面上。

  大雪把路上的石子都冻得又锋利了一层,摔得时候双手往地上一撑,摔得手掌都磨破了皮,鲜血霎时间便渗了出来。

  男孩儿咬咬牙,扯下身上一块布,扯成布条,缠在手上裹了裹,将眼里的泪憋了回去,继续念。

  一路上,他提心吊胆,生怕有妖怪追来,一脚踩到雪堆里,就容易拔不出来,好不容易□□了,鞋子干了又湿,湿了又干。呼呼的风雪吹花了常清静的眼。

  他却不能停,一停准就冻成了个冰棍。

  就是这般坚韧的意志,支撑着他一个八岁的男孩儿走到了蜀山,等他走到蜀山的时候,他也差点儿冻死在了山门前。

  由于没有了亲朋好友,孑然一身,倒也不需要拜别俗亲。蜀山掌教张浩清看他可怜,将他收入了门下,又在眉间蘸了点儿朱砂,帮他压制妖力,更换衣服、鞋袜,着履系裙披道服,梳头戴冠。

  在蜀山这些年里,当初那个被风雪冻得直哆嗦的男孩儿,长成了不苟言笑,衣领都束到最高,凌厉严厉的执剑小师叔。

  再然后,他下山历练,碰到了桃桃。

  桃桃和他见过的任何一个姑娘都不一样。那是常清静第一次和个同龄的姑娘接触,难免手忙脚乱。

  两个小孩跌跌撞撞,经常在除妖的道路上摔得头破血流。

  宁桃不会杀鸡,每次只能苦着脸拜托他。

  常清静他杀妖杀得比较多,杀鸡还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将鸡脖子一拽,割开喉管,而宁桃就跑得远远的,嘴里还念念有词。

  “小鸡小鸡你别怪,你是人间一道菜,今年早点儿去,明年早点儿来。”

  “我爸妈杀鸡的时候,我妈总是这么念。”宁桃欲哭无泪地说,又看到了常清静脸颊上沾着的鸡血,赶紧踮起脚尖,举起袖子帮他擦了擦。

  擦到一半,又顿住了,往后倒退了一步,举起手在半空中比划了一下。

  “小青椒,你是不是长高了?”

  常清静觉得不解。

  明明是他长高了,她却比他还激动,拉着他走到墙角,扶着他肩膀。

  “站好,我看看。”

  拿起木炭用力地化了一道。

  “你现在有170啦,再长长说不定能长到180的!”

  宁桃就像是对“1米8”这个她们世界的度量方式有执念一样,总是安慰他他一定能长到1米8的。

  幻境中的画面都是变化不定的,随着画面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