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节(1 / 2)





  “施大郎疑心外室之死,是宅子的缘故,葬了外室后寻牙郎,言道不拘多少银两,有人要便将宅院卖掉。”

  雷刹问道:“施大郎自何人手里买的宅院?”

  叶刑司回道:“这人倒有些来头,是八王的门客。八王宠信他,常有赏赐,他手头宽裕后,便买屋置宅,将家小接了过来。两三年间,门客的一个小郎君与他母亲相继过世。”

  “死因是什么。”

  “他家小郎君因顽皮从树上摔下来,不治而亡;他母亲因是岁老身过。”叶刑司道,“门客触景伤情,另寻了落脚处。”叶刑司道,“不过,他也道:夜半似有人在床前窥看。他只当是梁上君子,命护院查看,都道不见贼人了踪迹。”

  “门客又是与谁买的屋宅。”雷刹再问。

  “门客之前的户主姓牛。”叶刑司道,“不过,他不曾在此住过。他自王姓人家低价买下屋宅,试图转手卖个高价,挣些差价。”

  第35章 凶宅(七)

  “这牛富商是个窦爻式的人物, 最擅从瓦砾堆里淘金玉。”叶刑司与雷刹道, “他知是凶宅,一时不好出手, 便先贱价赁与来京的书生、商人,待得日后流言消退,再高价卖出。先时日获利颇丰, 半载后, 每有租户不及半月便另寻客舍屋宅,牛富商动问,租户也道夜间有人窥伺, 不是有贼便是有鬼,再一探听,原先死过人,自是纷纷搬离。”

  “牛富商听得心里发毛, 有心想请和尚做场法事,却被友人劝告,道:牛兄此举不妥, 大谬啊,你大张旗鼓请了和尚念经, 岂不是明白告与众人此宅确实不吉?牛富商一想,深觉有理, 遂将此事掩下,一面照旧将屋宅赁与外来不知底细的商客,一面托了牙郎转卖。其间, 众租户里,有个书生命丧屋中。”

  “可知什么死因?”雷刹问。

  叶刑司摇了摇头:“时日已久,怕不好追查,不过,他虽是曝毙,但亲属不曾报官,想必非外力所为。倒是牛富商提及他,多有嫌弃,说他虽是读书人却是个志大才疏的措大,花用着他家娘子的嫁妆不说,在京中还要寻美娘吃花酒,常常醉熏熏被抬回来。书生死在宅中,还欠着牛富商不少租费。牛富商一来心中有鬼,二来也不愿落井下石,反施舍一副棺材给书生的小厮,好让他扶灵回乡安葬。,”

  雷刹不曾想这间宅院居然转了这么多手:“再先时的王姓人家又为什么卖了宅院。”

  叶刑司怕自己有遗漏,翻了册子,正色道:“凶宅之名,怕是自王姓人家起。”

  “哦?”雷刹眼睛一亮,招呼叶刑司坐下,“十一郎请详说。”

  叶刑司点头,道:“算起来应有三十多年的光景,王家的家主单名一个皋字,家有兄弟三人,他行二。王家家产颇丰,有田地屋舍商铺若干。但守着祖产,也是好衣好食出入有车。王父王母死后,三兄弟便分了家,王大郎承了祖宅祭田,王皋与其弟搬去另外的屋宅,自行开枝散叶。”

  “齐家与孟家的宅院,都是王家私产,为王皋所继承。其时,这两院是一座三进的大宅,后来出事才辟做两家。”

  阿弃听得大惊:“那……孟小娘子现住的屋宅岂不是也是凶宅?”

  叶刑司思索半会,道:“虽本为一家,不过,孟家这边却不曾听闻出过事,是不是凶宅,不好定论。”

  雷刹眸中星光一沉,有意无意地看了风寄娘一眼,自他命杂役在齐家院划道挖尸,捻着那些鲜泥,心里隐隐便感在齐家挖不到怨尸。若是齐孟本为一家,说不得……

  “十一郎继续。”他道。

  叶刑司一点头,续道:“王皋这人虽无什么大恶,却性好渔色,后宅极为混乱,他非长情之人,有了新人便将旧爱赠于好友亲朋。王皋姬妾虽多,然而子嗣不丰,正妻无出,唯两个妾各生了一个小娘子,即便如此,其中一个还无服而殇。王皋心里也发急,领着妻妾求过佛吃过药许过愿,可惜膝下仍旧荒凉。”

  “一直到王皋又纳了一房妾室,这个妾娘家姓梁,虽出身贫寒却是薄有姿色,颇得王皋的喜爱,且梁氏很有运道,先后为王皋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梁氏自此成王家的得意人,王皋更是对她百依百顺,连王妻都退一射之地,避其锋芒。”

  叶刑司稍顿,带了点自己都不未曾察觉的不忍,又道:“只是,花无长好,月无长圆。王小郎君长到三岁时,一病不起,遍访名医却是救治不得,王家上下俱悲恸不已,王皋长吁短叹,悲自己是个绝户命。梁氏更是日日求神拜佛,盼儿子早日康复。”

  “王小郎君好好坏坏拖了半年,王家出一件丧心病狂之事。那梁氏与王皋不知听了哪个游方道士的邪说,道:梁氏新生的幼女与兄长八字相克,兄活妹必亡,妹生兄必死,二者只能活其一,又授二人求子之法。”

  “王皋生怕仅有的一子夭折,遂将幼女掐死,梁氏掩面长泣却不救。”

  雷刹等人悚然而惊。

  叶刑司道:“自此,王家怪事频发,不过三年间,或死或伤或疯散个干净。宅院空置几年后,王大郎这才请工匠重新修缮了门窗屋瓦,又封了一道院门,隔成两院售卖。初时无人问津,一年才有一个银钱不丰的贼大胆,买了孟家院,入住后却是平安无事,康顺太平。”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抱歉,这两天比较,回家都挺晚的,我又短小了。不过,明天应该能粗长、

  第36章 凶宅(八)

  阿弃大早起身, 等得坊门一开, 拖着雷刹去西市徐老七家买了一包七返糕,又撺掇雷刹买几个给风寄娘。

  雷刹侧着头看他半晌, 怀疑阿弃宿醉未醒,怒问:“我为何特地买糕点给风寄娘?”

  阿弃也很吃惊,委屈道:“风娘子虽是司中仵作, 验尸是她本份, 可是,再如何她也是弱质女流,阿兄将她当牛使, 脸上连个笑模样都没有。”

  雷刹咬牙:“风寄娘哪是弱质女流?”不悦地摸出银钱扔给食铺伙计,“她看活人仿若看蝼蚁,待死人倒是温柔可亲。”

  阿弃想想风寄娘切尸缝尸时的脉脉温情,摸着后胸勺噤了声。

  “烦伙计将七返糕装匣送与不良司的女仵作。”雷刹另拿赏钱给食铺伙计道。

  食铺伙计眼法灵舌头快, 接了钱笑着奉承道:“郎君放一百个心,小人铺中的糕点,连贵人都多有青睐, 娘子接了郎君的心意,定然心花里开出。”

  雷刹听了这不伦不类的话, 憋了一肚的气,有心想解释一二, 又深感多此一举,只好瞪罪魁祸首阿弃一眼。

  阿弃难得见雷刹进退两难的模样,面上装着心虚知错, 心里哈哈大乐,一本正经道:“啊,我为斛斛买糕点,倒将正事耽搁了,阿兄我们快走。 ”将到延兴坊,阿弃缓步,迟疑问道,“阿兄,你可要挖了孟娘子的宅院?”

  雷刹道:“齐家若是挖不出怨尸,自然要在孟家找一找。”

  阿弃担心道:“孟娘子和斛斛少不得要受惊吓。”

  雷刹问道:“你与她们不过几面之缘,何时有了深交厚谊?”

  温软的七返糕隔着衣裳暖暖地熨着阿弃的胸膛,他的笑脸如万里晴空,松快道:“我不过看她母女相依为命,虽艰苦,里间情谊,却如冬夜暖烛,远远见了,便感心里温烫。”

  秋冷如霜,寒风瑟瑟,凡人过客越加贪恋起炉暖汤热。

  .

  因天不好,孟娘子将斛斛拘在屋中,勒令她不得外出。斛斛惦念着七返糕,千叮万嘱地让阿扣在门前张望。

  阿弃来时,阿扣正等得心焦,喜出望外地福了福礼,接过一包糕点红着脸道:“家中小娘子岁小不识礼,累郎君费了银钱。”又将一个提篮交给阿弃,“家里娘子过意不去,炸了些寒具作回礼,虽简薄,吃起来了还算松脆,郎君切莫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