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8节(1 / 2)





  风寄娘笑起来:“看来副帅心里已有了图谱。”

  雷刹道:“我原先只疑七分,王梁氏这么一闹,我却有九成的把握。”

  风寄娘静静地站在他的身侧,看一缕发丝拂过雷刹绯红的唇,他似是无喜无悲……然而,他分明又有几分悲凉不快,她问道:“副帅深厌此案?”

  雷刹默然不语。

  风寄娘轻轻地叹了口气,世上尽尝八苦,只是,有些人却是如浸苦汤之中。

  “对了,多谢副帅的七返糕,改日定当宴请副帅还此一礼。”

  雷刹别过头,挑刺道:“尽是些花名头的淡酒,听着好听,只没什么好味。”

  风寄娘展颜而笑,福身赔礼:“是奴家失礼,不曾思虑周到,届时,请副帅好酒,如何?”

  雷刹更不高兴,嫌弃道:“我不是阿弃,别拿我当三岁稚童哄骗。”

  清风徐过风寄娘水漾的双眸,带出层层涟漪,她慢声道:“副帅多心了,奴家岂敢。”

  许是察觉自己可笑的计较,雷刹过分好看的脸上,染了不自在的红,这分鲜活的红消减了他的阴郁尸白。

  余晖中,他似是被上苍所厚爱。

  .

  五更一过,沉闷的晨鼓声声传开,城中百坊两坊渐次开了坊门,食肆炉火光明,伙计店主已经在那备食待客,各家的奴仆也已摸黑起身,喂马的喂马,烧水的烧水,街上武侯仍在提灯巡逻,一众商贩走卒与旅人脸带倦意,行色匆匆。

  孟娘子拿一袭冬日的披风将孟小娘子兜头兜脸裹了个严严实实,三辆马车停在院外,田婆粗着嗓子指使着几个脚力将一些家什装车:“放得牢靠些,当心路上颠了。”

  黑奴啊啊几声,比划着手让孟娘子母女先行坐在马车中。

  斛斛用手扒开披风,求道:“阿娘,我坐前头看景。”

  孟娘子伸手又将披风裹好,笑道:“天都没亮,哪有景可看?残秋天凉,当心冻着,等出了城,出了太阳,我们再看两道的秋叶,可好?”斛斛点了点,听话地随她坐进马车中,缩成一小团,偎进她的怀里。

  阿扣怕她闷,扮了个鬼脸,道:“都快冬天了,树叶的都掉光了呢,只看枯枝叉。”

  斛斛噘了噘嘴。

  孟娘子搂着她,安慰道:“阿扣逗你,冬日若是下雪,千树万树银装素裹,也是好景。等过了今冬,来年春来,老树发了新叶,阿娘带你看嫩绿万点。”

  斛斛眉开眼笑:“明年看春景。”

  稚童的欢笑伴着车轮吱呀声,不知不觉已出了城门,孟娘子掀开车帘看了看泛着一点白的天际,再看了看官道上往来行客,轻出口气,嘴角一抹恬静轻快的笑意。

  阿扣小声道:“还有一些路呢,娘子早起,不如靠着歇会。”

  孟娘子道:“路上颠簸,只怕睡不着。”话虽如此,她还是拥着斛斛合目小寐。

  车队又走了一程,东方渐白,孟娘子猛得一惊,坐直身,感到车辆渐慢,终于停了下来,她将斛斛又抱得紧了一些,强自镇静地问道:“怎停了下来?”

  阿扣也是不解,道:“奴婢看看。”她说罢掀开车帘,钻了出去。

  赶车的黑奴勒住躁动的马,瞪着前方拦路的,苦于不能说话,着急地比着手,让对方让开,见阿扣出来,着实松了一口气,“啊啊”地指着拦路的一行人。

  阿扣满心满腹的疑惑,咽了口口水,:“雷……雷副帅?”

  车里孟娘子听见这声“雷副帅”,闭了闭眼,只感秋寒潮水般地涨上来,倾刻将她淹没在其中,连骨子里都透着无边的寒意和凄惶来,她无意识地紧紧抱着斛斛,力道大得似要将她牢牢里嵌进自己的怀里,深藏在自己的血肉中。

  “阿娘?”斛斛从披风中探出脸,伸出爪子一样的手,摸了摸她的脸,触手的潮湿。她真起身,一点点拭去孟娘子的泪,“阿娘,你哭了?”

  .

  雷刹与单什、叶刑司二人拦在了道前,问道:“孟娘子,你带着恶鬼,要避到何处?”

  作者有话要说:  啊,还以为这章可以写完的……估算失误,要到下一章了。

  第42章 凶宅(十四)

  厚大厚的披风将孟小娘子一层一层地裹在里面, 她显得那么小, 那么得稚嫩,那么得易碎, 她仅露在外面的眼睛,黑而亮,无辜懵懂, 如同初生。

  “斛斛在车里等阿娘, 可好?”孟娘子用温暖干燥的手轻轻地抚着的背,笑道。

  “阿娘!”斛斛紧紧地拽住她的一根衣带,像是一只将要失去庇护无处可去的小兽, 努力睁着湿漉漉的眼睛,无措着对着宽广无边的天地。

  孟娘子又笑了起来,柔声安抚:“斛斛听话,阿娘去去便回。”

  斛斛这才松开细瘦的手指, 披风厚茧似得裹在她的身上,她低垂着头,乖乖地坐在那, 偶尔,她会抬起头, 侧着耳朵,细听着外面的声响, 她的眼里有了天真的恶。

  .

  雷刹等人见过各种案犯,凶残的,歇斯底里的, 无可奈何的,故作镇定的,虚张声势的了,却极少像孟娘子一样,平静地与他们对峙。她身量不高,有点瘦削,她年岁尚轻,眼角因死别忧心有着浅浅的细纹,她不过一个深宅妇人,哪怕夫君故去,一力支撑着梁柱,她看上去显得那么柔弱,纤细的手腕怕连杀鸡的力气都没有。

  “孟娘子,你不应助纣为虐。”雷刹道。

  孟娘子直视着雷刹,慢慢地道:“奴家幼时,家中曾养过几只鹅,羽翅洁白,身姿优美。春来水暖,母鹅下了几个蛋,孵出一窝幼鹅,它带着它们觅食、戏水,常将它们负在自己背上在池塘里欢嬉,幼鹅常藏在母鹅翅下睡觉,寸步不离得跟到东,跟到西,偶有失散,便嘶鸣叫唤,左右找寻。”

  “有一日,母鹅又带着幼鹅去附近池塘戏水,有几只恶犬拦路,幼鹅惊恐万分,寻求母遥庇佑,母鹅展开双翅,奋不顾身地阻拦,纵被恶犬撕扯得翅断腿残,拼着一死仍将一群幼鹅护送到水中。幼鹅争先恐后地下了水,母鹅倒在岸边,做了几只恶犬的腹中餐。”

  “奴家不解,问阿娘:为何?阿娘答:母之天性。”

  “奴家其时年幼,仍旧不懂,恶犬何其凶残,尖齿利爪,瞪眼流涎,人尚避之,何愧一只鹅。”

  孟娘子不知想起什么,唇含浅笑:“后来,奴家执礼成昏,为人妻,为人母,方知其间的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