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6节(1 / 2)





  可是林如海只有林黛玉这么一棵独苗苗,等他死后,还哪有人真心疼爱林黛玉,落的个还在闺中就早早病亡的下场。薛宝钗说道:“我有几句话,当着林姑父,不知道该说不该说,不过就算是您责怪我太过轻狂妄议,也是为了黛玉着想。”

  林如海说道:“宝姑娘是个见多识广的,都这个时候了,你看出什么只管与我说,我哪会有半分怪罪,感激你还来不及呢。”

  林黛玉睁着一双杏眼看看父亲,又看看宝钗,他们两个要说什么郑重的话。

  宝钗说道:“林姑父将林妹妹交托给祖母家,也是人之常情。亲外祖母和舅舅家确实是离开父母之外最好的归宿了。只不过贾家家大业大,又要维持以往的体面,也自有难处。”

  林如海若有所思,宝钗略顿了顿,继续说道:“仆人又多,人多口杂,咱们这个姑娘又是个心性儿极高的,若是受了下人们两句什么不恭敬的话,就要放在心里琢磨上很多天,寄人篱下到底比不得在自己家里,我想说的是,我觉得托给再多的外人,不如让妹妹自己立起来一些,最不济林姑父也给妹妹留些后手体己,若是真的所托非人,或者是有什么变故,也不至于让好好的公候小姐,看人脸色,受人欺负不是嘛。”

  林如海能当上朝廷大员,皇上钦点的钦差,他的头脑极为聪明,自然一点就透,他向黛玉问道:“在那儿有人欺负你,连下人都看不起你,你怎么一点都不跟为父说啊!”

  林黛玉看了看宝钗,连忙说道:“算不得上什么欺负,只是爹爹你知道我有些小性儿,我在祖母家,也没亏待过我,一应事物皆是和他们家姑娘一样,只是,偶尔有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

  虽然只是只言片语,可是林如海还是听出黛玉在那里过得不太如意,他在世时尚且如此,若是他去世了,人心险恶,保不齐那府里还是有些小人对她歧视,特别是如果她一点家产没有继承到,从经济上没了根基,自己家这素来心气儿极高的姑娘,得受多少委屈!他不由得感激的看向宝钗:“多亏姑娘提醒我,否则,我当时没替玉儿想得这么细。”

  宝钗说道:“这没什么,林姑父一片爱女之心,早晚会想得到,我不过白提醒一句。

  这时,林如海的姨娘将药端过来给他喝,刚喝了药,就开始闭目养神起来。众人也不再打扰,薛宝钗告辞出来,林黛玉于宝钗一起出来,说道:“贾家的事,我没样样向父亲学,不然怕他生了气病得更重,我没有责怪姐姐的意思,只是说不说又有什么用呢,只是让他多一层忧心罢了。”

  薛宝钗说道:“傻丫头,你也许觉得困扰你很久的事情,忍一忍就过去了,但是往往可能这种困扰会变本加厉,而大人自有大人的办法,放心吧,林姑父听了这些,绝对不会忧心的,他只会为你解决好一切后顾之忧。”

  林如海已经将各种动产不动产全部交由贾琏去处理变卖。林家之富,远比贾琏和王夫人等人预测的要多。

  林如海找了一天,他精神还好,能够坐得起来的时候,他叫来贾琏,当着宝钗和黛玉的面,将一张十万两的银票交给贾琏,说道:“琏儿,你帮我将这银票给你们老太太,黛玉在出嫁之前的吃穿用度花费,别让贾府太过破费了。”

  贾琏十分惊异,林如海暗地里交给他带回去的林家家产要比这多得多,为什么偏偏这么郑重的拿出这十万的银票呢?

  他见宝钗和黛玉也在一旁,心里也就明白了,林姑父这是为了让林黛玉宽心,才特意在宝钗的见证下拿出这笔钱。

  贾琏说道:“林姑父请放心,我回去之后,一定当着众人的面把妹妹的生活费交给老太太,到时候也让宝姑娘在场作证。”

  林如海欣慰的点了点头,“辛苦你们了。”说了这句之后,他就有些支持不住了,让他们都出去了。

  过了没几天,林如海就不行了,一应的丧事都是贾琏在操办,林家族中来人也都是他在应对。

  林黛玉早已哭成了泪人儿,宝钗一直陪在她身边宽慰开导,以免她把自己哭病了。

  林黛玉悄悄地跟宝钗说道,“父亲他去世之前,交给我一本诗集,里面藏了二十万两银子的银票,另外还有苏州祖宅以及祭祀所用的族田的地契房契。说家里的其他更多家财,都已经交由琏二哥带到贾府中去,日后作为……我嫁到贾家的嫁妆,这二十万两银子,还有另外的家产,他让我除了宝姐姐谁都不要告诉,包括我……未来的。好生放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薛宝钗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让她将那本诗集收好。林如海临去世之前必有书信带给贾母,跟她定下黛玉和宝玉的婚事。林如海这是也不打算瞒着黛玉,先跟她说了。

  但是,贾家收了银子之后是否会履行承诺,这也是难说的事儿,只能事后再看了。

  林如海这一去,林妹妹彻底成了孤儿,有这二十万两银子和田地契总比没有的好,至少林妹妹从此在贾府之中可以脊背挺直地说:我从小到大也没用花贾府一分一两银子。

  有那十万两,别说是一个,就是再养出几个公府小姐也尽够了。

  而且,今天林黛玉又与宝钗说出了自己父亲给她定下宝玉的这门婚事,也算是说出一个心结,算是使了一个小心机,先划定地盘。黛玉知道宝钗知道此事之后,在未来的婚事上,必然不会再与宝玉有什么瓜葛的,从此以后,心情应该不至于太过抑郁,患得患失了吧。

  林家族中的事务解决完,贾琏就带着黛玉为林如海扶棺去苏州的林家老宅安葬,这期间,宝钗抓紧时机去忙自己的事情,因为她知道贾家就要有一场泼天的大富贵,所以过不了多久就会派人来叫贾琏回去,到时候若是她的事情还没处理完,就只能自己走了。

  宝钗如愿视察了沿途的所有产业,并且又在繁华的城市中多开设了几间薛家名下的铺子,算不上是产业遍布大江南北,也算得上是遍地开花了。只要将这些好好经营,不出什么大纰漏,就足以保障薛家日后衣食无忧。

  当然,凡是有阳光的一面就有阴暗的一面,也有欺瞒不报中饱私囊之徒,或是借着薛家的名义为非作歹的,这种事情宝钗绝对不会姑息,用雷霆手段将之一一处置,不会念什么多年的主仆之情,这也算是给薛家的其他管事警醒一番。

  果然,在贾琏一行人还在苏州的时候,京城里来消息了,说贾家的大姑娘元春被封为贤德妃。

  其实在此之前还有一个更大的消息,不需要京里特意来人相报,而是全国都知道的,在位六十一年的圣祖皇帝殡天了!

  新皇是先皇第四子雍亲王,这大跌了很多人的眼镜,因为圣祖后期九龙夺嫡,皇子阿哥们个个手段尽出,雍亲王并不是呼声最高的皇子,也不是最活跃的皇子,甚至之前得罪了不少大臣,是一个孤王。谁也没想到,真龙天子竟会是他。

  这让许多人措手不及,也包括在京城里的贾家,因为贾家向来不是雍亲王这一派的,在各个朝代,朝臣们都难免结党营私。

  好在这国孝期间,贾琏也正在给长辈扶棺,需要避忌的正好都一起了,他正想着上位的是这位皇子,自家从此以后要低调行事。没想到过不了几天,就传来这么一个大的好消息,他们贾家出贵妃了!

  贾琏匆匆办好了林如海的丧事之后,就带着黛玉和宝钗加紧启程回京。

  回去的路上,宝钗就算是在马车之中,要处理的事情也不少,便把马车当成了一个办公场所。林黛玉父亲新丧,正是时时垂泪之时,宝钗见了,便将一些需要整理的工作交给她做,以分散她的注意力。

  林黛玉是个极其聪明的女孩,这些事情交给她之后,上手非常快,没多久就成了宝钗的得力助手,宝钗的工作量骤减,黛玉又能分散精力得以展颜,简直是一举两得。

  薛宝钗有的时候会顺便给黛玉说一些里面的门道,告诉她其实这些经济上的事与管家之事都是相通的,只不过管家之事要更加细碎繁杂,但是道理都是一样的,先懂了这些之后,日后黛玉嫁了人,成了管家奶奶,自然就难不倒她。

  其实,女孩儿大了,家里母亲若是重视,一般都会教她管家之事,免得日后到别人家中不会管家,被奴仆欺瞒,或是被婆婆看不起,不交于管家的权力。

  林黛玉自幼丧母,寄养在贾府之中,谁也没给她说过这些,如今听宝钗教导她这些,虽然年岁不对,但竟然如慈母一般,不由得泪又湿了眼眶。宝钗只觉得十分无辜,不知道她又想起了什么事,惹得她又哭了一回。

  林黛玉见到宝钗的表情,不由得又破涕为笑。

  薛宝钗玩笑道:“又哭又笑的,这就是咱们林大小姐的好风度!好在没有外人,不然人家以为遇到了疯婆子呢!”

  京城贾府内宅之中,贾宝玉躺在床上,整天没精打采的,也不出去玩儿,他的丫鬟麝月逗他:“咱们家大小姐封了娘娘,全府上下都乐得什么似的,怎么你这个当亲兄弟的,反倒脸上没有笑模样?”

  另一个丫鬟晴雯打趣着说道:“他呀,正想着林妹妹呢,别说咱们大小姐当了娘娘,就是当了皇上,他也是这个样子的!”

  秋纹说道:“是在想妹妹,还是在想姐姐?你们可别忘了,和林妹妹一道出门的还有一个宝姐姐呢!”

  贾宝玉躺在床上,听这些丫头们逗闷子,顺嘴回道:“姐姐妹妹们都不能在一处,只剩我一个了还有什么意思!”

  贾宝玉虽然跟老太太住,但是他房里的事情自然有耳报传给王夫人,不到晚间,王夫人就听到了这些话,她心中有些生气。

  她素来知道贾宝玉与林黛玉十分亲厚,与别个不同,不过走了半年多,竟然就弄的贾宝玉茶饭不思的!

  而且丫头们竟然还拿宝丫头与那林丫头放在一起开玩笑,林丫头怎么与宝丫头比!整天病病歪歪的,像风一吹就要倒的竹竿儿一样。